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1《台阶》教学设计墨江县景星中学方勇课题名称《台阶》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者分析本文立意新颖,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父亲”形象的分析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只是给学生揣摩的时间要充分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二、过程与方法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揣摩要点,抓住细节,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三、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认识生活的艰难;2.揣摩文章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父亲用劳动证明自身价值,赢得尊重的愿望。2.难点:理解作者对父亲饱含敬佩与辛酸的情感。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父亲》,教师顺势导入。一曲《父亲》唱出了天下父亲的辛酸与快乐,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我们却恰恰被他们的那份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动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上李森祥的“台阶”,走近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1.走近作者(用课件出示)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2.检查字音(用课件出示)凹凼(āodàng)涎水(xián)淌汗(tăng)揩汗(kāi)嘎嘎(gā)黏性(nián)掺水(chān)蹿上(cuān)胯骨(kuà)舀米(yăo)尴尬(gān’gà)聊天(liáo)撬石板(qiào)2教学活动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父亲播放伴奏带,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文中写了哪几种台阶?明确:三级青石板台阶和九级水泥台阶。2、全文写了这样两种台阶,那么,这篇文章描述的对象是不是台阶呢?明确:不是,而是父亲,看来台阶和父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活动3三、再读课文,揣摩妙点----认识父亲(用课件出示问题)1、父亲与台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父亲与三级青石板台阶之间的关系如何?明确:这三级青石板台阶是父亲亲自从山上背下来的,父亲在上面抽烟、休息,“我”在上面玩耍,给我们一家人带来欢乐。2)父亲对这三级青石板台阶的感觉怎样?明确:有两种感情:觉得这三级台阶“很舒服”,另一方面又对这三级台阶不满意,总觉得台阶低。3)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明确:台阶在家乡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父亲日夜盼望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造高台阶是父亲毕生的理想和追求。2、父亲与九尺台阶之间的关系怎样?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父亲做了怎样的努力?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在相应处做圈点批注。2)新台阶砌好了,父亲有什么感受?明确: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又感到“不自在”“不对劲”。3)父亲的不自在有哪些具体表现?指名读26-——32自然段。四、品味课文,赏析精彩----关爱父亲文章通过儿时的视觉,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父亲形象,你能找出一些来吗?明确:5、13、17、19、24自然段采用“读、思、悟、议”五步导读法。五、质疑总结,凸显形象----理解父亲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理想、追求,在儿女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勤奋朴实、忠厚善良、坚韧不拔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我们未来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九级台阶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3教学活动4六、拓展延伸1、齐读诗歌《父亲》(用课件出示)父亲朦胧时候父亲是一座大山坐在他肩头总能看的很远、很远懂事时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这才发现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而现在父亲啊你是一首深沉的诗儿子默默的读泪轻轻的流3、感受父亲联系日常生活,谈谈你的父亲。七、作业以“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板书设计:8、台阶(李森祥)三级台阶老屋地位低下(“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父亲老实厚道要强创业艰难坚忍不拔九级台阶新屋地尊位重(怎么了,父亲老了)《台阶》教学反思:《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4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在导入新课环节中创设情境,营造父爱的氛围,引发学习动机;在整体感知课文中,引导学生走近父亲,感受父亲;在再读课文,揣摩妙点;品味课文,赏析精彩;质疑总结,凸显形象教学环节中抓住教学重点,实施知识与技能的达成,落实情感体验,认识父亲,关爱父亲,理解父亲;在知识的升华中拓展迁移,再次感受父亲,并结合现实,培养表达能力,形成完整的表象,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在主编雷玲说:“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本文标题:《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