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观题训练1.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哪些特点?2.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处置德国的方式有何不同?结合两次会议的背景和内容说明,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0分)3.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随着不同朝代统治者的需要,各朝教育又有新的内容和特色。据此回答:(1)简要说明西汉时期教育特点及形成原因。(2)与西汉相比,隋、唐、宋代的教育有什么新发展?4.材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写道:“今采摭经传,爰其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终于醯醢(醋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回答:(1)据材料说明此书取材范围和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不写商贾之事?(3)“齐民”是什么意思?(4)这个书名和这篇言序言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指导思想?5.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占的比例约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又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自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现代(注:即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能够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回答: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为什么能长期领长于世界?⑵宋元时期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⑶16世纪后中国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4)汉朝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结合两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外交往的史实说明上述结论。并简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1)春秋末,孔子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西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在地方设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2.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分)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强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严厉处置德国。(2分)处置的方式具有宰割、掠夺、限制的特点,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2分)影响:激发了德国复仇情绪,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分)二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美苏英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规定彻底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3分)处置的方式具有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特点,不仅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而且通过建立民主体制消除战争根源。(2分)影响:使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有利2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分)3.(1)特点:创建了中央与地方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教育内容。原因:为封建大一统服务,独尊儒术的结果。(2)新发展: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增加考试科目,创设武举和殿试,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隋朝在中央设立管理教育的机构国子寺,这是我国历史上专门设立管理教育行政机构的开始。唐朝设立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盛行,学习风气活跃。4.(1)取材范围:文献资料、民间歌谣及老农经验等。选材标准:只取有关国计民生的生产知识。(2)作者崇奉重农抑商政策。(3)指平民。(4)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和生产技术的指导思想。5.政治方面:①与朝鲜、日本关系密切,东汉光武帝还赐给日本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②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加强了与西亚的友好往来。③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经济方面:①中国的冶金等一些生产技术传到朝鲜和日本。②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传到西亚和大秦,中西商贸发展起来。文化方面:汉朝先进的科技文化远播亚欧地区,并对东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原因:①汉朝时封建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强盛。②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③当时统治者执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通新纪元。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天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历史作用。7.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16分)8.在整个20世纪,从国际关系体系上看,西欧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落和开始重新崛起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西欧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分析西欧国际地位变化的原因时,一定要注意从国家实力(政治、经济、科技)来进行分析。)9.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说明其原因。并就美国经济政策对二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10.(15分)北洋军阀统治前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现象?这些现象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6.思想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社会根源: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和“削藩”斗争,汉武帝时期呈现了经济繁荣和国家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初以来道、儒、法诸家各以自己的治国思想影响政局,现实需要维护“大一统”和长治久安的新的治国理论,董仲舒适应这种需要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倡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并建议汉武帝把它定为“独尊”的地位。历史作用:①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设立太学宏扬儒家思想和培养官吏,以实行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②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思想统一,必然起到束缚人们思想的消极作用。③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7.(1)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荣,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清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2)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8.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了沉重打击和削弱。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美国企图攫取世界领导权。英国和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西欧尚能与美国抗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表明国际关系格局已经不仅仅以欧洲为核心。(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很长时间内,西欧各国只能听命于美国。原因: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在美、苏势力相当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3)改变了惟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西欧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超过美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强,欧洲共同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9.答:重大变化:苏联1921年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后苏联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由于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存在,恢复国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27年后,苏联改变了政策。美国政府为了度过危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实行新政。认识: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罗斯福的经济政策,为战后西方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有着积极的作用。10.答:进步现象: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爆发了抨击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3分)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启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2分)11.19世纪末期至2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于解决中国民族危机先后提出过哪些重4要主张?导致这些主张产生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13分)12.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16分)13.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是发生在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御侮道路上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回答:(1)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了的革命,有人说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简单说明理由。(2分)(2)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并结合史实说明。(5分)(3)国民大革命在革命纲领、革命领导、群众基础及革命武装方面与辛亥革命相比有哪些新发展?(8分)参考答案:11.答:主张:民族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分别提出了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2分);后来还提出了实业救国(1分);倡导民主和科学的主张(2分);20世纪20年代,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2分)(如答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或俄国人的道路,给1分)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方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先后传入。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4分)12.答:(1)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崇拜和教条主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社会根源: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因为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是因为文革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是左倾错误指导思想未发生根本变化。(3)作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宏扬了民放和科学,推动了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演变;真理标准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思想基础。13.答:(1)成功: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如学生答出第三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1分)它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措施。(2分)特别是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3)新发展:①革命纲领: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②革命领导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发展为由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③群众基
本文标题:世界近代史试题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