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
1《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王艳娇2013年3月整理目录绪论一、小学生的写作活动与小学写作教学二、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状况三、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第一章小学写作教学的教学论问题第一节对写作及写作教学的重新理解一、写作观念的审视二、写作教学的重新理解第二节小学写作教学目标与取向的变化一、小学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二、小学写作教学的基本取向三、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分析第三节小学写作教学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策略一、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强化动机、培养习惯二、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需要三、小学生心理能力与个性的发展特点与写作教学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与写作教学五、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与写作教学六、师生关系及良性写作教学环境的创设第二章小学写作教学的心理学问题第一节作文心理过程一、作文心理转换理论二、作文心理加工理论三、作文心理维度操作理论第二节作文能力结构与作文能力发展一、写作能力的内涵二、写作能力的构成三、小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四、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节作文心理障碍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归因二、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克服第三章国内外写作教学的实验与模式第一节国内几种写作教学实验例说一、作文分步训练二、作文素描训练三、作文分格训练四、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五、读写综合的训练六、情境作文训练2第二节国外写作教学指导模式介绍一、观察指导模式二、文学指导模式三、日常生活指导模式四、认知指导模式第四章小学写作教学的序列安排与指导过程分析第一节小学写作教学的序列安排一、对小学写作教学序列安排的一般认识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写作教学序列设计思想的简要分析第二节小学写作教学的指导过程一、写前准备阶段的指导二、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三、写作后的指导第五章第一学段写话教学指导与案例分析第一节写话教学的意义与目标一、写话教学意义的理解二、写话教学目标的认识第二节写话教学的内容与指导方法一、写话教学的基本内容二、写话教学的设计与指导第六章第二学段习作教学指导与案例分析第一节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与目标分析一、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第二节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与指导方法一、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基本内容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设计与指导第七章第三学段习作教学指导与案例分析第一节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与目标分析一、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二、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第二节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与指导方法一、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基本内容二、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设计与指导第八章小学生作文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小学生作文评价的目的与评价维度一、小学生作文评价的目的二、小学生作文评价的维度三、小学生作文评价的原则第二节小学生作文评价的基本方法一、作文的批改二、交流与评议三、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一般方法四、作文讲评课常用的讲评方法3摘要绪论一、小学生的写作活动与小学写作教学二、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状况三、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第二章小学写作教学的教学论问题第一节对写作及写作教学的重新理解一、写作观念的审视二、写作教学的重新理解第二节小学写作教学目标与取向的变化一、小学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二、小学写作教学的基本取向(一)注重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二)突出写作主体,关注个性发展,激发创新精神(三)淡化技巧训练,实现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的转变(四)注重写作过程,实现由重“写作知识”到重“写作实践”的转变三、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分析(一)写作教学目标的一般认识相关研究表明,“作文过程涉及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自然和社会知识、写作知识)、能力(观察事物能力、表象操作能力、思维加工能力以及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语词表达能力)与情操(情绪、情感以及包括道德、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知识主要决定‘写什么’,能力决定‘如何写’(写作知识也与如何写有关),情操决定‘为什么写’,因此对写作素质可以用三维模型来表示,见下图:(二)小学写作教学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1.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的表述2.阶段目标分析情操知识能力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情绪、情感写作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观察事物表象加工思维加工词语表达4第三节小学写作教学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策略一、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强化动机、培养习惯写作兴趣是学生从事写作活动的积极态度倾向;写作自信即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写作活动充满信心;写作动机即引发并维持写作活动的内部心理状态,或者说,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写作的一种需要;写作习惯,这里指通过长期的写作活动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写作行为。我们认为,小学写作教学的设计与指导,首先要考虑与解决的就是如上问题。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不了解作文的社会效用、写作动机扭曲、对作文不感兴趣并丧失自信是写作教学质量长期不能提高的关键。写作兴趣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老师们也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诸多培养写作兴趣的具体方法,如命题内容与方式的探索,写作情境的创设,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等。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根据儿童自身特点选取儿童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并以适宜的指导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写作自信的培养,需要我们在写作要求上和评价环节进行反思。一方面可以借鉴我国古代的作文教学经验,由“放胆文”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心文”,降低起始阶段的习作要求,以消除对写作的惧怕心理;另一方面,要以赞赏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不断体验到语言表达的成功与进步。关于写作动机,其核心问题是要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写作”和“为什么要学习写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当前的小学生大多只知道“为分数而写”“为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写”“为得到小红花受到表扬而写”等。“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而不能停留在分数、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奖励与表扬等低层次的需要水平。此外,我们必须清楚,一定的写作目的决定着一定的写作内容及其形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其动机是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社会交际。因此,写作活动应先形成动机,再由动机指向目的,进而选择适宜的表达形式与语言风格。所以必须改正过去那种“出示题目——提出要求——书面习作”的写作教学程序。先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实作文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以达成这一目的。写作习惯则需要教师具体而持久的指导,如书写、行款、标点等,其中尤其要注意修改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修改,不仅是表达形式上的修改,更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表达意图和读者的角度进行修改,以建立其负责任的写作态度。二、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需要要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做好四件事:第一,尊重并设法去了解、体验丰富而独特的生活;第二,引导学生留意并学会观察周围看似平淡的生活;第三,引导学生学会体验和思考身边的生活;第四,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反映身边的生活。而在具体的写作教学指导中,教师则应鼓励并组织学生更广泛地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活动,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如比赛、游戏、小实验、走访、调查等,以供学生参与和体验、观察和思考。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须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在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注重培养实用文能力以满足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世界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根据交际的条件和任务,根据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来安排和设计写作教学,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具体的写作教学指导中,根据日常生活需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按交际对象、交际目的来安排相应的写作内容,如自我介绍、读书笔记、启事、广告、说明书、假条、借条、书信、导游词、小调查等,并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因写作者持有的身份不同和为了不同的交际功能的实现,文体和语言5上必须有相应的变化。三、小学生心理能力与个性的发展特点与写作教学就小学写作教学的整体序列和不同学段的指导侧重来说,吴立岗认为: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开展形象思维活动的主要心理过程是想象。在这一阶段,儿童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所以,小学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写作教学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如模仿已有故事说写童话、根据开头续写童话、用“架桥法”编写童话等。中年级学生思维虽仍然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但同时,他们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形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要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所以写作活动必须从写童话作文转而写观察作文,最佳形式为“素描训练”,此外观察日记和参观访问等也是很好的写作活动形式。到了高年级,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即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因此要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在写作活动中要侧重写实用性的命题作文和自由命题作文,如记叙文和少量、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训练等。这一观点对写作教学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具体的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第一,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启迪学生寻找美、发现美,诱发学生积蓄在心中的高尚情感,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这对学生从小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要把写作教学的过程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同一习作题目或范围,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不同,他们所表达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习作题目或范围观察收集素材时,应启发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样,同一写作素材,由于每个学让生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思维,使学生的习作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第三,要把写作教学过程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每次写作训练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分层异步教学,变“异材同教”为“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让所有学生(特别是问题生)从作文训练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使作文真正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与写作教学刘淼的研究验证了“运用口述与笔述结合的作文策略可以达到书面语口语优势互借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假设,并进而指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所掌握的文字知识尚不足以将自己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因此单纯的口述后记录并不适用,但运用口述+任意方式的记录(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表达指导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质量。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已经开始了正式的笔述训练,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他们的口述仍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优势。因此口述后笔述这一作文策略对他们更为适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作文前计划的方法,因此除了可以运用口述后笔述这一作文策略外,还可以运用计划性口述来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同时,学生对笔述方式的运用已较为熟悉,相对于中、低年级,他们的笔述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笔述后口述的方式来提高说劣写优水平学生的口述质量。这一研究还表明,口述后笔述能够通过借助口述优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笔述质量,但对于说劣写优水平学生来说没有显著影响,并由此推论,年级越高,作文水平越高,口述后笔述的效果就会越小。在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口述与笔述结合的作文策略以达到书面语和口6语优势互借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呢?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依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区别地设计,并利用好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优势互借。第二,科学地组织写作前的说话活动。一方面,“要把发展连贯的语言放在第一位,把修饰和整理语言放在第二
本文标题:《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