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石钟山记》复习及拓展
高二下册第六单元《石钟山记》一、《石钟山记》篇目解读【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苏轼的一生是在宦海中沉浮的一生。他既看到新法的流弊,继续坚持守旧的观点,不断地指责变法运动,又在实践中局部地推行新法。在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此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受害者。苏轼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做了主簿、签判一类的地方官。早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便请求外调,出任杭州通判及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又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又因和执政的旧党政见不合,为旧党所排挤。于是又再次请求外调,做了颖州、扬州、定州等地的知州。后又再度回京师,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度执政,先后又被贬官惠州、琼州等地。直到死的前一年,他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谥文忠。【《石钟山记》介绍】《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内容概要】本文记叙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写作特色】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景物描写,用笔精炼,生动形象逼真。【基础梳理】一、词法: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C.形容词作名词:例:“桴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E.名词做状语: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②古今异义: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象;今义,说明真实情况B.虽大风浪,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表转折的连词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古义,就任;今义,去D.将入港口,港口:古义,河湾入口处;今义,停泊船只的海湾E.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离地表较高的空间;天空里面F.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G.有大石当中流,当中:处在……中间H.与风水相吞吐,风水:此处,风和水;本义,相地之术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④通假字A.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B.至莫夜月明:莫,通“暮”⑤一字多义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此)3.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因笑谓迈曰(于是)二、句法: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者……也”式判断句)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把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声”。但是,联系上下文和苏轼这时说话的口气来看,这个句子最好还是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②此所以不传也。(“……也”式判断句)所以:复音虚词。相当于“……的原因”。传:流传,传布,传说。单独看,这个句子就是“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但是,从上文提到的来看,这个句子还是翻译为“就是这几种情况,才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这样,当更加符合苏轼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的心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有声:(敲击后)发出响声。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式,原应是“铿然有声之石”的倒装。“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之(的)”。这个句子按习惯应译为“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就顺畅些。④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潭上得双石”才是正常语序。其中“双石”是指李渤在访郦道元关于石钟山遗踪时,在“南隅”“忽遇双石”的“双石”--也就是课文上所说的“南声”“北音”之石。这个句子很简单,就译成“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⑤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这是一个宾语(“余”)前置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宾语词性是代词。在这个倒装句中,代词“余”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欺”的前面。这个句子翻译为“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⑥状语后置句:1.而大声发于水上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3.得双石于潭上二、相关阅读训练基础训练训练题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射也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答案与解析】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答案与解析】C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答案与解析】B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答案与解析】A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答案与解析】D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B、北音清越C、长乐王回深父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答案与解析】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答案与解析】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8、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答案与解析】C,都是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提高篇训练题二书蒲永昇画后苏轼①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复习及拓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0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