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七种生态农场的优势与劣势
七种生态农场的优势与劣势2015/08/21@有机会记者Jing8月9日下午,由绿之盟妈妈家、环保NGO“自然大学”以及有机会网共同组织的生态农业主题分享会顺利举行,有约30名专业人士及消费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会上有机会小编Jing和绿之盟负责人苏西妈(刘宇璟)分别做了分享。本文即整理自苏西妈的讲话内容。本文来自有机会——中国有机生活第一平台关于绿之盟妈妈家:绿之盟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有机食材小铺,缘起于几个妈妈的健康餐桌寻味之旅。以预定制、会员团购、实体店铺、线上销售等方式向社区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食材,也举办亲子活动、养生课堂等。实体店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龙跃苑东五区3号楼底商。生态农场的七个类型按农场主的身份来分类,可将生态农场分为白领农场(城里人下乡)、众筹农场、大资本农场、个体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返乡青年)、科研基地这七种类型。一、白领农场(城里人下乡)优势:1.白领农场主大多有情怀、有理想,做农场的初心也是比较好的,比如为了改善自己或者家人的身体健康;2.稍微有点钱;3.存在引领农民一起做生态农业的可能性;4.能深刻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努力学习;5.能够努力开拓市场,比农民的资源多;6.抗风险能力比农民稍微强点。劣势:1.部分人盲目介入生态农业,有人错将生态农业当做“桃花源”,运营过程中才发现难处;2.技术薄弱,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或者自己的技术没有提升的话,农场要么死路一条、要么作假;3.租金、人工等成本偏高,有些白领农场因为烧钱太快而失败;4.大多数销售跟不上,销售的可持续性因为能力的不同而不同(少部分人脉不错,有大客户资源);5.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二、大资本农场优势:1.有钱;2.有资源;3.有劳动力;4.基建设施好;5.不愁销售;6.抗风险能力强。劣势:1.初心以追求利润为最大化为目标或者圈地为目的;2.技术跟不上时,造假的可能性大;3.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最典型);4.模糊生态农业的概念,打擦边球。目前绿之盟和大资本农场的合作比较少,这是因为其自身定位的原因。绿之盟合作的更多是中小型农场。三、众筹农场优势:1.有钱;2.有资源;3.销售不愁;4.有技术;5.透明度高;6.共担风险。劣势:1.人多嘴杂,想法多;2.农场管理者的话语权弱;3.农场管理者技术跟不上会出问题;4.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在苏西妈看来,众筹农场常见的模式是,农场主占有绝大多数的股份,只是拿出一小部分(比如小于10%)来给消费者,话语权也不充分,基本是被动式。苏西妈提到她近期见到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农场,其按照有机农业技术体系来种植,由二百多个个股东占有95%的股份,另外5%的股份出让给了技术管理团队。初期筹集了几百万,其中三分之二都用来做了基础建设,因此农场的设施是比较先进的;当然他们也存在自己的困难,技术碰头常常会工作到三更半夜。某众筹农场建的智能大棚四、个体农户优势:1.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2.是当地人;3.不缺劳动力。劣势:1.风险承担能力弱;2.在意眼前利益;3.不善于销售;4.不够勤劳;5.技术不够好,有些农户认为没有化肥农药不能种地,所以很多都是表面现象;6.产量少。用除草剂和没有除草剂的柚子果园对比今年苏西妈拜访了广西的一些处在偏远山区的农户,尽管风景美丽且交通非常不便,但其实这里农药化肥的使用一点不亚于外界的情况。但当地有一两个农户却是用生态方式种植的。上面两张照片是摄于同一个时期的,可以看出和用了除草剂的果园对比,生态种植的柚子树下长满了草。而为什么个别农户能做到生态种植,当地其他村民不能做呢?就起缘由是她的生活条件较好,没有家庭负担,不需靠柚子作为家庭经济来源,有能力来做自然农法的试验、能够承担柚子产量的降低。虽然生态农产品的价格比较好,但其他农户也不一定愿意去做。现在的生态农产品销路并不是很畅通,个体农户要在收获季节把所有产品都卖出去,可能前前后后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虽然产品的销售额最终是比较高的,但是农户会盘算着,这还不如生产普通农产品、迅速售完再用富余时间外出打工的总收入来得高。五、合作社优势:1.土地面积够大够多;2.劳动力充裕;3.当地关系稳定,资源足够;4.抗风险能力好,因为有的会有补贴或其他。劣势:1.技术跟不上,大多农民认为不用农药化肥是没法种地的;2.销售成问题(包括做生态农业和做常规农业的合作社的销售都比较困难);3.核心牵头人很重要,需要有高的诚信度、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但当下合格的牵头人少;4.一些合作社对生态农业不懂,也不愿意去了解,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绿之盟目前的合作社产品比较少,而是更倾向于支持单个的农场。部分原因是目前很难找到有合适牵头人的合作社。六、家庭农场(返乡青年)优势:1.自己有土地;2.农民自己当家作主;3.能带动更多村民做生态种植;4.在外打工的家人都回到了家乡;5.收入能养活全家老小,比在外地打工合适,一家人还能团聚;6.劳动力充足;7.返现青年有理想、有情怀,随着学识的增长、脱离了其他农民的一些局限性。劣势:1.技术需要跟进指导;2.一开始的压力大,是否能顶住压力决定农场生死;3.抗风险能力弱,如果有天灾人祸,一家人就没有收入了。4.销售问题。唐亮的家庭农场比如四川返乡青年唐亮的家庭农场:他的爸妈、弟弟和弟妹、大伯原先都在外打工,唐亮返乡后就把家人都召集回来,一开始是种植十来亩地,现在已经扩充到三十多亩,他的目标是未来能说服整个大队都转向生态农业。返乡青年做农场需要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技术也非常重要。唐亮算是个特例——他创业之前曾在别的生态农场实习多年,本身又是农学专业,所以返乡创业第一年就算比较成功。七、科研基地,学院派优势:1.资金充裕;2.人力充足;3.资源丰富;4.有政府或者科研单位支持。劣势:1.不具有推广性,因为其目的不是销售农产品,而是研究技术或其他;2.技术力量高低不一;3.销售有特定群体,纯粹走向市场也会碰到困难。关于CSA的理解以及绿之盟的存在价值在绿之盟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就强调要做社区支持农业(CSA),而很多人把CSA理解成“消费者直接去支持农户”,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渠道成本,农户也能得到比较高的回报。那么绿之盟这样一个在消费者和农户之间的连接平台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苏西妈提到,她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觉得这个必要性肯定是有的。倡导让“消费者对接农户”,不是说要把所有渠道都砍掉,而是强调一个问题:“主流市场上消费者和农户之间的隔层太多了”。绿之盟去掉了一些多余的环节,只保留了一层渠道,这个渠道存在的价值是:第一,术业有专攻,用专业化的方式去为消费者把好产品质量关;第二,消费者日常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不可能在要买每一种产品的时候都去直接对接这个产品的生产农户,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这就需要一个中间渠道做资源的整合;第三,有足够的销量,就可以让消费者得到价格上的实惠。问答摘选问:为什么不希望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答:有很多原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把农民都变成产业工人是不合适的。另外,做过农场的人很多都知道,如果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工作主动性不够;但是如果换一种模式,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自己负责生产,就可能大幅提高效率。问:台湾的农夫市集提倡“友善农耕”,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种植出来的,都要经过检测机构的检测,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能进入市集。大陆是否有这样的检测机构?答:大陆有很多检测机构,参差不齐。检测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绝对地靠检测来证明产品安全性。问:我国是否有对生态农业比较有利的政策?答:和十多年前相比,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是要大很多了。但是毕竟化学农业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有很多相关利益方在其中,推广生态农业必然是会遇到一些阻力的。总体是在前进的,只不过是比较慢。问:如果合作社采取农民入股的形式,土地能掌握在农民自己手里,农民又能作为产业工人去赚取一份工资,可能比一个个单独的家庭农场的引领作用要更强一些?答:即便是合作社,也需要一个很合适的核心人物才行,对这个人的权威性、诚信度及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这是个任重道远的事。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平台在推动了。绿之盟妈妈家
本文标题:七种生态农场的优势与劣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