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李守华单位(学校):蒋村镇双全小学授课班级:五年级章节名称1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一6年级)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3-113-213-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朗读课文,找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1、课前组织观察搜集资料;2、课上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3-113213-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字、动画、图片文字、图片文字、图片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的启示。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ABBGIJIJCEABFBEF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理解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真正目的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5分钟30分钟5分钟自制自制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永久的回忆终生的启示得意——急切——委屈——不舍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1、导入: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一件难以抉择的事,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发是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2、板书课题——13钓鱼的启示课件1开始出示学习目标课件2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学评赏、摸清学情、择机而导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直接点题的段落。课件3(1)指名读。(2)这句话中有两个重要的词,是对全文的总结。(3)结合课文说说“永久的回忆”“终生的启示”分别指什么?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2、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课件4、5四、读解感悟、发展思维,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就“钓鱼”这件事而言,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联系课文,看看启示思考,作者在叙述钓鱼一事,重点应放在哪个词上?(难)(3)到底难在哪,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他钓到的,是一条怎样的鱼?1、朗读课文,找一找我不想放鱼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3、汇报:4、练习朗读。(读出难语气)课件6、7过渡: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小组讨论交流。3、分组汇报:课件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3、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分角色读对话。分角色表演对话内容。过度: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第10、11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课件9读一读,想一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1、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2、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件10、11学生读启示谈本节课的收获六、拓展练习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把它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结束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3-113-213-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作业“自助餐”1、积累本文中好词佳句。2、把课文的前半部分读给爸爸听,然后采访爸爸,如果他遇到那种情况会怎么做?然后在班上交流。3、将文中的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二、理解下列句子和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体会。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3、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三、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把它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形成性评价1.形成性练习题1题同学们完成很好,能够积累出本文中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2.第2题考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3.第3题既检验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首先在设计上有所创新。抛开了以往逐段阅读的教学设计,努力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于是我直接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以“我”获得的启示为突破口,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感悟、解决。其次,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突显学生的认识活动。默读自学、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交流、进行超文本解读,这些丰富的形式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断深入,认识结果不断完善。
本文标题:《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设计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