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篇第一章引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简史,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法规和文件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1.1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2000年以前叫做“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改名为“信息技术”。自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过5个〈指导纲要〉:1984年颁发〈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7年10月28日颁发〈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等候课教学大纲(试行)〉1994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1997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2000年11月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它们相应对应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1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受伊尔肖夫报告的影响,当时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于1984年公布。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规定为40~60小时,并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这次会议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例如在北京,在几十所中学配置了计算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开展了计算机课的教学试验。2.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的影响,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于1987年10月28日颁发,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这一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扩大了试验的规模。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郊区的重点也开展了计算机教育,并进行了统一考试的试点。3.积极发展阶段(1991~1997)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总结报告。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整个社会也开始重视计算机普及教育。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1年开始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纲要》,经多次修改,1994年10月正式下发。该纲要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科学的观点。新纲要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共包括5个模块:(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4)程序设计语言;(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社会的影响。同时还颁发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从行政和法规上把教师中的计算机普及工作提到日程上来。1996年9月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8~2000)》,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4.全面推进阶段(1997~2000)从1991年到1997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硬件CPU由16位发展到32位;二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三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形势要求在保留原纲要的一些稳定的、基本的内容基础上,对指导要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主要是增加图形操作界面、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议,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新的修改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做了规定。小学包括5个模块,中学有10个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基本选学三类。基本模块为:(1)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2)微机操作系统的操作与使用;(3)汉字输入及西文文字处理;基本选学模块:(4)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5)电子表格;(6)LOOG绘图;(7)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软件应用;(8)Internet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选学模块:(9)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10)程序设计初步。4.大力普及阶段(2000~)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至立部长亲自做了主题报告。面对世界的形势,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规划。会议上散发了三个文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为名的远程教育网,这又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一是把计算机教育提高为信息技术教育;二是把课程定为初、高中的必修课。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新的指导纲要把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增加了“网络及其应用”的模块。由此,全国中小学掀起了一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新高潮。1.2信息科学技术的特殊性信息技术学科作为20世纪新兴的学科,它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有很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也有很多特殊地方。1.高科技性(1)信息科学技术是高科技学科什么是高科技?按联合国组织分类,高科技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等,其中只有信息科学技术作为中小学课程开设,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中惟一的高科技课程。既然是高科技,它就与传统的科技有一些显著不同的特点。曾任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副主席的吴季松博士在《知识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三个特点:1)高科技的分类不在以探索系统知识为标准而以追求效用为标准。如信息科学就中小学学技术教材教法4是要加大\加快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2)高科技从科学到技术的周期大缩短,科技在短期内直接产业化,并在全世界普及成为现实。3)直接而迅速地向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产生改变人们观念、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的难以估量的、变革性的影响。(2)应用的广泛性、方便性1)信息科技应用极其广泛。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其应用的广泛性是任何其他工具所没有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中小学必修学习的课程。2)计算机使用的方便性。计算机虽然是高科技产品,但由于它的智能性,及其技术人员的努力,特别是图形界面的创立,使得计算机使用起来很方便,连小学生也能熟练地使用。3)对课程的影响。作为高科技性质的学科,它的学习内容的方法就与传统学科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从应用开始学习,以应用为主”。2.通用的智力工具(1)计算机是智力工具计算机是工具,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具,而是“智力工具”,是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而人类以前发明的其他工具主要是代替体力劳动的工具,因此计算机这个工具与以前的工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类。动作技能是一种习惯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心智(智慧)技能是掌握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运动技能是身体运动,信息技术课中属于运动技能的,只有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两项,其他都是心智技能。可以说,计算机课程是以心智技能为主,运动技能为辅的课程。有人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归为劳动技术课,是没有看到这个特殊性,把它看成和其它工具一样,是错误的。(2)计算机是通用智力工具通用又是计算机另一个特点,也是其他工具所没有的。所有其它工具使用范围是有限的,而计算机几乎没有不涉及的领域,工农商学学兵各行业,从高科技到家庭生活,从海洋到天空,无不用上信息技术。(3)对课程的影响计算机“能用”和“智力工具”两点,使得它与别的课程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它的智力工具特点使得该课程主要学习的心智技能。它的通用性使得教学内容涉及到其它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3.实践性强(1)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这有两层意思。吴文虎教授曾指出:“一是不亲自动手,不上机实践是学不会的。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的内容和所要用到的实践环境是统一的,学习就是实践。”(2)对课程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学习的特殊性;1)决定了不上机学不会,要多上机实践。《指导纲要》要求:上机课时数不少于总学中小学学技术教材教法房根义编制5时娄的70%。2)教学方式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3)设备的配置对教学有直接影响,不同设备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差异。4)信息技术教师要会硬件也会软件。“计算机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教学中要仅可能多给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和机会。4.发展极其迅速信息技术是各学科中发展最快的。按摩尔定律,每18个月芯片集成的密度就提高一个数量级。相应的软件版本也更新迅速。以微软的操作系统为例,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刚掌握的知识,不久就陈旧了,有的不到一年,有的甚至不到一个月。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自主地学习新的东西,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1)信息技术这一特点使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特别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能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中,以便软硬件更新后,能及时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2)对教师提出了不断继续学习的要求,这种要求比任何其他学科要高。(3)另一个对课程的影响是大纲、教材变化也快。5.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文化性文化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初中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在内。吴文虎教授指出:(1)对语言的重构与再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计算机语言从形式上到逻辑上都不同于人类的自然语言,带有重构与再生的特点。(2)文化需要传播,传播需要记忆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造了新的记忆系统,使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巨大飞跃。(3)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交换与共享彻底改变了空间对人的约束力,使文
本文标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2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