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GBT2001412内审检查表
良好农业规范(GAP)自查报告GB/T20014.12-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4.1繁殖材料4.2茶园历史与管理4.2.1茶园历史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1.1执行本部分以后的新茶园不应是毁林开垦的。有证据表明在执行本部分以后开辟的新茶园既没有毁坏原生林,也没有破坏次生林的生态系统。全部适用。1级4.1.1.2新茶园的开辟符合当地和国家土地利用、生物多样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书面证据表明新茶园开辟符合当地和国家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级4.1.1.3在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条款规定的情况下,与当地现行做法相比,新茶园开辟应采取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与当地现行做法对比,新茶园开辟采取了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2级4.3肥料的使用4.3.1施肥方法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3.2.1应熟知施肥料的性能,采用最适宜、最有效的施肥方法。熟知肥料性能,施肥方法综合考虑了茶园的坡度、降雨和其他因素,以利于茶树对养分的有效利用,降低肥料淋失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1级4.3.2有机肥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3.2.2动物粪便和其他有机物在使用前应熟化动物粪便和其他有机物在作肥料使用之前经过了腐熟。2级4.3.2.3在施用叶面肥之后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有机物质在叶面上残留。采取了适当的措施避免叶片受到污染。有机质溶液和(或)悬浮液经过了静置、过滤,滤液用于叶面喷施。施用叶面肥后采摘间隔期符合叶面肥说明书的要求。1级4.3.3施肥记录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3.3.1记录全部在茶园或苗圃中土施和叶施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保存所有施肥记录,包括地理位置以及茶园、地块或苗圃名称或代号等详细信息。全部适用。1级4.3.3.2应记录所有肥料的施用日期。详细记录了肥料施用的日期(年、月、日)。全部适用。1级4.3.3.3应记录施肥人员的情况。详细记录所有施肥人员的姓名。全部适用。1级4.3.4肥料贮存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3.4.1化肥应以适当的方式贮存,降低污染水源的风险。化肥贮存应将对水源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液体肥料贮存设有防护(根据国家或地方法规,或其贮存能力为最大贮存量的110%),并考虑了污染河道和洪水污染的风险等。1级4.3.4.2应以适当的方式贮存有机肥,降低污染环境的风险。茶场中贮存的有机肥应存放在指定的区域,距离河道、地表水至少25m。1级4.4灌溉和施肥4.4.1灌溉和(或)施肥的方式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4.1.1应有用水管理计划以优化水的用量并减少浪费。有书面的计划,并列出水管理的方法和步骤2级4.4.1.2保持灌溉的记录保持灌溉日期和单位面积用水量的记录。如果制定了灌溉计划,应记录计算的和实际的用水量2级4.5植物保护4.5.1植物保护的基本要素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5.1.1发布明确的指令,距河流10m内禁止使用肥料和植保产品。发布明确的指令,通知所有涉及使用植保产品的人员,在距河流10m内禁止使用肥料和植保产品。该通知有书面记录。1级4.5.2植保产品的选择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5.2.1不应使用禁用的植保产品。有记录证实,在近12个月内,未使用我国和产品消费地禁用的植保产品。全部适用。1级4.5.2.2探求使用化学农药替代品有证据表明探求使用了化学农药的替代品。在证明是有效的情况下,推荐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天敌)2级4.5.3植保产品使用记录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5.3.1应记录植保产品使用后人员再次进入喷药区的时间。记录所有植保产品使用后人员再次进入喷药区的时间。1级4.5.4植保产品运输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5.4.1植保产品应按照规定进行运输,尽可能减低对人和环境造成的污染。运输植保产品时,要遵守当地关于化学品运输的规定,防止泄露或其他的意外发生。2级4.6茶树修剪4.7采收4.7.1采收卫生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7.1.1应建立采收过程卫生程序,包括采收容器、采收工具、设备和处理区域。有采收过程卫生程序,对所有的采收工具、设备(如:采茶机、修剪机)和容器、运输袋、称量区域、暂存区保持清洁卫生。盛装鲜叶的容器重新使用之前适当清洗。清洗容器的工人经过培训。1级4.7.1.2卫生程序应包括运输工具。保持鲜叶运输工具清洁卫生,防止泥土、灰尘、肥料、污水等的污染。1级4.7.1.3卫生程序应考虑采茶工个人物品引起的污染。对员工进行培训,采茶容器中不能放入个人物品如药物、食物、防护剂、衣物等。提供培训记录,在现场检查其符合性。1级4.7.1.4采茶工应能在采茶区域就近找到洗手设施。采摘前要洗手,采茶区域附近有固定或移动的洗手设施,且卫生状态良好。全部适用。1级4.7.1.5采茶工应能在采茶区域就近找到卫生间采茶区域附近有固定或移动的卫生间,且卫生间状态良好。全部适用。2级4.7.2采收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7.2.1采茶工应接受保证鲜叶质量和茶树健康的培训采茶工接受了培训。培训有计划、有记录2级4.7.2.2制定基于鲜叶质量和茶树健康管理的人工采收、机器采收和修剪的管理计划。提供最新的修剪及其采收和修剪周期的记录,科学制定采摘周期、采摘标准,以满足鲜叶质量和茶树健康的要求2级4.7.2.3根据管理计划适时采摘。管理计划应当保证鲜叶适时采摘,以期得到最好质量的鲜叶并能够按工艺要求及时加工。采摘时间还应考虑到植保产品使用后的采摘间隔期。1级4.7.2.4根据管理计划采用正确的采摘方法在管理计划中明确采摘的方法(如:手采、剪采、机采),采摘方法还应保证茶树健康不受影响(考虑新梢损伤和保持叶层厚度)2级4.7.2.5采茶工接受培训,在需要时会使用工具、机器采茶采茶工接受正确并安全使用工具、机器采茶的培训。提供包括接受人员的名字和签名的培训。2级4.7.2.6在管理计划中包括维修和正确使用工具、机器的内容提供采茶工具、机器维修记录,在管理计划中规定维修的周期,并包括正确使用工具、机器的指南。2级4.7.3鲜叶贮存和运输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7.3.1确保鲜叶在暂存(田间和暂存区)和运输过程中不遭到直接日晒、雨淋,避免污染,有足够的空间、空气流通。采摘鲜叶应具有暂存场所,以避免雨淋、失水和红变,在暂存和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且空气流通,以避免损伤鲜叶。2级4.7.3.2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有充分的措施以避免鲜叶遭受挤压和破碎规定容器(如:茶袋、筐等)盛装的最大鲜叶重量,避免鲜叶受到挤压,采茶工遵守规定。2级4.7.3.3采摘鲜叶当天及时加工采摘鲜叶尽快送去加工,不超过8h,鲜叶暂存不得在田间过夜。2级4.7.4鲜叶量器具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7.4.1鲜叶量器具至少每年校准1次。对鲜叶重量或体积量器具实施校准,有专业技术人员12个月内校准确认的书面记录。1级4.8加工4.9工人健康、安全和福利4.9.1风险、急救、防护服、防护设备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9.1.1应在固定工作场所放置急救箱在固定工作场所放置了急救箱且可以使用2级4.9.2工人福利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9.2.1采取措施改善GB/T20014.2中规定的健康安全工作条件。制定文件化的实施计划,采取了措施。GB/T20014.2中规定的健康安全工作条件。全部适用。1级4.9.2.2有中毒症状和急救的信息提供中毒症状和急救的资料。全部适用。2级4.10废弃物和污染物的管理、循环利用和再利用4.10.1茶叶副产品的再利用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0.1.1茶灰、废茶等茶叶副产品以肥料、覆盖物或能源等形式再利用茶叶副产品应以肥料、覆盖物或能源等形式再利用。由于废茶可以当作肥料使用,因此不能焚毁。全部适用。2级4.10.2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方案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0.2.1制定茶场内生活垃圾处理方案有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并得以实施。2级4.11环境保护4.11.1耕作对环境的影响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1.1.1禁止采伐原生和次生森林。禁止采伐原生森林和次生森林,获得法定许可的除外。全部适用。1级4.11.1.3应保留小片林地茶场内保留了原有的小片林地2级4.11.1.5采用本地树种作为茶园遮荫树首选本地树种作为茶园遮荫树2级4.11.1.6在溪流渠道旁种植本地植被在溪流渠道旁种植本地植被,控制土壤侵蚀、过滤化学品进入溪流,保护野生种植物生活环境2级4.11.1.7采取适当措施限制捕猎或采集动物植物,保护频危物种生活环境有有效的保护措施,限制捕猎或采集野生动植物2级4.11.2能源利用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1.2.1应制定监控能源利用计划在现场具有能源计量系统。全部适用。2级4.11.2.2茶场在高耗能环节应采取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有证据表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了能源2级4.11.2.4采用木柴作茶叶加工的燃料,木柴应来自人工林和茶园的修剪枝叶,不应来自原生林、自然林、保护区。采用木柴作为茶叶加工的燃料,木柴来自人工林和茶园的修剪枝叶,没有来自原生林、自然林、保护区。2级4.12抱怨序号控制点符合性要求等级组织自查符合性4.12.1.1制定保存茶叶样品的制度,以便在产生抱怨时分析。有保存茶叶样品的制度(包括对样品的标识),以便在产生抱怨时进行分析。样品至少保存1年。全部适用。1级
本文标题:GBT2001412内审检查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3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