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现代史复习题名词解释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张学良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身负国耻家仇,为维护祖国统一,毅然于1928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延安整风运动抗战爆发后,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2年春,整风运动开始。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新文化运动包括“五四”前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1924年孙中山与时俱进,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是全体中华民族,不再是片面的反满,民权是指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者权利,民生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了节制资本。改组中国国民党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五四运动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首先在北京爆发,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迅速扩展到全国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它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头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它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二二八起义1947年2~3月,中国台湾省人民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武装起义。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台湾实行政治上的绝对独裁和经济上的高度统治。1947年2月27日武装缉私员在台北市殴打烟贩,又开枪击毙一名围观群众。28日,市民罢市游行请愿,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等要求,国民党军进行镇压。愤怒的群众呼吁全省人民支援台北人民,起义风暴迅速席卷整个台湾。3月1日,台北人民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斗争。2日,台南人民起义,台中市民集会宣布成立人民政府及人民军。3月8日,国民党军队在全省进行大逮捕和屠杀,13日台湾人民的起义被镇压下去。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在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统一指挥下八路军出动105个团,近四十万大军,向华北各主要交通沿线大小据点之敌同时出击。此战役通过交通总破击、攻坚、反“扫荡”三个阶段,取得了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振奋了人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威信。简答题简述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圹大会议。内容: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防御、在长征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会上多数人认为博古在会上所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报告是不正确的。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汇总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简述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发展;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简述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特点A、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五四运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C、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五四运动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D、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五四运动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五四运动的必然结果。E、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简述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残暴罪行1日军第六师团,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2日军731细菌石井部队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1937-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731部队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这一区域当时是傀儡政权满洲国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认为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但是对于数量的多少还存在争议。3日军三光政策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由于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有效方法,相反,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损失,极大地动摇著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1940年以后,这种扫荡更为频繁、更为酷烈。在扫荡中,日军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烬灭,就是烧尽灭绝,烧光杀绝的意思,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简述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一、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为了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问题上,各根据地贯彻实行“三三制”建政的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到1941年,由于日军的大“扫荡”,根据地面临严重物质困难,为减轻人民负担,切实爱护节省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争资源,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要求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减租减息。减租减息政策最早在晋察冀边区实行,从1940年初到1941年底,各根据地开始普遍贯彻。减租减息政策促使了抗日根据地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与组织起来,使上层人士和开明绅士增强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心,从政治上、经济上巩固和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动。从1941年前后,日军在军事上反复“扫荡”并实行“三光”政策,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并制定了经济建设的具体方针,这各方针指引和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的展开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简述第二条战线的含义及其作用含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作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史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8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