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区域发展战略构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个通盘的构想。2例如:1980年代,邓小平考虑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其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其二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如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小康社会”等战略都是在这个总构想下实施的3一、战略目标——战略构想的核心(一)关于“目标”的争论1、规划应制定最终目标——围绕终极目标的实现;2、规划应面向实际问题——围绕终极追求指向下实际问题的解决。4共产主义——终极目标小康社会——现实目标理想的战略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5(二)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方案的高度概括,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区域“理想模式”的总体状态(面貌)。6总体目标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目标人口总量及构成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建设目标空间结构指标空间规模指标建设环境指标7例:“十五”至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第一层次——宏观战略目标(“协调发展”)缓解地带性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缩小地区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各类“问题区域”发展;8第二层次——区域性战略目标沿海地带类型区: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加快国际化发展;生态环境的高级化。中部地带和近西部地带类型区: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资源开发和工业聚集区的环境污染治理。9远西部地带类型区: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产业化,富民和稳定边疆;江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北方)老工业基地类型区: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改组和创新,发展新的接续产业。10(三)战略目标的设计方法A、定性分析方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经验判定法、集思广益法、正反对比法、借鉴比较法以及领导决断等。一般是组织有经验的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和熟练预测目标选定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和讨论,利用既有资料和初步预测结果,确定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目标。11例1:1980——1990年代京津唐地区把“钢铁、机械、化工”作为工业发展方向之一分析:1、从资源看。京津唐地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盐、石油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达80亿吨,背靠山西、内蒙古煤炭基地;铁矿储量在50亿吨以上,是全国三大铁矿之一,(鞍本铁矿资源量大,但多贫矿,攀枝花铁矿资源条件好,但多共生矿、交通运输困难);京津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智力资源密集;区域由秦皇岛和天津塘沽两个港口,铁路交通便利;122、从市场看。我国钢铁需求量大,需求品种多,从区内外市场看,钢铁产量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3、从开发的可能看。该区钢铁工业原有基础好,交通便利,有良港,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便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水。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用水也可以得到保证。注意:目前对这一发展方向,需要考虑的是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13例2:宁波滨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分析1)宁波滨海地区(包括宁波和舟山群岛),建港条件好(如北仑港域水深20—90米左右,基岩稳定,风浪小,不淤不冻,有建设深水港的条件;142)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地理位置良好(北距上海仅110海里);3)杭州市成为旅游城市后,浙江省的工业将向宁波地区转移或靠拢;结论:以大型水港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5例3: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发展战略分析:地处大兴安岭西侧,森林茂密,草原广阔,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储量量334亿吨,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330万,土地资源也相当丰富。结论:规划目标为——能源、林、牧生产基地。16总结: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是从资源——条件——方向——目标的分析方法。即从区域具体的资源和生产条件出发,研究生产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其缺陷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考察,以及地区对市场机遇的分析。17市场经济条件下,定性分析方法应该是:市场需求——区域机遇——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区域的生产发展方向和目标。即从市场(区域内外市场)的需求出发,看区域发展的机遇和真正的需求,再研究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如何扬长补短,弥补资源和条件中的不足或薄弱环节,最后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18B、定量分析方法在规划目标设计中,定量方法是定性目标量化的基本手段。1、目标法首先选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并确定其基本值,即核心指标的发展目标,再运用数学方法从核心指标的发展目标推算出各个相关指标的发展目标,最后对各个具体指标的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19评价:目标法通常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要求,提出核心指标的基本值,方法比较简单,能抓住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反映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其缺点是设计中主观要求较多,对实现目标要求的客观条件常常考虑较少。202、资源法着重从区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出发,首先摸清各种资源的状况,各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看各部门的潜在生产力和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从而推算出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再经过综合平衡后,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21评价:资源法比较好的考虑了区域自身的力量,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体现了目标设计的物质基础。局限在于未能从开放的系统,从区际物质基础的流动来考虑区域的发展,对客观的物质基础十分重视,而对主观的发展要求有所忽视。223、部门法首先是确定区内的主导产业和核心的产业部门,然后确定主导产业和核心部门的发展目标,再从各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要求来推算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目标,通过综合平衡,进而提出整个区域的发展目标。23评价:部门法能较好的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关系,也能抓住促进区域发展或抑制区域增长的主要环节与主要矛盾。然而对于主导产业、主导部门不太明显、门类又比较广泛的地区来说,该方法可能会不太全面、系统、不太周密;而且主导产业和核心部门的发展目标,主观成分也比较重。244、模型法1)指数函数法假设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为常数p,可以把指数函数表达为Y=a(1+p)n利用这种公式测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简单,关键是要确定恰当的经济增长速度。252)推导法此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预测中的应用,常常是根据大区域范围的经济增长预测来推导下以及区域的增长趋势。如某一区域占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8%—10%,规划期末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预计为5000亿元,则该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体是400—500亿元。26推导法是一种很粗略的预测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判断,其局限性较大。预测时要注意区域地位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做出必要的修正。273)投资效益法生产的投入与产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增加单位投资可以获得一定倍数的产值。预测投资规模,就能够大致预测新增加的产值总额。28如汽车工业的投资收益率为2.6—2.7,即增加1单位投入,可增加2.6—2.7单位的产出。如某区域增加1亿元汽车工业的投入,则新增加的汽车工业产值可达2.6—2.7亿元。294)增长速度法经济增长速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通常以经济增长速度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和经济效率之间成正比例关系:V=g×tV:增长速度;g:投资率;t:经济效率;30区域中的投资包括国家对区域的投资、区域自身的投资、私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投资率和积累率有密切的关系。积累率是积累额与国民收入的比值;投资率是基本建设投资额与国民收入的比值。31经济效率指单位投资带来的收入。假设投资1万元,带来的收入是1万元,经济效率为1;若投资3万元带来1万元收入,则经济效率为1/3。321、含义指对区域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意义的问题。2、作用为了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没有重点,便没有政策。二、战略重点333、内容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涉及到全局的关键部门和地区,而不是某一个项目或企业;是在区域发展中较长时间发挥作用的行业或地域,而不是指在短期内发挥作用的行业或某一局部地方。34战略重点通常表现为:1)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符合客观竞争规律)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包括农业、能源、教育、交通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产生人才的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区际流通的基础;353)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整体发展中,各部门、各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部门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战略的实施,则该部门或改环节便会成为战略重点。即整体链条发展的强度,不取决于最强的一环,而是取决于最弱的一节。加强了弱的一节,整个链条的强度就可提高。364)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市场的需求是变动性的。在市场需求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能把握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新的需要,就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新调整的产业及其生产地点,常被列为发展的重点。375、战略重点的阶段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随着区域内外条件的变化,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重点发展的部门和区域将发生转换。战略重点的转移往往就成为战略阶段划分的依据。38例: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9——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策略,总原则;又是对具体战略措施的概括。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必须简单、扼要,使容易掌握要领,因此既不能过于琐碎,全是细枝末节,又不能过于简单、空洞,要防止公式化和一般化的战略方针。三、战略方针40例:“十五”至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总方针总目标——协调发展;总方针——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现代化建设;41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四、战略措施——政策体系42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布局的改变、区域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安排等。政策研究在战略措施决策中占有重大地位,在制定政策时应包括优惠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力政策、金融政策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本文标题:5区域发展战略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4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