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有关社会历史进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亚牛,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3)内部评论。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一般而言,影响文献内容正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记载的真实程度、著者的偏见和动机、资料的一致性程度。(4)外部评论。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等信息。2.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错选、多选和漏选均不给分。)(1)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ACD)A历史性B真实性C具体性D以逻辑分析法为主(2)坚持用历史唯物史观研究历史,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ABD)A今与古B史与论C人与事D批判继承与创新3.简答题(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答:(1)历史性。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事件的考察探寻教育的历史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过程是按历史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展开;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预言;(2)具体性。研究建立在丰富而具体的文学资料基础上,揭示教育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行驶、全部丰富的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从而探寻基本规律;(3)历史研究以逻辑分析为主,由于历史研究常常以不完整的证据为基础,必须透过推测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来填补空缺,因此逻辑分析法就显得十分必要。(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的作用。答:(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2)通过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3)有助于我们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3)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的局限。答:(1)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二历史文常常滞后记载,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影响研究的可靠性;(2)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收研究的主观因素影响大;(3)历史研究中无法做到精确的量的分析。(4)收集分析鉴别史料的方法。答: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要通过广泛阅览发觉史料,学会使用辑佚、校勘、训诂等方法,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辑佚,是将散见于其他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的梗概;校勘,是对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同一版本的不同卷次之间存在的文字差误进行对照并判断是非;训诂,是通过广征博引了解古籍愿意。4.论述(1)论述教育科学研究中历史研究的三个不同层次。答:(1)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要通过广泛阅览发觉史料,学会使用辑佚、校勘、训诂等方法,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2)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通过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历史的发展过程,说明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学会历史、逻辑和阶级分析的方法;(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为教育领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2)在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中,如何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答:历史的分析方法是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论定问题的是非。历史分析方法是以概念的形态再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历史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要全面深入的分析历史研究对象。逻辑分析方法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研究重要的问题是要理解史实,要求研究者在演绎---归纳推理基础上进行历史概况,因此历史研究必须遵循行驶逻辑规范,以它作为定义、推论和判断的一般程序去认识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基本的逻辑方法,包括形成概念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等方法。(3)试问如何在历史研究法中处理古与今、史与论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答:历史研究法中运用中对古与今、史与论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处理。古与今关系即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对待古与今,通古今之变,尊重历史,古为今用是总的提法,是教育研究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史而史,没有价值,研究的目的是从中研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探讨历史经验教训,丰富我们的认识;史与论关系。所谓“史”指的是具体历史史料,是研究的基础,而“论”则是指理论的概括分析。认识历史史料的手机,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据理论,明确史料的性质、范围和种类,并伴随有初步的鉴别、审定。史论结合,帮助我们树立历史意识、科学地确定论题和得出合理的分析。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对于悠久的历史遗产,要能够继承。继承不是全盘照搬,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能够经过分析判断进行扬弃,在选择和批判的基础上的继承。在选择、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创新。继承和创新是同时交织在一起出现的,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观察研究:答: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答: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全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的地位上,而是以旁观者身份,采取公开或秘密方式进行观察。(3)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答:直接观察是凭借认得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相对来说,更为直观具体。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4)取样记录法。答:取样记录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2.选择题(1)根据观察的方式,可以将观察分为哪几种?()B直接观察C间接观察(2)在进行教育观察研究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观察的客观性B观察的目的性C观察的自觉性(3)记录是观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描述记录法可以分为:B日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3.简答题(1)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点。答:(1)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2)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3)教育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4)教育观察是在一定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5)教育观察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2)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答: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优点是(1)在教育现象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能够搜集到事后搜集不到的资料;(2)所获得资料的可靠性较高;(3)观察研究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教育现象的本来面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偏见和期待效应。其缺点在于:无法判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2)观察所获资料琐碎、不系统;(3)观察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4)观察者的介入可能会影响观察对象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影响研究效果;(5)观察也受被观察者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笔记哦啊被动,无法观察全面的情况,不利于全面解释被观察者的行为。(3)教育观察研究的功能。答:(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堆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地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真实材料;(2)教育观察研究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教育研究假设所推导出来的关于未知事实的结论,只有通过观察到得科学事实加以检验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3)教育观察研究有关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通过观察可直接导致形成某些新课题,发现某些新观点、新理论,为教育研究开拓新的方向领域。4.论述(1)根据自己碰到的问题,进行一项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答:教育观察研究有一定的设计步骤,具体是根据问题,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类型,制定观察记录表,训练观察人员。结合问题详加论述。(2)论述如何运用全结构式教育的原理设计一次教育观察活动?答:根据问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论述:(1)确定观察内容的结构;(2)确定观察场地、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3)编制记录表;(4)实施观察和记录;(5)分析资料。将每一步骤都设计好,就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资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编织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3)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行驶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4)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是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描述。2.选择题2.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错选、多选和漏选均不给分。)(1)教育调查的特点是(A调查对象的广泛性B调查手段多样性C调查方法可操作性D调查结果的延时性(2)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A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3)按照调查对象的不同,教育调查研究可以分为:()A个案调查B抽样调查D普遍调查(4)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的访谈提纲,可将访谈调查分为:(C结构性访谈D非结构性访谈3.简答题(1)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调查结果的延时性。(2)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调查研究包括不同的具体方法,每一方法各有侧重,但都应遵循基本的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的实施;(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3)访谈调查的类型。按照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将访谈提纲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根据对同一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次数,可以将访谈对象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根据一次访谈人数的多少可已经访谈分为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4)测量调查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诊断作用、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设、评价作用、预测选拔功能。4.论述(1)试比较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优缺点。从优点来说,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调查范围广,效率高,而且是采用匿名的方式,结果便于做各种统计分析。而访谈调查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预言文字的限制、容易深入进行调查。从缺点来看,问卷调查不能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缺少互动性,调查的深入性不够;而访谈调查的不足在于调查效率低、分析处理难度大、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两者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研究中常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2)如何编制一份较好的问卷。在编制问卷时,必须遵循问卷编制的程序:(1)根据研究目的,把研究课题分解成一系列的研究问题;(2)根据对研究问题的分析,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并确定所要编制的问题形式;(3)以研究课题为中心,对研究问题进一步分解,草拟出问卷问题和答案;(4)把草拟的问卷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解,草拟出问卷指导语;(5)征求有关人士、专家意见,作初步修订;(6)试测;(7)再修订。问卷的核心是问题的设计,具体设计时要符合以下基本要
本文标题:《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8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