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转载: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阶段特征“城市病”城市化经验123456城市化的教训世界城市化历程•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大多以农村的生活方式存在,以农耕和狩猎求得生存,有关资料表明•1800年世界人口只有3%居住在城市。•1900年世界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大约有14%,其中只有12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1950年世界居民中有30%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达到83个。•现在世界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到200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世界总人口的47%,大约有28亿。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已经有411个。从世界范围看,在工业革命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世界城镇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分布的城乡格局也发生逆转。1.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转载:·下表列出了世界范围内1960-2000年间各洲详细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逐渐上升是一个总体趋势,但是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城市化水平在各洲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在发达国家地区北欧最高,其次是西欧和北美;在发展中国家(地区)最高的是温带南美,其次是热带南美、中美,然后是西亚和南非,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30%-50%之间,虽然如此,较1960年而言都有大幅度的上升。1.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转载:城市化发展历程世界的总体增长速度在下降,发达地区的下降速度更加明显,在同一时期内世界最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升高,发展中国家的变化幅度不如发达国家明显12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就各大洲而言,同一时期内欧洲的下降幅度最明显而非洲和亚洲的城市化速度虽然也都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还很小,基本上还维持在高速发展状态2.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产业结构的转换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而在我国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还需加上制度变迁。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3.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来看城市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城市化初期发展缓慢,中期发展速度加快,后期发展速度又放慢。呈现出慢-快-慢的过程。即呈现慢-快-慢的过程,对于城市化速度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这种变化轨迹,现在研究城市化的学者一般都称之为“S”型曲线。3.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3.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发展规模看•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城市化初期规模小、数量少;中期阶段城市规模大、数量多;后期阶段城市规模又逐渐向小型化、多数量发展的过程,即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发展呈现出小、少-大、多-小、多的运动规律。对城市化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规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规模和数量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这种小、少-大、多-小、多的趋势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决定的。3.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从城市化过程中空间分布的变化来看•城市化的过程表现为集中和扩散两个方向,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导致扩散型城市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总有一种城市化形态占主导地位,从而使城市化过程分为阶段性,集中型城市化一般是城市化前期的主要地理特征,扩散型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的主要地理特征。在初期发展阶段只有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密度的提高,城区的不断扩大;中期阶段一般是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发展,这时城市范围在不断扩大,原有城区人口虽然也有一定增加,但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后期阶段市中心区出现城市人口减少、人口密度降低,城市的空间地域范围扩大(见图1)。城市的空间地域范围扩大表现为城市化进程的城郊化。4.“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4.“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NorthAmericaSouthAmericaUKHongKongparisAustralia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伦敦城市病•在英国初步城市化完成期间,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涌入伦敦后却再次遭遇失业的打击,他们生活和居住的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那样,“在伦敦,拥有万人以上的贫民窟约有20个,那里的悲惨景象是英国任何其他地方都看不见的,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这种环境对成年人是令人堕落的,对儿童则有毁灭的作用,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也是《福尔摩斯》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鱼龙混杂的伦敦为住在贝克街221号的福尔摩斯大显身手提供了绝佳的故事背景,雾中的伦敦处处隐藏着危险的陷阱。福尔摩斯混进伦敦的鸦片馆寻找线索;福尔摩斯假装在伦敦的贫民区染上了可怕的热带瘟疫。他出没的这些地方,均反映出在伦敦城市化的另一面:城市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恰恰聚居着成千上万的伦敦人,他们没能享受到帝国旭日高升的阳光。•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让伦敦市民至今心有余悸。由于逆温层笼罩,伦敦连日寂静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上空蓄积,引发大雾天气,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伦敦毒雾事件”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巴黎城市病•19世纪初的巴黎,是一个人口稠密、乌烟瘴气的中古城市。工业革命蔓延到巴黎,大量乡村人口拥入城市,让狭窄的街道彻底瘫痪。城市卫生条件很差,路面积满污泥、粪便和垃圾,脏东西等全部流进塞纳河。有人形容,老巴黎就像是患了“脑水肿”,城市面貌状如人间地狱。巴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经常会遭遇大规模强降雨导致的洪灾。香港贫民窟•昔日的香港最大贫民窟——九龙城寨,面积只有大约2.5万平方米,居民人数一度达到3.3万,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九龙城寨所在地最初是中国的一个军事堡垒,1898年新界租给英国后变成一座围城。香港贫民窟香港贫民窟5.城市化经验•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概略地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三是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模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曾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事实上,这个论断最早由美国《商业周刊》于1998年5月提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汲取和借鉴。国际城市化的经验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形成合理城镇体系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1)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19世纪前半叶,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以蒸汽机和铁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向城市大规模集中。15世纪末圈地运动19世纪中业实现城市化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的时间完成城市化176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为10%180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为26%19世纪中叶便超过50%,1900年达到75%英国•英国是最早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国家,城市规划的卓著成效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09年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律。•1947年,颁布《城乡规划法》,奠定了英国现代规划体系的基础。中央政府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发挥显著的主导作用。日本•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根据人多地少和资源匮乏的国情,以较小的社会和环境代价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从20世纪50-70年代,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工业高速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37.3%迅速上升到1975年的75.9%,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为了缓解大都市圈的过度集聚所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制定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分别是1961-1968年、1969-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7年、1998年至今)和一系列法规,并编制三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韩国•韩国政府也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由于忽视农村发展,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韩国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新农村运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针对首尔和首都圈的过度集聚发展,韩国政府在各个时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和规划,特别是先后四次编制了《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但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成效有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改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韩国政府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实现地方与首都圈经济的协调发展。(2)形成合理城镇体系•(大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中小城市(镇)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形成合理城镇体系。以德国和日本为例。德国•据统计,2004年德国城市化率达到88%,位居世界前列。城市分布形成了“多中心”格局,共有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全国各地,聚集着4430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德国的中小型城市星罗棋布,数量多且分布均匀。全国大中小城市580多个,其中百万人以上城市只有3个,而人口在2万-20万左右的城市却占了60%左右。全国8200多万人口,1/3左右居住在2000-2万人规模的小城镇里。日本•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也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如日本到1980年,全国共有城市约670个,而百万人城市只有20个,中小城市占97%。其次,大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1957年,美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发表的《大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
本文标题: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