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摘要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形式。它其实是一种分配,一方面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一方面通过物质利益机制调节经济,达到一定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目的。经济是一切分配的基础,同样也是税收分配的基础。税收,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税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必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受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甚至社会文化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作为历史范畴的税收必然有着历史的积淀,受着相同的、不同的亦或是相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浸润、影响。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出现税收的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税收的好坏、结构是否合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鉴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现状,对我国的税收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试图通过对我国税收的发展历程做一回顾和展望,为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依据。关键字:税收;经济;制度;发展AbstractTax,isthenationalorthegovernmenttorealizeitsfunctionneeds,withitspoliticalpower,accordingtothepredeterminedstandard,mandatoryfreelycollectionofcurrencyorformsofaform.Itisactuallyakindofdistribution,ontheonehand,toraisefiscalrevenueforthegovernment,ontheonehand,throughadjustingtheeconomicmaterialbenefitmechanism,toachieveacertaineconomic,politicalandsocialpurposes.Economyisthebasisofalldistribution,butalsothefoundationoftaxdistribution.Taxes,isbothaeconomiccategoryisahistoricalcategory.System,isthesocialrulesofthegame,istolimitthepeopletocreatetheframeworktohelppeoplecommunicatebehavior.Thetaxsystembelongtosuperstructureareas,inevitablesuffersocialproductivitydevelopmentlevelofrestrictedbyonecountrycertainperiod,theeconomicsystemandpoliticalsystem,andeventhesocialculturehistorycustomrestrictedbymanyfactorssuchasahistoricalcategory,thetaxinevitablehistoricalaccumulation,sufferthesamedifferentalsoorclosethesocialhistorycultureinfiltrates.Chinaisoneofthecradlesofworldcivilization,butalsooneoftheearlieststatetaxthestandorfallofastatetaxstructurewhetherreasonable,for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stabilityplaysahugeroleinChinasincesincereformandopeningupin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staxstatusofcontinuouslyputforwardnewdemandsandchallenges.Keywords:taxation;economy;system;develop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最有力的财政工具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税收既是指静态的财政收入,又可理解为组织税收的动态过程,他们共同组成了税收制度。税收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与完善。近年来,在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国民经济及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现行税收制度在很多方面已不适应当前消费、投资需求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并且在加入WTO后,各项协议原则对税收提出的多项硬性要求,更迫使税收调整要加快进程,加快力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能自动对经济波动产生熨平的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与税收制度的是否健全息息相关。自从1994年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后,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甚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找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有效地调节国民收人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于“五个统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国际经济与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到底中国税制应向何处去?我认为,要从本国经济、社会实情出发,冷静思考加入WTO后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WTO的原则要求,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新一轮改革中对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虽然一些大国和富国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机遇,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的。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始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税收作为政府试图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和减少其消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中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税制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借鉴各国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历程,是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从税制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是一次具有初步接轨意义的改革。目前世界各国推行减税,尤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实施减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因此,认真研究世界税收政策,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状及其税制和税负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既是遵循税收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选择。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文献检索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图书印刷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系统)的搜索、整理、分析,充分了解关于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工作积累一定的理论方面的资料。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并分析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影响因素和其作用机理。(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国内外、各地区之间的税收政策,借鉴了国外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因素不同,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3)历史分析法。在撰写本文过程中,对我国的税收制度调整历史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综合的论证。(4)实证调查法。关于税收方面的研究不能光从理论上去进行分析,还要进行一定的实证调查。在做论文期间,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税收政策。同时充分了解各个地区的不同税收政策及其区别。通过实证调查,使得对税收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5)数据查询。论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税收影响因素的知识点通过中国新华网和各地方税收官网等网站获得,其他信息数据主要是通过百度、Google这些搜索引擎搜索得来。第二章税收制度的基本理论2.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自从有国家以来,政府为了履行职能和满足王室开支的需要,就以雏形的或成熟的各种税收来筹集资金。所以粗略地说,自从有了国家就开始有了税收。关于税收,可以从各种角度下定义,但比较综合的表述是: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定的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一税收概念包含了以下含义。(一)政府征税是为了实现职能而筹集资金公共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阐明,社会成员要想获得最大限度的福利,除了从市场上花钱购买商品消费之外,还需要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下合称公共产品)。尽管在不同的时代,政府职能范围和内容构成有较大差异,但是政府毕竟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缺少政府(事实上,没有政府的国家也就不能成为国家),政府的存在就是为了向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提供公共产品。但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需要消费物质资源的,即需要花费成本,税收正是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而筹集的资金。政府利用税收筹集资金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更确切地说,税收是公共产品的成本。正是从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花费税收这种成本,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界线的选择,即最优税收规模的选择。(二)征税凭借的是政府的政治权力这里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征税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单位和社会组织。即只有政府才有权力征税,因为这种权力是公众赋予的,是公共意志的结晶。其他单位和社会组织是不可能有这种权力的。征税权力是一个国家(包含各级政府)主权的重要内容,这无论是在国际税收关系中,还是在国内各地区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中都体现得非常充分。拥有了这种权力,政府才能合法征税,取得必要的财政收入,满足其职能活动的需要。二是政府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政府拥有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两种基本权力。凭借财产权力取得的收入(包括财产转让收入和财产出租出借收入)本质上是一种所有权收入,而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才是税收收入。政治权力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公共意志,所以也称为公共权力,所以凭借公共权力征税,再向社会成员和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就是公共意志的体现。(三)税收在绝大多数国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在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中,除了税收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而其他财政收入一般是政府凭借拥有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而取得的产权收入,包括国家资产的出让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家,政府掌握的财产和资源占整个社会的财产和资源的份额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那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政府凭借财产权力取得收入的规模也就大不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政府凭借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取得的利润收入曾经是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但是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大多数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税收是最主要的形式。当然,罚没收入也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取得的收入,但罚没收入不可能、事实上也未曾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形式。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纸币和举借国债来取得财政收入。但长久靠大量发行纸币和国债来筹集财政资金必然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严重破坏,甚至还会导致政府倒台和社会崩溃。只有税收才可能成为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这种稳定可靠性表现为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税收法规来维持经常持久性征收。这取决于:一方面,政府需要永久稳定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而就需要经常、持久、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政府要永久稳定地拥有征税的权力,所以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法规来确定征税的对象、适用的税率等基本内容,以经常、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2.2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什么?对此,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观点有:第一
本文标题:中国税务改革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