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知识点整理(终极版)2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较轻;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又有它的消极作用。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三、女皇武则天--2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690——705年)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开元盛世”1、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2、具体表现:①农业:修建水利工程40多座;农耕技术的发展:水稻的育种移植栽培植;大量蔬菜新品种从西域传入;经济作物茶叶的种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创造出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②手工艺:丝织技术高潮、陶瓷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与唐三彩最为有名)③商业:大都市林立: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市;长安城内的“坊”是居住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3、评价: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4.唐朝全盛局面出现的历史启示:历史启示: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调动其生产的积极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③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1、概述: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结束1、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八股取仕”,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走向了反面。2、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四、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用人制度,使得国家获得大量人才,有利于国家管理和发展。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五,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长策”指什么?他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长策”是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3第5课“和同为一家”1、对新疆的管理: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唐朝与各民族政权的关系:项目吐蕃靺鞨回纥(回鹘)南诏何族祖先藏族满族维吾尔族、裕固族彝族、白族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带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古代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今蒙古国)云南苍山洱海一带今天新疆、甘肃建立时间7世纪前期7世纪末粟末靺鞨8世纪中期隋唐之际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大祚荣骨力裴罗皮罗阁生活及习俗游牧、农耕、纺织、和冶铁水平高;“以战死为荣”骁勇强悍,能歌善舞崇尚勇敢,民风淳朴建筑艺术高超(千寻塔)与唐关系文城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唐玄宗在那里设州并封“渤海郡王”唐玄宗封“怀仁可汗”唐玄宗封“云南王”建立关系的作用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渤海受封后,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经济来往频繁,成“海东盛国”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马”融合现像。促进了经济文化之的交流3、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呈现如下特点:⑴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唐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理西域。⑵册封首领。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⑶联姻“和亲”。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后,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十多批)、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具体表现在p29最后一段)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如:日本的唐招提寺)。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大量的新罗人到唐朝学习、经商。(P31第一段)三、唐与天竺(印度)的关系──玄奘西游--41、唐朝时中国与天竺(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2、玄奘事迹:①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学取经;贞观后期,在长安翻译佛经;②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历史与佛学的重要典籍。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1)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2、印刷:唐朝印刷的《金刚经》(8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医学:“药王”孙思邈写成《千金方》。二、文学:诗歌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2、代表诗人: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三、书法:“颜筋柳骨”1、颜真卿:创雄浑敦厚的“颜体”,是王羲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2、柳公权:创方折峻丽、骨力劲键的“柳体”。四、绘画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五、艺术宝库:甘肃敦煌莫高窟1、时间:大部分隋唐开凿2、保存有大量的彩色壁画、塑像、佛经、文书。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阿保机就是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二、辽、宋、夏的和战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宋朝给辽“岁币”。2、宋与夏——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朝给西夏岁币。三、金和南宋的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3、抗金英雄:岳飞,郾城大捷★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战果?答: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根本原因;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其他抗金部队斗争的支援和配合。--5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向南迁移;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2、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p61)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出现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瓦子里面的活动内容:①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②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第12课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二、元朝的建立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正气歌》)--63、元世祖功绩: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开凿运河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知识点整理(终极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