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凹凸体锉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意图、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钳工技能训练》中的课题十四,综合技能训练(三)-《凹凸体锉配》。本教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的,更加贴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钳工技能训练》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课程。(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对称度工件的划线、加工和测量方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分析确定对称度工件的合理加工工艺;教学难点是工件加工精度的保证。二、教法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呢?单纯的讲授法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结合“学案”引导法来讲授,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如任务驱动法采用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示范讲解法是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操作要领,实现做中教;理实一体化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进,改变了学生厌学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学法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课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有其重要意义,教师应设法创设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把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应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本节课一开始在通过任务驱动引入新课的同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通过理实结合、做中学,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一)自学法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针对性的自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二)讨论法采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实践法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验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知识和技能,实现做中学。四、教学过程凹凸体锉配:(一)零件图的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二)分组讨论加工工艺方案,进行讨论,相互补充,完成本组的工艺思路,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对小组加工工艺进行讨论,最后汇总出最佳合理答案。(三)加工原则及注意事项1、凸件先加工、凹件配加工的原则;2、按测量从易到难的原则加工;3、按中间公差加工的原则;4、按从外到内,从大面到小面加工的原则;5、按从平面到角度,从角度到圆弧加工的原则;6、对称性零件先加工一侧利于间接测量的原则;7、最小误差原则-为保证获得较高的锉配精度,应选择有关的外表面作划线和测量的基准,因此,基准面应达到最小行位误差要求;8、在运用标准量具不便或不能测量的情况下,优先制作辅助检具和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的原则。(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略)(六)评分考核表从预习效果、质量评价、团体合作、语言表达、实训纪律、积极创新、安全文明生产来进行给分。(七)课题评分与互动交流五、教学反思课堂实践之后,老师根据评分考核表作课后教学效果分析及课堂总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自我评价能力,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而检测到了本课堂的教学效果六、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凹凸体锉配》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0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