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七下思品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题目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总课时3课时学校北安中学教者马书辉年级七年级学科政治设计来源网络书刊教学时间2011年4月6日—4月8日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学情分析首先,由于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享受特殊的关怀和保护,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他们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其次,少数学生家长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下岗等,或自己遭遇挫折后,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再次,学生的现状和社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了解自强精神的主要表现;知道培养自强精神的主要方法。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逐步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开始。重点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及寻找自强品质的方法。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强的人。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讴歌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和事迹。比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寓公移山、霍金、贝多芬、孙中山、洪战辉……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2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0分)1.导入新课: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原来,东岸还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所以东岸的羚羊要比西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强、奔跑速度快。问: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①自强的含义是什么?②自强的表现有哪些?③自强的作用有哪些?④自弃的含义及表现?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教材中落实。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动一:小组讨论故事阅读教材47页小涛的故事说出小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进而补充总结出小涛成功的原因。过度:你身上是否也有这些宝贵品质和自强的精神呢?活动二:说他人,谈自己看“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图片,从中体会一个人应活出自尊、活出价值。趁热打铁:自强人人都能做到,就看你想不想做,如何表现?小结:自强的含义和表现。活动三:设计故事结局猜一猜: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阅读教材47页小涛的故事,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发言,回答相关的问题。师生相互补充。欣赏48页“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图片,感悟自强的精神。△通过《动物世界》小故事,展开自强的话题。△通过小故事探究自强的含义和作用,感悟自强要从少年时。△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寻找学习榜样。强化自强要从少年开始,激发学生自强的愿望,因而产生渴望成功的动力。△通过不同结局的对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探究成功与自强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3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三.达标训练(巩固)(10分)四.课堂检测(7分)五.课堂总结(3分)板书设计首先让学生阅读哈默的故事然后分组讨论哈默成功的原因。师生共同总结哈默成功的原因。学生展示:设计故事的另一种结局。过度:按照你们给故事设计的相反结局,哈默会怎样?小结:自强的作用。活动四:小品表演借助教材50页云雀的故事,学生小品表演。从反面对比得出结论,人生当自强,否则一事无成。强调后果。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云雀类似之处,今后该怎么办?小结:自弃的含义和表现。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达标训练)中内容:(一)夯实基础(二)拓展延伸: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中内容:七.本节课收获:。学:自强精神态度:积极的自弃的表现做:成功人士结果:自强人一事无成阅读哈默的故事然后分组讨论。阅读教材50页云雀的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当堂独立完成,小组内打分,组长汇报每个组内成员的分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自由谈收获。的关系。强调自强精神是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应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对自己记得言行做出正确的选择,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认识到自强要从少年开始。△指导学生从现在开始逐步培养自强的精神和自强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尝试做自强少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足的地方,在小品的挖掘上再深一些则更好。在引出自强始少年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目前的形式谈感受,效果会更好。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4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二课时少年能自强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0分)1.复习旧知:(详见第一节整体感知内容)2.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谈不上自强,等长大成人了,才能自强。你赞成这种观点吗?少年是否能自强?——引出课题。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①怎样才能自强?②理想和自强的关系?③为什么说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④自强的人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弱点?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教材中落实。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动一:说说我们的榜样①出示同学搜集的少年自强的故事,选出典型的四个故事请四位同学做好准备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述。②情况预测:同学们可能会找到大量的故事,但缺乏对资料的筛选和整理;也可能找不到典型的、合适的故事。③对策引领:师可帮助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合适的资料。活动二:大家一起来探宝①请同学回顾四位自强少年的事迹,仔细寻找他们自强的方法,每一个方法都是法宝,看哪位同学找的最多。②情况预测:学生可能对故事有些遗忘而影响判断;也可能找到的方法过多而显杂乱。③引领对策:教师把故事资料印发给学生作为参考;在学生发言后适时进行板书,注意整理和归纳。活动三:我们共同来鉴宝①提出问题:在同学找到这么多宝贝中你认为那些价值最高?让我们当一回鉴宝专家,把你认为培养自强精神最有帮助的方法找出来并说明理由。②情况预测:同学会各抒己见,可能引起争论。③引领对策: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及时给请同学思考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前请同学搜集少年自强的故事,选出典型的四个故事请四位同学做好准备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述。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请同学回顾四位自强少年的事迹,仔细寻找他们自强的方法。同学会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抽查学生作业本中的题目,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同学在自己搜集少年自强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和明确少年能自强的观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有所得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同时使学生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5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二课时三.达标训练(巩固)(10分)四.课堂检测(7分)五.课堂总结(3分)板书设计予肯定和鼓励。总结:从探宝到鉴宝,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对培养自强精神帮助最大的方法,比如: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等方法。从而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快的走向成功。活动四:我也能自强别人少年能自强,我们也能少年自强吗?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我的理想是什么?是否有具体可行的计划?说说自己的理想和计划。②我的特长是什么?我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③我有哪些弱点?是否战胜过他们?说说战胜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总结:树立理想、战胜弱点、扬长避短再加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我们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自强。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达标训练)中内容:(一)夯实基础(二)拓展延伸: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中内容:七.本节课收获:。有勇气不怕困难自有信心我强坚忍不拔也我的理想和计划的有理想和明确的目标能我的弱点和对策方能战胜自身的弱点自我的特长和兴趣法能扬长避短强永不放弃……请同学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教材第56页相关链接进行此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当堂独立完成,小组内打分,组长汇报每个组内成员的分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自由谈收获。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合前面提到的少年自强者的故事加强榜样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结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强的精神,学以致用,这也是本课的学习目标。△对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巩固和鼓励,增强学生培养自强精神的信心。△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把课本上所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成为自强的人。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6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三课时第三课训练课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5分)1.结合作业本中题目,检查识记情况。①自强的含义是什么?②自强的表现有哪些?③自强的作用有哪些?④自弃的含义及表现?⑤怎样才能自强?⑥理想和自强的关系?⑦为什么说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⑧自强的人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弱点?2.小结:学生对第二课政治观点的掌握情况,并讨论解决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一)最佳选择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是追求比现在更美好的生活,因此()①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②有了理想,就有了恒久进取的动力③理想是自强的航标④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会发现,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A.自己B.别人C.与自己作对的人D.自己不喜欢的人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而自强的人是善于发现并敢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中学生的弱点有()①学习不爱思考,作业马马虎虎②意志薄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③懒惰,做事缺乏耐心④怕苦、怕累、虚荣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4.作家斯培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因为身高近两米,他爱上了篮球运动,但球技一般;后来又改行当了画家,但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写点儿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由此可见()A.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
本文标题:七下思品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