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上寨村中国传统村落材料
中国传统村落--------上寨上寨,位于麦斜镇海拔689米的鸡落峰与太落峰、尖老峰的盆地内,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其地名也诠释了源远流长、文武并茂的不凡历史。上寨,原名上蔡。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朝天子武王姬发同母兄弟蔡叔度因不满年幼的周成王继位,伙同兄弟管叔鲜及被封为宋公的纣王之子武庚,举兵叛周,但很快被周公讨平。武庚和管叔鲜被诛,而蔡叔度却被流放江南。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直至公元前198年,汉高祖九年,蔡叔度后裔中一位名士云游至新淦县东南一座山水中流的尖老峰。这位满腹经纶的蔡名士却在怡情佳丽的尖老峰下龙眼窟瀑川前结起了草庐,决意下半生与松竹为伴,安居于清幽山林之间。然而,新干这块秦县瑰宝,自古为江南六县同之物,四方过客诸多。尤其是那些南来北往、东游西行之文人墨客闻讯后,纷纷慕名前往尖老峰龙眼窟蔡名士草庐会有赋诗。这草庐蔡名士便自诩为“龙眼窟诗庐”。一时名声鹊起,名声遐迩,成了江南有名的“诗庐”之一。而蔡名士,也自然成了巨公名流般的“诗仙”了。新淦四邻郡县慕名前来“诗庐”的讨教的文人墨客和那些崇尚周公兄弟后裔的顽绔子弟,更是络绎不绝。这帮人纷纷打听上蔡先生“诗庐”的山路,过往行人称之为“上蔡客”。随着“上蔡客”与日俱增,久而久之,“上蔡”竟成尖老峰的代名词。风云变幻,群雄四起。到了唐宋,唐僖宗乾符元年(879年),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反抗朝廷腐败。此时,新金金川有一百姓名王老八,策应黄巢起义,也拉起了一支农民义军,抗租抗赋。他们选择“上蔡”这块“诗庐”宝地安营扎寨,雄霸一方。后人依据谐音也将“上蔡”改称为“上寨”。无论“上蔡”也好,“上寨”也罢,这一支一武之地名诠释了其钟灵琉秀,这一方神奇的水土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寨人。昔日“上蔡”,今日“上寨”。上寨的发展变迁者时令相邻刮目相看:其一,“要想富,先修路”,上寨人深谙其中之道,一条绵延十多公里的盘山水泥公路数年前就已修好,连接了乡下道、省道、国道,极大地方便了上宽余人出行和物流;其二,“即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早已成为上寨人的共识。他们不仅致力于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古树和山林,而且在林改后又新种植了数千亩杉树、毛竹,如今上寨已成为逸事其实的“天然氧吧”;其三,“忠厚伎家远,读书继世长”,上寨人从中受到启发并受益,也是上寨这个地方人才辈出的奥秘所在。村里一直都重德、重教,孩子从小就接受“正能量”教育,村民再若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在这种浓厚文化重围熏陶下,上寨村民风淳朴,保持了数十年无安件的记录,至今仍在演绎“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淳朴民风。上寨籍的学者、专家、工程师、教授遍布全国。据县志记载,清朝时期(1827)年有一位上寨籍进士名袁九臬,民国时代曾在国民党军中任军官的两名袁哲、袁志道。解放战争期间,袁恢汉加入地下党组织,与原江西省省委书记孟建柱、万绍芳等领导合影。离休干部三名,袁有圣、袁恢汉、袁国华。现有在职干部厅级一名,黄建云。处级,袁万根、袁利雄、袁有圣、袁普兴、袁小雄、科级干部十几名。黄建云、黄干云兄弟都是博士。美籍华人:袁遂芳、黄小林。留美学生三名。1934年5月曾山部队到上寨与国民党血战一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击退敌军。1945年7月,日本侵略者扫荡到上寨,在上寨搞打、杀、烧三光政策,仅袁家村烧了三分之二的房屋,烧死百姓一名,打死一名。
本文标题:上寨村中国传统村落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2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