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建设部分)执行说明527
1第二章矿井建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煤矿建设单位及参与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具有与工程项目规模相适应的能力。国家实行资质管理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不得超资质承揽项目。【说明】本条是关于煤矿建设单位及参与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资质能力的规定。煤矿建设单位及参与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只有具备与工程项目规模相适应的能力,才能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煤矿建设单位不得超越本单位管理能力承接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不得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或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第二条建设单位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履行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职责。地质勘查单位必须对提供的勘查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设计单位必须对设计内容和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安全承担主体责任;监理单位必须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承担监理责任。【说明】本条是关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承担相关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负责人)对建设项目安全全面负责,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履行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职责,必须对煤矿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协调管理。。2地质勘查单位必须取得与地质勘查工程相适应的资质,并对提供的勘查报告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必须对设计内容和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技术负责人,加强对施工项目部及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监理单位对煤矿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承担监理责任,应当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要明确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制定和落实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严格监理程序。第三条同一煤矿建设项目的井巷工程同期施工企业不得超过2家,对其共用的生产系统应统一管理。【说明】本条是关于建设项目同期施工企业数量及管理的规定。煤矿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工期长,涉及范围广,受外部环境、自然条件、工程地质等因素影响多,施工环节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减少安全生产环节,便于集中管理,规定一个单项工程(或同类专业工程),原则上发包给1家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大型及以上项目单项工程(或同类专业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超过2家。矿井一期1—2个井筒工程应发包给1家施工单位;多条井筒、二期、三期工程,同时从事井下作业的施工单位,不得超过2家。同期施工企业数量为2家的,对其共用的生产系统应统一管理。3第七条矿井建设期间必须按规定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巷工程进度交换图、井巷工程地质实测素描图及通风、供电、运输、通信、监测、管路等系统图。【说明】本条是关于矿井建设期间必须及时填绘图纸的规定。煤矿建设期间及时、准确填绘反映矿井施工实际情况的图纸,便于建设、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矿井自然条件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以利安全施工。煤矿建设期间一旦发生事故,准确无误的施工填图,是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依据。为保证填图及时、准确、无误,必须建立制图、填图、审图和检查考核规章制度,加强对测量、填图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填图技能。第八条矿井建设期间的安全出口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开凿或延深立井时,井筒内必须设有在提升设备发生故障时专供人员出井的安全设施和出口。(二)井筒到底后,应先短路贯通,形成至少2个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三)相邻的两条斜井或平硐施工时,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贯通联络巷。【说明】本条是关于矿井建设期间的安全出口的规定。开凿或延深立井时,当发生无计划停电、提升设备故障或其它紧急情况下,井下作业人员可通过专门设置的安全梯或应急专用提升系统撤至地面。考虑到立井凿井时井内空间小,安全梯直接悬吊在吊盘4以下,不利于抓岩机、伞钻等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转,所以允许安全梯由工作面到吊盘,吊盘到地面分段设置。工作面到吊盘一般设置钢丝绳制作的软梯,生根在下层吊盘的立柱上,正常情况下卷好放置在下层吊盘上,需要时由吊盘下放至工作面;吊盘至地面的安全梯由配有应急电源的安全梯专用绞车悬吊,正常情况下悬停在上层吊盘上方便于人员搭乘的位置。井筒到底后,应尽快施工联络巷道,实现短路贯通,构成通风系统,增加安全出口。相邻的两条斜井或平硐施工时,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贯通联络巷,构成通风系统,增加安全出口。第二节井巷掘进与支护第十三条采用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0m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加深冻结深度。(二)施工第一个冻结孔时应采取岩芯,以验证井筒检查孔资料的可靠性。(三)钻进冻结孔时,必须测定钻孔的方向和偏斜度,测斜的最大间隔不得超过30m,并绘制冻结孔实际偏斜平面位置图,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纠正。冻结钻孔偏斜超过设计规定时,必须补孔。(四)水文观测孔应打在井筒内,不得偏离井筒的净断面,深度不得超过冻结段。(五)冻结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内衬箍焊接,冻结管下入钻孔后应5进行试压,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处理。(六)开始冻结后,必须经常观察水文观测孔的水位变化。只有在水文观测孔冒水7天且水量正常,或提前冒水的水文观测孔水压曲线出现明显拐点且稳定上升7天,确定冻结壁已交圈后,才可进行试挖。冻结和开凿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盐水温度和流量、井帮温度和位移,以及井帮和工作面盐水渗漏等情况。检查应有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七)开凿冻结段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抗冻炸药。爆破技术参数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制定专项措施。(八)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有防止冻结壁变形和片帮、断管等的安全措施。(九)生根壁座应设在含水较少的稳定坚硬岩层中。(十)冻结深度小于300m时,永久井壁施工全部完成后方可停止冻结;冻结深度大于300m时,停止冻结的时间由建设、冻结、掘砌和监理单位根据冻结温度场观测资料共同研究确定。(十一)冻结井筒的井壁结构应采用双层或复合井壁,井筒冻结段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壁间充填注浆。注浆时壁间夹层混凝土温度应不低于4℃,且冻结壁仍处于封闭状态,并能承受外部水的压力。(十二)在冲积层段井壁严禁预留或后凿梁窝。(十三)当冻结孔穿过布有井下巷道和硐室的岩层时,应对冻结孔壁与冻结管之间的环形空间采用缓凝浆液进行充填防水处理。(十四)冻结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将冻结6孔全孔充满填实。【说明】本条是关于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的规定。(一)冻结深度确定的依据主要是井筒检查孔提供的地质条件,应综合考虑表土层(冲积层)、风化带厚度、完整基岩埋深及隔水性能,基岩含水层的分布及预计涌水量,若地层没有较好的隔水层需要冻结全深时,还应考虑冻结孔解冻后导水封堵等因素。在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冻结深度,但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0m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加深冻结深度。若采用井筒全深冻结时,应超过井筒深度10m以上。为保证冻结壁安全,冻结段掘砌深度必须比冻结深度浅5-8m,若冻结深度较大,下部还有未冻结的含水层时,掘砌深度比冻结深度浅10m以上。(二)井筒检查孔资料与井筒实际揭露情况相比,有时存在较大差异,这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为验证井筒检查孔资料的可靠性,规定施工第一个冻结孔时应采取岩芯钻进。(三)冻结孔的偏斜直接影响冻结工期和经济效益,还可能造成冻结事故。因此要求每个孔测斜的最大间隔不得超过30m,发现超偏应立即纠偏,当冻结孔偏斜影响冻结效果时,必须补孔。近年来冻结深度不断加大,对冻结孔的偏斜控制也越来越严,引入了“靶域半径”的要求,钻进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施工和测斜,超过要求时必须纠偏或补孔。(四)水文观测孔是判断冻结壁是否交圈的重要依据,应打在井筒内,不得偏离井筒的净断面,深度不得超过冻结段。7(五)本款是对冻结管材质及焊接方式的要求,冻结管下入钻孔后应进行试压,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拔出已下入孔内冻结管,按要求重下,直至合格,当无法拨出时应补打钻孔,对报废的冻结孔采取封堵措施幷向建设单位提交详细的钻进、下管、封堵资料。(六)在冻结段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环境温度较低,非抗冻炸药会发生冻结或结构变形,引起炸药性能变化,炸药爆炸后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开凿冻结段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抗冻炸药。(七)为防止冻结段井筒掘进过程中发生冻结壁变形、片帮、垮帮、断管事故的发生,井筒开挖前应制定专项措施。措施内容至少应包括爆破设计、掘砌段高的控制、加强观测、降低井帮温度、缩短井帮暴露时间等内容。(八)井壁的生根壁座是承担壁座以上段井壁重量的构筑物,应布置在含水较少的完整的坚硬基岩中,当找不到理想基岩层时,应适当加大壁座高度。(九)本条款是对停止冻结时间作出的规定。目的是防止过早停止解冻、提前解冻造成事故。当采取井筒全深冻结、下冻结管前又未进行封水处理时,停机时间应综合考虑井底硐室、巷道掘进防水因素。(十)实践证明,冻结井筒采用双层或复合井壁结构,有利于井井筒漏水治理。为防止解冻后井壁漏水,要合理选择壁间注浆时机。在内层井壁解冻后、外层井壁解冻前,即在壁间夹层混凝土温度不低于4℃,且冻结壁仍处于封闭状态时,进行壁间注浆。8【案例】2013年底,甘肃宁正煤田矿区某立井井筒采用冻结法施工后,虽成功穿越了各含水层,但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壁间注浆,造成解冻后井壁有漏水现象,井筒漏水量达到50-100m3/h,被迫进行壁后注浆,造成工期延误。(十一)为防止因留设梁窝导水,设计单位应避免在冲积层段井壁设置梁窝。如必须布置时,从设计到施工都应制定防止漏水的措施。(十二)当冻结孔穿过布有井下巷道和硐室的岩层时,应制定冻结孔壁与冻结管之间环形空间的专项处理措施,并认真实施,以防止冻结孔解冻后导水。在巷道或硐室掘进破除井壁前,应编制探水、切断冻结管和冻结壁解冻后的防水措施。对于采用全井深冻结法施工的立井井筒,由于冻结管与冻结孔壁之间存在环形空间,在冻结壁解冻后,冻结管外的环形空间将形成上下串通的导水通道,导致井筒漏水量增大,尤其在井筒相关工程连接处会出现更严重的漏水现象。为防止冻结壁解冻后冻结孔成为竖向导水通道,沟通深、浅部含水层而威胁矿井的安全,通常需采用缓凝水泥浆液对冻结管外的环形空间进行填充处理。井筒冻结孔施工完毕,在下冻结管之前,采用缓凝水泥浆液置换冻结孔造孔泥浆。近年来内蒙鄂尔多斯盆地地区新建矿井多采用全深冻结法施工,几乎都发生了解冻后冻结孔导水事故,造成半年以上工期延误,发生巨额堵水费用,建设、设计单位应提前制定周密的防范措施。(十三)充填冻结孔是冻结法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采取9井筒全深冻结工程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序。近年来有不少项目没能实施冻结孔充填,导致井筒漏水量增大,基岩段井壁受力不合理,甚至造成井壁破坏,因此本条款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冻结工程结束后,必须对冻结孔全部充填。当不回收冻结管时,可采用射孔注浆方法对冻结管内外全部充填,以确保隔断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目前我国的冻结工程制冷站95%采用氨冷媒剂,若氨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不但能使作业人员中毒,更具爆炸危险。因此要求站房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严禁烟火,还应安装机械通风装置,要求经常测定站内空气氨气浓度,应装设氨浓度自动监测报警系统,若其浓度达到0.001%时就应该立即查明原因,清除泄漏。为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站内应按作业人数配备隔离式防毒面具、呼吸器及急救和消防器材。储氨器应按规定经过有资质的部门试验合格方准使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制定专门措施。制冷站拆除前应回收液氨和盐水,不准随意排放,以免造成事故和污染环境。第十四条采用竖孔冻结法开凿斜井井筒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沿斜长方向冻结终端位置应保证斜井井筒顶板位于相对稳定的隔水地层5m以上,每段竖孔冻结深度应穿过斜井冻结段井筒底板5m以上。(二)沿斜井井筒方向掘进工作面位置,距离每段冻结终端不得小于5m。(三)冻结段初次支护及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最大距离、掘
本文标题:《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建设部分)执行说明52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