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版)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版)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郑州四中课程类型:人教版必修1设计教师:赵燕、周敬松编写日期:2011年8月20日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36课时本模块总体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2.通过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归纳、联系,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3.通过探讨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4.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分享、尊重和共赢带来的快乐。内容标准与课程安排【课时1】开学教育: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安排:【课时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6】单元习题讲评第二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内容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安排:【课时7】鸦片战争【课时8】太平天国运动【课时9】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时10】辛亥革命【课时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时12】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13】抗日战争【课时14】解放战争。【课时15】单元习题讲评第三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内容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安排:【课时16】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时17】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18】祖国统一大业第四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内容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教学安排:【课时19】新中国的外交【课时20】开创外交新局面【课时21】第三章、第四章单元习题讲解第五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标准: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学安排:【课时22】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时23】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第六章: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教学安排:【课时2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时25】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课时2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时27】第五章、第六章单元习题讲解第七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教学安排:【课时2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2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八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安排:【课时30】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3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时32】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时33】第七章、第八章单元习题讲解【课时34】中国部分模块复习【课时35】世界史部分模块复习【课时36】必修一综合测试课程实施1.课程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学案:依据每节课的课程标准编制学案,以供教学使用。(3)练习:相关资料和练习等。2.实施手段(1)利用学案帮助教学的开展。(2)利用“班班通”系统,多媒体互动教学。3.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和同桌互助的方式,完成相关问题和练习。(3)师生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阐释疑难问题。课程评价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1.评价指标A.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课后巩固情况。B.练习检测:包括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成绩、试卷分析情况等。C.考试成绩:课程(模块)测试成绩。2.评价标准(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授予学分2分)A.课堂表现:预习情况5分;课堂学习状态10分;课后巩固情况5分,满分20分。B.练习检测:课后作业5分;单元检测10分,单元检测10分,试卷分析5分,满分20分。C.考试成绩:满分60分(实际成绩×0.6)。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以上各项得分相加,总分达到60分者为合格,授予学分2分。不合格者,需按学校规定补修或补考。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版)课程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