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2012年10月12日《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行了开题仪式。会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重新召开课题会议,针对现阶段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结合课题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十二个问题,让老师们探讨:1.课文(文本)写了什么?作用是什么?2.语文教学的本质、核心是什么?3.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会什么?学生应该学会什么?4.课堂上师生角色、地位怎样体现?5.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含什么?怎样提高?6.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又有怎样的深层关系?7.语文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怎样从生活中培养语文素养?8.如何培养语文习惯和学习兴趣?9.语文课堂的具体形式有哪些?10.如何让师生把繁琐的语文教学和繁重语文学习变成享受语文?11.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12.我们语文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却能触发到语文教学的本质,会上,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解答困惑,集思广益,并展开激烈的辩论,会议气氛异常热烈,最后达成共识,收获颇丰。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个整体性工程,“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改”三脉一体,交融互进,“三脉”共同构建成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脉”缺一不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写作、评改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阅读是知识储备的阶段,以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以评改培养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人对课题“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已近十年,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各个环节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尝试,并及时调整方法、改进措施、优化过程、完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现已初步积累总结了一些课题实施中的经验和方法。但课题中的“三脉”还没有完全融合,没有形成一个易操作的、系统的、一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大语文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这些需要课题组在课题实施中扎扎实实的探索、研究、总结,以便推广。为了完成该课题,本人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简要介绍如下。一、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实验方案,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步实施。(一)前期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月)11、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并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做课题工作安排。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由主持人对该课题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解读,明确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的预期目标,并详细作出实施思路介绍。2、摸清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点,学习需求点,学习障碍点,学习拓展的空间点。3、确立不同年级的主要研究计划和任务。⑴初一任务以“第一脉——自主阅读”为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大量阅读,背诵积累,储备素材,整合材料,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第二脉——自主写作”和“第三脉——自主评改”为辅,这两脉以写作方法、评改方法的指导和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培养为主。⑵初二任务以“第一脉——自主阅读”“第二脉——自主写作”并重,激发阅读写作情趣,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互交融,培养读写习惯和能力;以“第三脉——自主评改”为辅,以评促读、以评促写,继续夯实基础,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⑶初三任务以“第三脉——自主评改”为中心,以“第一脉——自主阅读”和“第二脉——自主写作”为两翼,以评促写、以评促读,使“自主评改”、“自主写作”、“自主阅读”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完全融合的整体,使“三脉”交汇,交融互进,并最终形成完整的“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得到全面提高,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前期研究实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1、课题组各成员提前确立各课时学案的制作人,设计并不断完善适应本年级的相关学案及材料,采取集体商讨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课题试验。2、通过学生座谈、学段检测、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对研究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3、定期开展教学实践的交流与展示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和研究材料汇总,以便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三)中期研究实验阶段(逐步完善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探究系列化教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系,调研教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教程加以系统的完善修订,形成《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模式体系。(四)课题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1、熟悉课题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养成习惯,巩固提高,形成能力。2、渗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和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3、详细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整理研究成果。(五)课题总结归纳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1、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得失,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完成结题报告,2、将研究成果以校本教材、论文、研究报告、教学光盘、案例、作品结集等形式展示,并通过学生综合能力的对比等加以论证说明。3、总结课题三大目标体系的实施及其意义,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规划办鉴定验收。二、课题成员任务分工2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兴趣、专长做好合理分工,明确具体任务。(一)课题实验年级任务分工。⑴课题的规划指导、督促管理、统筹协调等工作。责任人:张光圣、李波⑵初一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责任人:张光圣、、李波⑶初二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责任人:刘丙平⑷初三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责任人:李淑娥、冀俊先随着教学年级的递增,各任课教师的研究任务内容随之相应的过渡交接。(二)各年级构建以“单元教学模式”为形式的教学案。(三)构建语文经典阅读读本编排体系,选编阅读材料。精选古今中外优秀诗文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按学生年龄特点和读本特点,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精心编排。责任人:刘丙平、冀俊先、李淑娥(四)构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编写作文教程。责任人:张光圣、李淑娥、刘丙平、冀俊先(五)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理论支撑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六)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价值论证,设计制定课题具体实施方案。课题实验老师学习研讨理解课题的精神实质,进行课题研究价值论证,拟定实施计划及措施。(七)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各自按照布置的任务,查找资料展开研究。(八)筹办召开家长会和课题的发动实施所需宣传材料。三、对研究途径、方法、步骤的简述阅读与写作是同时进行的,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进而实现“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飞跃。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在指出别人问题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既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就像叶圣陶先生教导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总之,学会了“评”,也就懂得了“改”,也就明白了文章应该如何去做。为叙述方便,下面具体分述“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改”三方面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第一脉——自主阅读】(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材的学习效率。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构建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形式的学案,以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连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率学习,加快语文教材的学习进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二)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精选古今中外经典,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厚语文积累,开阔学生视野。为突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应“三七3开”,其中课内占三分,课外占七分。师生同读,促进课题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博览、诵读、精思、背诵,是学生接受丰富的文化滋养,积累语言培养感悟,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的有效方法。课外阅读引进课内后,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注重第一阅读。为激发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开展推进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每种课型都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形式如下:1、自读欣赏型。教师提供篇目,或者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如古诗文、散文、小说、童话、戏剧、寓言等,在课堂上以独立、宁静阅读的形式自由欣赏,边读边想,也可在书旁加批注,形成在宁静的氛围中体验语言之美的课堂形态。(也可在音乐的氛围中阅读)2、自读积累型。自读积累的方式多种多样:说中积累、朗诵积累、背诵积累、摘抄积累、理解积累、练习积累等。为提高效果和便于管理,无论采取那种课堂形式,教师应规定全班同学采取统一的形式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教师统一规定。3、合作交流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丰富积累后,将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优美句子、段落、篇章等,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扩大阅读的面,共同提高。4、精品赏析型。每周教师都要从文化主题、时政主题、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人物、故事、电影、文章、诗歌、心理健康、时尚、潮流、文学作品片段等中确定一项,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辩论,也可搞文学鉴赏。这种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上课不是非要学生记住什么,而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欣赏、共同探讨,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得到审美享受和提高文化内涵。5、展示汇报型。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深入体验后的所得、收获,以不同的形式,如写读后感、讲故事、谈感悟、复述、演讲、诗朗诵、唱歌曲、绘画、手抄报、古诗文、小品、游戏、舞蹈、主题班会等在班上作汇报。6、知识竞赛型。阅读的内容广泛了,我们应该在活动中阶段性的进行知识竞赛,既是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掌握阅读实效,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7、综合测评型。出示各类文章和不同的练习,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体现,检测反馈出的情况为后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依据。【第二脉——自主写作】(一)自主命题,自主写作。打破传统单一的课上写作形式,教师根据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作文教程首先进行专题训练,然后学生根据本次专题训练目标,让学生课下自主命题、自主立意、自主选材、自主构思,为课上限时高效自主写作做充分准备。具体操作步骤:1、教师根据教材单元要求确定单元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2、编写出专题写作内容方法指导,印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43、学生自主审题;4、学生根据生活中个人的真实情感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而不是刻意求新、求异、求高,自主立意;5、课下学生依据要求,多角度寻找写作内容,自主取舍素材,选择最关注最爱写的内容,即自主选材;6、学生自主拟题;7、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写作方法指导,进行创造性地布局谋篇,即自主构思;8、限时高效,自主写作。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也是各不一样的,课上学生依据自己的表达能力遣词造句,放开心灵,抒发心声,自由的表情达意,即自主表达。(二)构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编写作文教程。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作文教程的编写遵从下列目标:1、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真切体验;2、从生活中合理选择写作素材,合理安排材料;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4、叙事清楚,内容充实,语言流畅;5、会写常见应用文;6、写人记事,彰显个性;7、能借景抒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8、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能写简单的说明文;9、会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10、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11、扣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写简单的议论文;12、能在45分钟内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三脉——自主评改】(一)创建“师生同读,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评改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改前指导。具体内容如下:⑴提出评改要求。①端正思想,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积极参与。②批改要有条有理,绝对不要在作文本上乱勾、乱画。③批改语言力求通俗、准确、简
本文标题:“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4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