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东南大学2004-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第1页共6页(2004-2005年)东南大学考试卷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适用专业交通、运输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_____驾驶员_______、___旅客_________和____行人________。2.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三方面指标来评定。3.交通信号控制按范围可分为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4.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延迟性(也称滞后性)和传递性_______________。5.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模型、Grenberg模型、Underwood模型等,其中Greenshields模型的形式是(1)fjKVVK6.绿信比是指一个相位内某一方向有效通行时间和周期长度的比值。7.万车事故率是指1万辆登记车汽车的事故率(次/万车)。8.高速公路一般由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其中包括匝道-主线连接处及匝道-横交公路连接处三个部分组成。9.某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则平均车头时距为___3600/Q_____________秒/辆。第2页共6页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1.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B。A.用户最优分配法B.全有全无分配法C.系统最优分配法D.增量加载分配法2.以下属于定时脱机式控制系统的是___B____。A.SCATSB.TRANSYTC.SCOOTD.SPLIT3.道路交通标志中采用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的通常是__B____。A.警告标志B.禁令标志C.指示标志D.辅助标志4.以下不属于道路交通标志三要素的是_A_____。A.尺寸B.形状C.符号D.颜色5.在固定周期信号控制下,黄灯时间长度一般由C确定。A.交叉口总交通量B.两相交道路的交通量中较大的交通量C.交叉口大小D.绿灯的时间长度6.某条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300辆/h和700辆/h,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___B_____。A.30%B.70%C.42.9%D.57.1%7.通常根据C把交叉口的交通服务水平分为A、B、C、D、E、F六个等级。A.平均速度B.事故发生率C.饱和度D.交叉口延误8.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C。A.相位差B.绿信比C.绿灯时间D.周期长度9.交通流的流量为600辆/小时,空间平均车速为60公里/小时,则交通密度为D。A.0.1辆/公里B.660辆/公里C.1辆/公里D.10辆/公里第3页共6页10.设M/M/1系统中,顾客平均到达率为λ,平均服务率为μ,则利用系数ρ为B。A.ρ=λ-μB.ρ=λ/μC.ρ=λμD.ρ=λ+μ三、是非题(共10分,每题1分;判断正确请在序号上划○,判断错误在序号上划×)1.在阻塞交通流内,密度波向交通流行进的反方向传播。○2.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交通流周期性的中断,形成间断流。○3.空间平均速度不高于时间平均速度。○4.OD表有矩形表和三角形表两种形式。○5.交通流连续方程表明:当流量随距离而降低时,车流密度随时间而增大。○6.定时控制的信号周期是根据交叉口的进口交通量确定的。×7.随着行车速度增大,驾驶员的注视点随之远移。○8.停车需求的相关分析法是把城市土地分类,按照各类土地停车产生率预测停车需求。×9.跟驰理论描述了跟驰车辆的加速度与两车速度差的函数关系。○10.行使速度不高于行程速度。×四、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1.停车周转率在某一段时间内停放车辆次数,是实际停车累计次数与停车场容量之比2.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的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小时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3.空间占有率与时间占有率在某一个路段上,所有车辆的长度和与路段长度之比每一个车辆通过观测点的时间和与观测时间长度之比4.交通区的形心交通区的发声源或吸引源密度分布中心,是交通小区出行的代表端点,不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心5.Wardrop均衡原理第4页共6页所有使用路径的旅行时间最短,并且相等,所有没有使用路径的旅行时间高于最短路径旅行时间。使得路网上所有路段的旅行时间最小的流量分布格局,称为第二均衡原理五、问答题(共24分,每题6分)1.什么是‘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四阶段’预测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1.交通量发生和吸引2.交通量分布3.交通方式分担4.交通量分配各阶段模型不统一,没有明确的行为假设;没有考虑个体特性;预测精度与交通小区划分有关2.叙述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内容的主要构成,并就其中某个子系统简述其内容。1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2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4运营车辆调度系统5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6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7自动公路系统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是ITS的主要部分1出行车信息系统2车载路径诱导系统3停车场停车诱导系统4数字地图数据库3.什么是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叙述两者的差别。谈谈我国城市现阶段应采取的交通技术管理模式。交通系统管理是一种技术性管理,其管理对象是交通流,通过控制引起交通流的时间、空间重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交通承载能力。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其管理对象是交通发生源,通过各项交通政策,抑制交通需求的产生,平滑交通需求,缓解交通压力。4.叙述浮动车调查法及其特性。一辆车,除了驾驶员以外,还需要3名调查员(1#,2#,3#)1#计算读取工具车的行进速度2#观察工具车超过的车辆数和超越工具车的车辆数3#记录第5页共6页车辆保持稳定的速度行驶,往返5-6次特性:同时可以获得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速度六、计算题(共21分,每提7分)1.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且车流的密度大于最佳密度Km,求:(1)密度的最低值和速度的最高值;(2)密度的最高值和速度的最低值。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Vf=88km/h当V=0时,K=Kj=55辆/km则:Vm=44Km/h,Km=27.5辆/km,Qm=VmKm=1210辆/h。由Q=VK和V=88-1.6K,有Q=88K-1.6K2当Q=0.8Qm时,由88K-1.6K2=0.8Qm=968,解得:KA=15.2,KB=39.8。则有速度VA和VB与之对应,又由题意可知,所求密度大于Km,故为KB。综上,流量密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加粗部分即为密度的可能取值范围。KjKm0Qm0.8QmKAKBVAVBAB1)故当密度为KB=15.2辆/km,其速度为:VB=88-1.6KB=88-1.6×39.8=24.32km/h即:KB=39.8辆/km,VB=24.32km/h为所求密度最低值与速度最高值。2)显然,K=Kj=55辆/km,V=0为所求密度最高值与速度最低值。2.某信号灯交叉口,色灯周期为40s,每周期内可通行左转车2辆,如果左转车流为220辆/小时,问:(1)是否会出现延误?(2)假定来车符合泊松分布,出现延误的周期在所有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解:(1)一个周期内平均到达的左转车数m=t=220*40/3600≈2.442,因此不管车辆是均匀到达或随机到达,均会出现延误(注意:即使m2,按随机到达的统计平均看仍会出现延误);第6页共6页(2)若要不出现延误,则要求在一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不大于2。按泊松分布公式()!kmmePkk,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数为0,1,2的概率分别为:P(0)=2.44e=0.08677P(1)=2.442.44e=0.2121P(2)=22.442.442e=0.2593P(2)=1-P(0)-P(1)-P(2)=0.442所以,出现延误的周期在所有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44.2%。3.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中,假定两个交通区之间的OD量和起点交通区的发生量及终点交通区的吸引量成正比,并且和交通区间的行程时间的平方成反比。已知三个交通区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见表1;同时还知道小区C到小区A的未来OD量,见表2。假设任意交通区间的行程时间均为10分钟,试作交通分布预测,即求解X,Y,Z的值。表1表2交通区发生量吸引量A36002400B20001600C50004000解:由条件可得,2()ijijijkPAtcC→A的OD量为480,可知25000240048010CAkt解得k=0.004。因此,2220.00436004000/105760.00420002400/101920.00450001600/10320ACBACBXtYtZt吸引源ABC发生源AXBYC480Z
本文标题:东南大学2004-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1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