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1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PoliticalideologyhistoryofmodernChina课程编号:0222309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历史学先修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后续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总学分:4分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是政治学理论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政治思想的时代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蕴涵和历史局限等问题。一方面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揭示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波澜壮阔和曲直跌宕。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无数杰出志士提出了种种政治救国方案,形成了诸如戊戌变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无政府主义、乡村建设等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思潮,关注、思考和合理批判这些政治思潮,努力寻求这些政治思潮的起源和症结,从而为当今从事现代化事业的人们提供历史反思的真实基础,是本课程讲解的着力点。另一方面是从动态的角度对近现代风云人物(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的政治思想进行个案研究,以揭示近现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的转型凝聚着数代中国人的孜孜探索,同时折射中西政治思想历史性碰撞交汇的壮观图景,以及表征中国精英分子吸收外来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有表及里和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从而理清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向。总之,从多方面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发展与变革过程出现的思想冲突提供一个重要的历史视角和解释框架,这将对我们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两难性提供其它任何学科研究所无法企及的丰富资源。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绪论基本范畴与研究方法68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2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49第八章中共成立初期国内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43第二章太平天国农民的政治思想610第九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思想64第三章洋务派的政治思想411第十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105第四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思想812第十一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斗争66第五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413第十二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斗争47第六章五四启蒙思想62绪论(6学时)第一节政治思想史与社会思潮一、政治思想史的内涵二、社会思潮的界说第二节历史的回眸一、时代蜕变中的主旋律:古今中西之争二、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本章重点:政治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区别与联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难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对近现代政治思想产生的影响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4学时)第一节地主阶级改革派出现的原因一、封建末世的深刻危机二、乾嘉汉学的日趋衰落三、今文经学的兴起第二节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一、林则徐的政治思想反对侵略、坚持抗战的爱国思想。“用民心、恃民力”的民为邦本思想。维新改良思想的前驱。二、龚自珍的政治思想开晚清“议政”风气的一代宗师。对封建帝王绝对权威的犀利批判。呼吁“更法”,开出“医国”之方。三、魏源的政治思想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三节历史的评价一、强烈的爱国性二、时代的进步性本章重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三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三位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第二章太平天国农民的政治思想(4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封建统治秩序的全面衰败二、日益严重的农业危机三、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社会的逐渐半殖民地化第二节洪秀全的政治思想3一、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对基督教独一真神惟上帝的教义做出新的解释。用平等的原则改造社会。劝人顺从、戒杀。宣传赎罪,建立地上天国。利用基督教的原因分析。二、以反清革命思想为主体的宗教理论体系反对“六不正”的思想。朴素的平等思想。变革思想。打击清朝皇帝的思想。三、《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评价土地制度。分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教育制度。男女平等思想。《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第三节洪仁玕的政治思想一、洪仁玕《资政新篇》的提出二、《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特色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改革政治制度。破除旧思想文化观念,传播新文化意识。提倡中国向世界开放,主张中外平等往来。三、《资政新篇》的历史评价本章重点:洪秀全政治思想的内涵和《资政新篇》的当代意义。难点:洪秀全为什么要利用宗教活动,而且又要利用基督教?洪秀全政治思想的转变。第三章洋务派的政治思想(4学时)第一节洋务派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清政府严重的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两个政权对立,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日益加剧。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发展第二节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二、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三、知识分子的代表第三节洋务派的基本主张一、时局观认识“千古变局”,力求把握机遇。二、自强观采西学,制洋器,师其所长,夺其所特。三、求富观以工商立国,振兴商务,同外国展开商战。四、人才观废八股,改科举,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五、文化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四节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一、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出发点4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对外抵御西方侵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对内加强清军军事力量。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二、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基本内容“外须和戎”的原因。“内须变法”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内容。三、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历史评说本章重点:洋务派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李鸿章的“变法“思想。难点:如何评价洋务思想在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意义第四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思想(8学时)第一节戊戌维新思潮的基本概况一、戊戌维新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亡国无日的恐惧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有识之士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运用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戊戌维新思潮产生准备阶级条件。二、戊戌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设议院和开制度局。“富国养民”,“以工立国”。从“强国”入手,建立一支“内可弭乱,外可御侮”的近代军队。大力输进西方文明,检讨中国传统文化,构筑“救亡图存”的新文化。改科举,废八股。废缠足,禁止吸食鸦片,设立女学,提倡男女平等,立孔教为国教,破除封建旧习陋俗,树立新风尚。三、维新派与洋务派、顽固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伸民权。要不要废八股,兴学校。四、戊戌维新思潮的重要特点和历史意义鲜明的现实的政治色彩。内容的新颖性和不成熟性。具有群众运动的规模。复杂性。近代中国第一次启蒙思潮,又是惊世骇俗的政治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节康有为的政治思想一、维新思想的理论体系进化论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宇宙发展观。公羊三世说的历史发展观。自然人性论。二、戊戌维新期间的在政治纲领设立议院,实现三权分裂。富国养民,发展资本主义。以明治维新为榜样,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道路。三、大同思想大同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大同书》的基本内容。大同思想的历史评价。第三节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一、民权思想“三世相演”说。引进“国民”概念,批判奴隶思想。论说权利与义务。二、自由学说高赞自由,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破心奴”,反对精神奴役。三、新民思想《新民说》的产生。新民的理想模式。新民的逻辑起点和途径。本章重点:戊戌维新政治思潮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其意义。康有为、梁启超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5难点:维新派政治思想的合理内核。第五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4学时)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二、如火如荼的群众斗争三、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第二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二、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三民主义的历史评价本章重点: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思想的所包涵的基本内容。难点:三民主义中所蕴涵的时代价值。第六章五四启蒙思想(6学时)第一节五四启蒙思想产生的独特背景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二、尊孔读经复古逆流的猖獗三、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第二节五四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批判“孔学”,改造国民性四、变革文体形式,进行以人为核心的文学革命五、确立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三节五四启蒙思想的政治价值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意义二、揭起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为中国现代化提供重要思想基础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前提四、解放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第四节五四启蒙的再反思一、五四启蒙的反传统二、五四启蒙的开放性三、五四启蒙的大众性本章重点:五四启蒙的政治价值难点:如何正确评价五四启蒙6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学时)第一节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一、十月革命消息在中国传播二、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对孙中山及其党人的影响。对激进主义者的影响。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三、十月革命影响中国的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促进革命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催生中国共产党早日诞生。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十月革命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其学说的零星介绍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大批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刊物的出现。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团体的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著作大量翻译出版。三、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掌握与理解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的《马克思学说》。李达的《马克思还原》等。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中的三次争论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五四时期的各种“主义”与“问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及观点。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及观点。关于“主义”与“问题”争论的评说。二、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争论的缘起与经过。论战双方的主要论题及观点。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评说。三、关于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争论无政府主义的流传。活动于域外的无政府主义。师复主义及其影响。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剖析。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历史评价。五四后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论战的历史评说。本章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途径、特点、意义。三次论战发生的背景、论战的实质。难点:如何正确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三次论战的实质及当代启示。第八章中共成立初期国内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4学时)第一节“联省自治”与“废督裁兵”一、“联省自治”的思想来源与政治主张美国的联邦制。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大小军阀混战,中国四分五裂。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联省自治”的具体设想、实现途径的众说纷纭。二、“废督裁兵”的各种意见“新军制”的设想。“化兵为农”、“化兵为工”、“筑路养兵”、“裁兵造林”等。三、军阀对“联省自治”的利用四、对“联省自治”和“废督裁兵”的历史评判7第二节胡适派的“好政府主义”一、“好政府主义”的提出胡适等人《我们的政治主张》。二、“好人政府”的出台和破产王宠惠的“好人内阁”的出笼与下台。第三节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一、科学并非万能梁启超与《欧游心影录》。二、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张君劢: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丁文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胡适:自然主义的人生观。陈独秀:唯物的历史观。本章重点:“联省自治”与“废督裁兵”的由来及政治主张。“好人政府”提出的背景。科玄论战的起因及论战的实质。难点:如何评价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思潮。第九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6学时)第一节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一、国家主义派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国家主义派的产生。《星狮》周报。中国青年党的成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口号。国家主义派的主要活动。国家主义派的破产。二、国家主义派的政治主张宣扬资产阶级国家观,鼓吹所谓“全民革命”,反对阶级斗争。盗用五四时期“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疯狂反共、反苏。三、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周恩来、肖楚女、瞿秋白、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第二节戴季陶主义一、戴季陶主义的产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全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和买办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