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专插本中国地理完整版
1中国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区位和疆界(一)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总量:13.6亿人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二)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三)土地大国中国国土面积: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104km²,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中国的海域自北而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区。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最北:黑龙江江心53o31'N最南:曾母暗沙3o51'N最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135o03'E最西:帕米尔高原东部海陆分布中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和最大海洋之间,季风气候显著,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更加显著,季风的进退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已地域差异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疆界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132个县市),有15条国家性的河流。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6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8000km,岛屿岸线长14000km最东岛: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地表结构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山脉间隔分布。分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分布山脉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为主。以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山地高原面积最广,盆地次之,平原低山丘陵最小。2②主要的山脉南北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东西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淮阴山北西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等。北东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主要大的地形单元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开阔和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千沟万壑,第四纪黄土堆积)云贵高原(石灰岩地貌广布)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最干旱)准噶尔盆地(半封闭)柴达木盆地(海报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土广布,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旱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结构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降水变化显著②大陆性气候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冷,夏季偏热③气候类型多样④水热同期,气候稳定性差。3中国的水热条件特点(1)决定因素:区位因素(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2)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3)气温特点:冬季气温偏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受东南季风强烈影响,全国普遍高温。南北地区之间温差冬季远高于夏季。(4)降水①空间分布: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将手,大致成东北—西南走向。②山地降水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③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或者停滞的地方,降水明显增多。④西南地区的降水分布受控于另一种天气系统。⑤时间分布上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⑥年际变化上大,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率成反比。中国水热分异的原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导致了气温的南北差别强烈。②海陆位置导致了气候湿润程度的差别,出现从沿海到内陆的景观差别。③高原,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了解一下“高原季风”)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一)寒潮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在冬季,大约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主要沿着西、西北、北、东北方向从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山空入侵。年平均为6次,寒潮的入侵,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灾害,一般表现为:农业上的冻害,低温,冷害;牧区的暴风雪,黄河以南的冻雨给交通,通讯,工业的破坏。(二)梅雨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6月“入梅”7月上旬“出梅”①雨势稳定,雨量集中时,多发生内涝和水灾②雨势不稳定,雨区变动大是,旱涝灾害不突出③降雨锋系快速北移吗时,出现空梅,少梅,伏旱加重。(三)台风即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集中生成于夏秋季节,7—9月影响:①强风,暴雨,风暴潮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严重。②另一方面,台风雨往往可以解除江南地区的伏旱,有利于农业生产。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四)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五)冬季气温偏低(六)旱涝灾害频繁发生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包括9个热量带。有利于农林牧渔生产的全面发展;(二)山地多,平原少,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比较脆弱,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地区差异明显,大致划分为: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区;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一)地区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二)径流时程分配1、年际季节变化东南向西北增大的趋势2、年内季节变化与降水季节分配大致相似中国的地表水资源的特点①将和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km²的河流有5万多条②八大江河:长江,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③湖泊,湖泊众多,大小各异。④冰川面积大,储水量多,为西部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中国的天然水质全国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比较低,黄河在主要河流中的矿化度和总硬度较高;全国高矿化,极硬度水均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即黄土高原西北局部地区;全国河水数重碳酸盐类的分布面积最广;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21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①华北区重要工农业区,未来工农业即生活用水需求量将呈现全面上升的趋势,供水压力大。②东北区荒地面积大,灌溉率低,主要需求增长来自工业用水。③西南区耕地面积和宜农荒地少,灌溉率低,生活需水量大,但占总体比例较小。④西北区随着工农业开发,工农业的用水将有较大幅度的增5加。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二)成矿时空跨度大(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析(一)能源矿产总体上:能源矿产储量比较丰富,以煤和石油为主。①煤炭资源: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储量占全国64%。储量丰富,种类齐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可部分出口;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东欠西丰②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储量少。分布集中东部和西部东部:大庆,辽河,中原,胜利西北: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③核能资源(铀)集中于赣,湘,桂边缘的南岭山地。④地热能资源(二)黑色金属矿产铁矿:鞍山—本溪一线储量丰富,类型以贫矿为主;锰矿:2/3集中广西、湖南、贵州三省铬,缺少成矿条件,储量少,规模小。钛,钒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三)有色金属矿产铜矿,35%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北。贫矿多,储量少。铅锌矿,铅锌均位居世界前列,多伴生矿,可综合回收利用钨,锡,钥,铝土。风景旅游资源概念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的总称。中国风景旅游资源概况(1)类型多,分布广,(既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又有民俗风情,传说典故);(2)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呈片状或带状分布);(3)自然风光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映衬;(4)风景奇特,历史悠久,观赏内容丰富;6(5)无限风光,开发前景广阔,(数量多,成片分布;景观奇特,吸引力大,具有坚实的基础)。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十大区)①中原历史文化区:种类多,数量丰富,分布集中,质量高;②华东山水园林区,既为“资源型”又为“市场型”,结构完整,层次丰富,功能齐全,交通发达。③东北林海雪原区:独特的北国风光和少数民族特色,发展前景广阔。④华中名山峡谷区,区位优势明显,连接东西南北,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⑤华南热带景观区:本区旅游业起步早,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位居全国领先地位。⑥西北“丝路”文化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三省,独具塞外风光,但交通不便,有一定限制;⑦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旅游资源区之一;⑧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地域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⑨青藏高原:高原风光,藏族风情⑩台港澳地区:第三章海岸及海域中国近海海域中国近海介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近海包括淮海我国内海,坡度平缓,是近封闭的浅海。分界:辽东半岛南段老铁山角列岛——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黄海:半封闭的浅海,水文特征受大陆影响较深。分界:西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的济州岛东海:大部分处于陆架区,古河道保存完好岛屿有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分界: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填完浅滩南侧到台湾南端鹅鼻銮南海:是一个由周边向中心有较大坡降的菱形海盆外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中国的海底地貌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和岛缘大陆架。中国的海洋水文海域水温的平均值渤海:12℃黄海16℃东海22℃南海26℃盐度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偏低,冬季偏高,近岸区表层盐度季节变化最大。海流两大系统:一是外来的黑潮暖流(即日本暖流),而是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中国海域环境评价7(1)海域环境优势①区位优势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我国与世界各国沟通;②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海水自净能力强,具有较大的环境承载力。③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上升流活跃,海域初级生产能力高)④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⑤浅海,滩涂广阔(2)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①自然灾害(台风,风暴潮,海冰,大风)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②海平面上升的威胁③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加剧了土地盐渍化)。④赤潮降低海洋水质威胁海洋生产。五、海洋空间资源1.围海造田2.石油平台3.海上城市海上机场海上桥梁跨海索道4.海底电缆5.海底隧道6.海底仓库7.人工鱼礁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计32000多千米。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遵循两个方向:即北东向和北西向①北东向: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南的海岸线基本上呈北东延伸;沿岸山地,丘陵广布,海岸港湾曲折,多岛屿;②北西向:渤海湾,及苏北海岸线的走向以北西向为主。大多分布在广阔平原的便于,都有大河入海,岸线平直。第四节海岛我国海域共有大于500m2的海岛65
本文标题:专插本中国地理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8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