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答案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1、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2、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3、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同意子夜》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一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形象。吴荪甫,他是上海滩上财力雄厚的工业巨头,他是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的大老板;而这样的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不得善终”呢?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其自身的悲剧。正如茅盾在《再来补充几句》中所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吴荪甫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是庸碌无能之辈;他有雄心有壮志,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的企业家们”全部打倒;他有魄力,知道怎样将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有作为老练资本主义企业家的教养、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他的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双桥镇的企业、裕华丝厂、益中公司。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的事业却寸步难行。这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整个时代大环境来看,半殖半封的社会下的民族资产经济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本就是举步维艰,并且军阀混战,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更是摇摇欲坠;其次,吴荪甫无法改变中国丝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日本丝排挤打击的被动局面,而当他把损失变相转嫁给工人时,必然引起工人的不满和反抗。4、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寒夜》中曾树生的外在性格是显而易见的。用巴金的话说;她生性“怕冷、怕叔寞,,,“爱动、爱热闹”,“爱过热情的生活”①。她有一个灿烂的青年时代,也曾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共同理想使她和同读教育系的汪文宣相爱,并在没有举行结婚仪式的情况下与汪同居了。这在中因的三十年代,称得r恤一个大胆的举功。曾树生以行动向封建礼教宣战,表明她确是一个不甘平庸、向往过热情生活的人。对曾性格的外部特征巴金并没有倾注更多笔墨,他所努力挖掘相揭示的是人物的深层性格。曾树生的生活环境虽有变化,但没能改变她热情好动、不一甘寂寞的天性。抗战爆发后他们一家随“国府”迁到重庆。那个米珠薪桂弱肉弧食的国统区,当然并非她理想的乐园。她不一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轰轰烈烈地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但她又不安于让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的一个人5、结合具体作品,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6、比较评析繁漪与陈白露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内涵。蘩漪就是思想上在“新”“旧”之间的矛盾使她难以迈出这一步——离开周家。她集新旧矛盾于一身,新旧矛盾共存。蘩漪拥有行为上许多极端矛盾,最具有“雷雨”性格。她有一颗美丽而强悍的心。陈白露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际花,一方面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她在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日出》的悲剧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使一个美丽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7、为什么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问道,“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他引用列宁的话回答说“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即为人民大众——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他认为现实中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民、脱离群众的倾向。因而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为此,要反对文艺界的宗派主义。他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向工农兵学习,向工农兵普及和提高文艺,实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是对毛泽东思想新的科学定位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8、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A、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教材478)B、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新素质)(教材478—479)C、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赵树理的小说的总主题)(教材479)D、四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以说唱文学为基础。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二是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三是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达到很高的境界9、以新诗发展大的流向做考察的背景,说明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是历史“综合”任务。艾青早在1934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进入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现代大众,又能走向世界。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戴望舒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不同的诗篇中的主导性情绪,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应看到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1,农民的忧郁;2,漂泊的情愫;3,艾青式忧郁。“艾青式的忧郁”正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精神、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艾青诗歌的主导性精神意识经由上述丰富多彩的意象,可以看出艾青诗歌具有四种主导性精神意识。1、反叛意识2、苦难意识3、平民意识4、战争意识10、以《创业史》《山乡巨变》为例,谈谈当代农村题材小说跟现代文学中乡土小说之间的美学异同及其形成原因。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以积极肯定的姿态,塑造了大量的农民形象,细致地展现了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乡村社会关系,并表达了对乡村未来的关切和期盼,从而再现了较切实的乡村经验,描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实乡村生态世界。这一生态世界的呈现与作家的生活经验、文学理念以及所采用的艺术方法有关,也关系着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在谈到现代化进程中的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的特点时,我们必须先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而乡土小说,根据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所以,所谓乡土小说,主要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从这定义,即可知乡土小说所要描述的,不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而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古老的农村文明。农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外延和内涵,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囊括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创作,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在深层上也包含了文学史家争夺文学资源的形成原因的突出要点有两个:⑴、时代背景不同,对农民的认识也就不同;⑵、文化理念不同:五四文化突出国民启蒙,所以农民成为国民性文化的代表,文化弱点较多,当代文化突出农民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所以积极乐观人物占主流;11、试论政治\意识形态对当代诗歌(颂歌、政治抒情诗)的正负面影响。1、政治抒情诗(颂歌是其早期形态)的代表作家、基本特征;1)特点:政治抒情诗直露的表白诗人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甚至以标语口号来替代感情的抒发。诗的主题是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浅薄的比兴象征、托物言志的方法大量运用。(2)代表诗人:郭沫若、臧克家、殷夫、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及解放区诗人是新诗革命传统的代表;胡适、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等是“和当时革命文学对立斗争的一个反动的资产阶级文艺作家的集体”2、正面影响:现实性、革命性、动员性和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等;3、负面影响:口号性、空洞性、格式化和非个性化等12、“‘新时期’仍是一个政治概念,文学的新时期实际上要比政治的变革晚”,你对此有何评论?,“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而“新时期”这个概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辨析可以发现,新时期首先是指结束文革、拨乱反正的政治新局面,那么,新时期文学也就是一种政治新时期里的文学写作;1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2、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3、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的主题可以看出文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政治性的,虽然这种政治性是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新时期文学创作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光明与黑暗界线分明,只要勇于“肩起黑暗的闸门”,就能实现“救救孩子们”的使命。在抗击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面前,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取人民解放的斗争之中,文学的战斗目标十分明确,在社会主题的选择前用不着犹豫、踌躇。而十年动乱、长期“左”倾路线的错误,造成了思想混乱、是非混淆,在这一片历史的狼藉面前,不能不启人思辨。而且首先需要对自身原来的是非观念的重新思辨。文学的新时期实质上是指文学的自觉意识确立和发展,也就是文学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写作,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二个阶段的主题了(80年代初开始)
本文标题:中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