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历史初一下册16、17、18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备课
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的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编练“戚家军”的史实渗透公正法治的理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所涉及的空间和时间概念较多。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学习课前框题里的知识,提问三宝指的是谁?一、郑和下西洋1、明成祖时期派遣郑和下西洋。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了解郑和的身世。2、郑和一生的七下西洋。了解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七下西洋的?(1405—1433年)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明代的西洋指的是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3、最远到达的地方?(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比欧洲航海家德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5、为什么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最重要得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时关键所在。)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之患让学生看书了解什么是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2、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民族英雄)简介戚继光的生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戚继光抗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以后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还是为了沿海老百姓的安乐?你有什么根据?(书中《戚继光》画像的下面。那儿有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所以我认为……)正因为戚继光有远大的志向、爱民的情怀,故而他能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可以说是他抗倭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只有远大的志向,而没有实干的精神,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说明他是有实干精神的,这种精神表现何在?戚继光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地去干。他组织一支抗倭队伍,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官兵一致,人称“戚家军”。没有这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队伍,戚继光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抗倭成功的。戚家军为什么作战勇敢呢?这是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纪律严明。他规定:擂鼓须进,就是前面有水有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须退,就是前面有金有银,也要坚决退回。纪律如此严明,戚家军不打胜仗那才是怪事呢!这,可以说是他抗倭成功的原因之三。还有没有其它原因?那就是戚继光指挥有方。如果戚继光指挥无方,即便戚家军纪律再严明,恐怕也难打胜仗。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尽管都名垂千古,但不被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却被称为民族英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金朝的建立者是今天的满族,元朝的建立者是今天的蒙古族,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部的纷争,勺子碰锅沿,常事,难免。既然如此,岳飞、文天祥怎么能说是民族英雄呢?经过论争,大家意见渐趋一致,达成共识;只有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能称其为民族英雄。这样,岳飞、文天祥就只好把已戴了多年的“民族英雄”的桂冠摘下来了。以后大家还会学到郑成功这个历史人物,他是不是民族英雄,到时还要请同学们分析讨论。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儿的“攫取”“居住权”是何意思?为什么不说葡萄牙人夺取了澳门的居住权?为什么不说葡萄牙人把澳门据为己有?这究竟是为什么?,明朝的官员叫汪柏,职务是海道副使。汪柏接受了葡萄牙人500两白银的贿赂,就让他们堂而皇之地在澳门住下来了。这就是澳门被葡萄牙人长期居留的开始。但你住的时间再长,澳门也是中国的地盘,中国只是允许他们暂时住住罢了,所以他们拥有的只是“居住权”;他们用的是不地道的手段,所以叫“攫取”。尽管后来葡萄牙人始终没放弃将强占澳门“合法化”的阴谋,但始终也没有得逞。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我们说是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而不说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了澳门,缘由就在这儿。从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到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446个寒暑,澳门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确实太久了。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99年12月20日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之际,举国欢腾,万人空巷了。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了解和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通过对清前期的强盛与辽阔疆域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字狱,强化居住专制的措施影响的分析中渗透自由,和谐,法治,民主等观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概括总结:由于明初统治者通过休养生息从而使明朝前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加强,经济迅速发展,对外交往活跃,边疆各族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是,在明初发展的同时,封建制度在中国社会已渐趋衰落,所以在明朝后期出现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次数之多,是世界上少见的。课本上已讲过的就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隋末翟让、李密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到了明末,又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讲授新课一、闯王进京埋葬明王朝1.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田赋剥削的苛重。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农民活不下去,官府却仍旧催逼租税。明朝后期,除了政治十分腐败之外,在经济上同样也出现了危机。首先是土地高度集中,其次,是明统治者还无休止地对人民横征暴敛。再加上天灾频繁,使广大劳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贫瘠的陕西北部,灾情更为严重,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农民只得吃石粉充饥。摆在广大农民面前只有两条路:不从斗争中求生存,就坐以待毙。明末农民战争终于爆发了。2.明末农民战争的经过当时农民起义总称“三十六营”。其中最著名的首领是高迎祥,称为闯王。高迎祥牺牲后,众推谋略过人、英勇善战的李自成为闯王,此后,起义军主要分为两支,一支由李自成率领,另一支由张献忠率领。(简介李自成)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那时河南连年受风灾、旱灾,斗米万钱,饥民遍野。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当时土地高度集中,赋税过于繁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具体情况,李自成农民军鲜明地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这个斗争口号,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沉重赋税的迫切愿望,因而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这一口号的提出,把农民起义斗争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的民谣(“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和“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也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李自成农民军的欢迎,起义军攻占河南的中心洛阳以后,处死了贪暴残忍的福王朱常洵,将地主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起义军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1644年)二、满洲的建立和清朝的兴起1.满洲的兴起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称为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改女真名为满洲。2.清朝的兴起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随后对明朝加强攻势。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南下,想夺取全国政权。驻守山海关拥有重兵的明将吴三桂请求清朝出兵援助。这样,在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满汉贵族地主勾结起来,向农民军反扑。这是以往的历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的、复杂的严重情况。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为抵御清军入关,李自成率军亲征,在山海关与明朝降将吴三桂大战。清军突然杀出,农民军战败。起义军节节失利,决定撤离北京。最后李自成兵败被杀。三、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对于皇权大大不利。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简介什么是军机处,有什么作用。)这样,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撤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大兴文字狱(简介何谓文字狱,以及当时一些著名的文字狱)。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很著名。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通过康熙抗击沙俄侵略活动,引导树立爱国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我国领土台湾,在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渗透爱国);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康熙帝进行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思考“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哪些努力?”以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学习,分析讲述国家的富强,文明是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条件。二、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四、教学过程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后来的一些朝代(如隋朝)也派人到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正式对澎湖和台湾进行管辖。(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明确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1624年之后,荷兰殖民者却逐渐占领了台湾。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有台湾后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了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板书课题)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简介一下当时背景:在新航路发现后,欧洲一些国家(正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掠夺财富和奴隶,奉行血腥的海外掠夺政策。
本文标题:历史初一下册16、17、18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