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三年级一乘除法1.小树有多少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分析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1.独立解答。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2.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2)因为2×3=6,因此20×3=60;(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4.解决问题。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拓展练习1.口算。3×25×46×730×250×46×70300×2500×46×70022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3.数学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2、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教学,引入新课1、我们刚刚度过炎热的夏天,在酷暑中,你最喜欢做的活动是什么?(生:游泳、旅游……)游泳在夏天是很痛快的事,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解凉,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在征得大人同意后,由各自的教练带着结伴到海边游泳,这可真令人高兴。大伙一起商量要好好安排这次游泳活动,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笑笑说:“为了安全,我们应该每人有个游泳圈。”淘气说:“为了玩得痛快,我们可以在水中开展打球比赛。”小明说:“真是太好了,我带上照相机把我们的开心的样子拍下来。”“好,就这样决定。LET’SGO,我们出发吧!”2、大家一起高兴地来到海边商店,只见游泳圈、皮球、泳衣等挂满店里,并都标有价格。游泳圈:12元/个,皮球15元/个……(出示海边商店情境图)笑笑说:“淘气,我们3人要买3个游泳圈,该付多少钱?”淘气摸摸脑袋说:“让我想想。”小朋友,请你们和淘气、笑笑一起算算该付多少钱吧。二、探究算法。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后小组内交流算法(要求:大胆说出自己的算法,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算法)2、集体交流:(要求:说说你自己的算法,再说说你听来的好算法)A、每个12元,买3个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B、3个12我们可以写成乘法:12×3=36(元)C、我们是这样算的:10×3=302×3=630+6=36(元)D、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大家算的方法和淘气、笑笑一样,都是正确的。同学们记住在做应用题时一定要记得写单位和完整的答。3、对比、择优算这样的题目用加法和乘法都行,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方法?如果小结:相对来说,使用乘法比较方便,这就需要大家的乘法口诀背得熟。在解答题目时认真思考,正确列式计33算,才不会出现错误。那么你是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计算乘法又对又快?(引导学生说)4、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大家刚才都算对了,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淘气想买6个皮球需要多少钱呢?怎样列式?(齐答算式)15×6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1、尝试口算。P5。1、先独立算,再小组交流,然后汇报。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不同算法,2、练一练。1、补充针对性练习:(择优运用,小组竞赛)口算:12×424×215×432×343×518×3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笑笑是个细心的孩子,她想到大家游泳后很累,肚子一定很饿,于是她在游泳的前一天下午在商店买了5盒饼干,每盒有20块你知道她一共买了多少块饼干吗?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三、开心数学、空格填数在数学中有很多特殊的数,像:(1)15、30、45、60、75……(2)10、20、30、40、50……(3)25、50、75、100、125……我们能记住一些特殊数,对解决数学是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做个意思的题目,虽然不是很特殊的数,如果你能很快填上,你会感觉今天的学习很成功!很快乐!×2345612131415(此题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并引导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参观科技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一)复习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12÷3=8÷4=6÷2=36÷6=18÷9=45÷5=49÷7=56÷8=2.口答44(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二)情境引入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三)探究算法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算法: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5.拓展训练: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北师大第五册《植树》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一)“自悟”学习的条件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算式朋友,你们看喜欢吗?(出示:6÷3,12÷4,18÷6,35÷7)师:口算时,你有什么感觉?生:非常好算,很容易算出来。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利用乘法口诀。师:现在,我们再来认识几位算式朋友。(出示:30÷3,600÷2,560÷7,360÷9)师:口算时,你又有什么感觉?生:很好算,一下子也能算出来。师:你又是怎样算出来的?生:“0”不参加计算,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后,只要在后面补“0”就行了。师:好,不错。现在老师也想认识你们带来的新朋友,你们带来了吗?生整理自己的口算卡,口述,师板书:100÷5,3000÷6,200÷4,4000÷8,……师:你们能算出结果吗?生演算。师问:你又有什么新感觉?生:只要认真,也能很快算出来,但不像上面的题那么容易。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利用乘法口诀,在心里先想出整十数,再看看几个“0”不参加计算。算出结果后再在后面补上不参加计算的“0”。55说得好的同学受到了掌声鼓励。(二)“自悟”学习的目标师:刚才老师认识了你们为我带来的新朋友,老师特别高兴,谁还给老师带来了不曾认识的朋友?在教师鼓励下,生又口述,师板书:84÷4,96÷3,66÷2,55÷5,……师:你们真不简单,这样的朋友也让你们请来了。老师非常开心,我们大家共同来认识它们好吗?学生非常欢喜,对于新内容的出现表示欢迎,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他们已经迫不急待,跃跃欲试。师:有哪些小机灵已认识它们了?师:那些认识它们的小机灵一定特想给大家介绍它们,不过我也要给那些不认识它们的同学一次机会,要不然,他们会不高兴的。现在,我们大家先确立自己要介绍的朋友,然后独立思考,看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向大家介绍它们,比比谁的方法多、方法好,让同学们都乐于接受。好吗?(三)“自悟”学习的内容1.师:同学们都想好了吗?现在你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介绍你们喜欢的朋友好吗?2.让生自由分组,要介绍同一位朋友的同学编为一组,组长带领组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表现自己,组长做记录。3.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探索的过程,重点点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也从中找到乐趣。师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4.讨论交流。生1:我们组认识的朋友是84÷4,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想出了四种方法。生2:利用乘法想除法,因为21×4=84,所以84÷4=21。生3:把84分成80和4,80÷4=20,4÷4=1,20+1=21。生4:直接口算,用十位上的数字除以4得2,写在十位上,用个位数除以4得1,写在个位上,得21,即84÷4=21。生5:用竖式。(生边说师边板书:)(学生汇报的同时,师进行板书)A组同学汇报完后,班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同学们,A组介绍的新朋友你们认识了吗?对A组同学,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生6:那种竖式方法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吗?对于竖式的写法,我们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组认识的朋友是96÷3,我们也用到了竖式。(生边说师边板书:)师:这种竖式是你们组同学自己想出来的吗?生6:不,老师,是我爸爸早就教我的,现在我把它介绍给了全组同学。师:如果认识84÷4也
本文标题:三年级教案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0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