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作业(二十一)一、选择题1.“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害最大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没有得到实施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在“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过,所以是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最大破坏的表现。答案:A2.某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组织了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其中有一组学生在组织讨论怎样在中国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的问题时提出了下列措施,你认为最重要的应是()A.彻底批判封建守旧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D.实行分权制度解析:“文革”中因法制不健全而遭到破坏,故其深刻教训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答案:C3.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的举措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③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四个元素均符合题意。答案:A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制定或修订的法律中,影响最大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诸项法律中占有主导地位。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刑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B2.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村民委员会的基层选举才与古代雅典的直接选举方式相似。所以选择C。答案:C6.1982年宪法通过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又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部分条款做出了修改或补充。这一过程和结果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A.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有法可依C.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解析:题干材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了多次修订或者补充,从而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各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排除A项,B项符合题意。C、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B-3-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年都会有一批网络流行词,“躲猫猫”就是近年的网络流行词之一。右面就是“躲猫猫事件”发生地。“躲猫猫事件”被公之于众,这本身就是中国司法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法制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以下对我国法制化的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的两大原则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D.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1954年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轮番而治不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B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曲折中发展。下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解析:图①反映了1954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图②反映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图③反映了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该法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图④反映了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答案:B9.从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到“文革”时期法制建设的一度中断,再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制建设的恢复与完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坦的路。从新中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可得出的启示有()-4-①应该全民共同管理国家政权②加强社会对执法过程的监督③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①项错在“全民”共同管理上,故排除含①的选项,选择D。答案:D10.小明查阅到以下材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将这一制度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1984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制度的探讨D.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解析:本题通过情境设置,考查学生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材料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D项符合题意。答案:D11.下列是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表。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开始年份1953年1966年2011年城乡比例8∶14∶11∶1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B.城市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C.农村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D.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解析:抓关键词“实质”,B、C、D是表格呈现的现象,A项是该现象的实质。答案:A12.“村官海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但大多数农村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选举时老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有奖投票!每人来参加投票奖励洗衣粉一袋,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B.中国平民力量弱小C.中国老百姓文化水平低D.农村基层直接选举没有任何积极影响-5-解析:B项错在“平民力量弱小”,C项错在“文化水平低”,D项错在“没有任何积极影响”,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材料二1967年8月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策划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严词地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个人讲话?”——《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副对联是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事件的写照?它给我国民主法制带来了怎样的破坏?(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革”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解析:第(1)问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第(2)问考查“文革”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第(3)问要从前提和保障两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答案:(1)“文化大革命”。国家各级党政机关遭破坏,法律、制度成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2)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宪法和各项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建设。(3)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14.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建国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民主化,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6-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人民网材料二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历史上的今天》材料三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表现。(2)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3)请你谈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意义。解析:第(1)问需准确提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一是政治协商会议,它透出的信息是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材料二是一届人大,透出的信息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第(2)问需准确理解图片的内容。第(3)问考查创新能力,需要全面思考。答案:(1)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制-7-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普法知识的宣传;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基层民主选举。(3)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调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本文标题:【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作业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