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3《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528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P006-007)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人生没有目的,那么人生的价值何在?但是不少人似乎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或者说迷失了人生目的,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得过且过,人生消极暗淡;有的人追求吃喝玩乐,追求霎时的快感;还有人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名誉、地位、权力等等。许多年轻人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上班、做事、拿工资、过日子,然后娱乐人生,这似乎成了时代潮流。这潮流或许有它合理的一面,但这样的生活,虽可以给人一时的快乐和满足,然而长此以往,难免使人空虚甚至厌倦。人们总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的,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有精神方面的。物质匮乏时,改善物质生活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但是物质的充足并不能填补灵魂的空虚。•稻盛先生说,这就是我们人的本质,这种本质不会随时代改变而改变。人心思善,人总想进步,总想给后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积极投入工作,尽力发挥长处,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受到别人的尊敬,我就会感到幸福。”这是一般人内心深处都有的愿望。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金钱、名誉、地位,可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却难让人尊敬;知识、才能、成就,可让人欣赏,甚至佩服,但未必能让人敬服。聪明才智加上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才能让人敬重,并影响别人。•稻盛先生说,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磨砺心志,净化灵魂”。换句话说,就是提高方程式中第一要素“思维方式”的水准。而这一点每个人都可能做到,所谓“人难为李(白)杜(甫),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这个意思。•稻盛先生说:“也许有人不赞成这种意见,但是我由衷地相信,这种真挚的人生态度,胜过一味追求个人名利或者个人安逸的生活方式。人生阅历丰富的人,能够理解我的人生观,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同年轻人沟通,他们认为青年人听不进这类陈旧的说教。然而我相信,通过真诚的对话,这样的肺腑之言,在绝大多数年轻人那里,也能引起共鸣。”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P061-065)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一般来说,人认识到自己活在世上,开始产生生存意识,那应该是在懂事之后。从出生到懂事之间,人不会思考自己为什么要降临人世。而且,即使懂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父母的保护之下,人仅为生存就须竭尽全力。要到十二三岁,人才会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虽说因人而异,但人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往往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和老师的影响。按照父母老师“明确人生的目的,树立大志,朝着目标挑战”的这种教导,设计构思自己的人生目标。许多家长、老师把孩子要出人头地视作正确的人生目的,“努力学习、考进好学校、成为有出息的人”,而孩子们也会真心为此目的而用功读书。•学习好的孩子顺着这条路不断奋进,在为了出人头地而努力的过程中,更明确肯定了出人头地就是人生的目的。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在这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挫折。升学困难就只好去工作,在工作中体会到社会上的各种人情世故。于是有人就会想:“难得这仅有一次的人生,与其过得悲悲切切,不如过得快快活活。”•在人生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想出人头地的人,还是想轻松潇洒过日子的人,他们的人生目的都会发生变化。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正在一步一步逼近自己。于是,“为了长寿,得注意健康啊!”这时就把健康当作了人生目的。•相同辈分的老年人相聚必谈健康,话题不外乎:“这种食品对健康有益”、“药是这个好”、“我生了这个病,你也要小心啊”、“哪位医生好”等,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维持健康上。即使是立志要出人头地的人,也把这目的搁在一边,工作也多少放松一点,而把健康放到了首位。•所谓长寿,意味着要“延长肉体生命的时间”。为了维持自己逐渐衰老的躯体,让自己活得尽可能长一点,人往往就会忽略他人,变得自私和固执,“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的想法就会逐渐抬头。•按理说,随着年龄增长,积累了经验,人品该日臻圆满,人格该日趋高尚,但恰恰相反,因为对健康,也就是对肉体的执着而滋长了利己之心,带来了“老丑”和“欲望痴呆症”,现在的日本,这种倾向似乎愈演愈烈。•人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千姿百态,天资聪明的孩子可以梦想通过努力而出人头地;稍稍愚笨的孩子可以做出现实的选择:“这样也就行了”,从而轻松潇洒地度过仅有一次的人生。这些都无可厚非。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然而,即使出人头地了,也就限于这一世。名声、财产、地位都是死不带去。肉体留在了现地,能带往彼岸的,前面已经叙述过,只有灵魂,也就是意识体而已。另外,不管在现世过得多么潇洒多彩,死后留下的灵魂只有“潇洒多彩”一种感觉,人生将没有意义。•我们死后留下的灵魂、意识体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活在世上,获得了名声,获得了财产,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这些能够成为灵魂的价值吗?另外,度过了一个潇洒多彩、波澜万丈的人生,就会提高灵魂的价值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世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就是说,活着的时候做过多少好事善事,这才是万人共通的灵魂的价值。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提升人性,即磨炼灵魂,这是最重要的。磨炼灵魂,塑造高尚的人格,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忽略这个目标,人活着就没有意义。•虽说每个人走过各自的道路,到达人生的终点,但不管哪种道路,都是“造物主为了磨炼人性而赐予的道路”。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我认为,我思考的这个人生最终的目的,如果能够在小学时期就灌输给孩子,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度过一个更为美好的人生。•“出人头地、追求成功可以,想过一个潇洒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我觉得,最好在十二三岁,孩子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教给他们这个观念。或许,那时他们还难于理解,但是,只要在他们脑海中留有印象,到了青年或壮年时期他们就会时而想起,只要如此,此前的教育就会起作用,不会徒劳无功。•可惜在现在的学校里,没有任何人在传授这样的道理。•这样的道理本来应该由哲学家来阐明,但是他们的理论往往抽象难懂,他们没能用青少年可以理解的语言讲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另外,现在的宗教家们也没有起到教导人生目的的作用。•人们抱怨这是一个良心丧失的时代,抱怨物质文明发展了,但精神文明却没有随之发展。我想原因就在这里。稻盛和夫:关于人生的目的•那么,为了磨砺人格,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请容我反复强调:•第一,为他人尽力。要努力去思考如何为社会尽力——就是“布施”;•第二,戒勉自己、抑制利己之心——就是“持戒”;•第三,忍受诸行无常、波澜万丈的人生——就是“忍辱”;•第四,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是“精进”。•我认为,关键就是要通过这四项去提升人们的人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就倡导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引导人们踏入悟境。我相信,不管是否信仰佛教,这四条作为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实践。•我总是随身携带简便的佛教书籍,无论在飞机上或别的地方,只要有空就随时阅读。但是尽管反复学习,还是会很快忘记,不能很好地付诸实践。尽管如此,还是要坚持反复学习、反复思考、努力实践,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P005-006)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在哪里?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点问题,我认为必从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可以说是我们人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当然,生活需要丰衣足食,自由活动需要相应的资金,盼望出人头地也是进步的动力,这些都不应一概否定。•然而,上述一切只能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今世。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如果说今生之物中有一样永不灭绝的东西,那不就是“灵魂”吗?在迎接死神的时候,人不得不舍弃今生建立起来的全部的地位、名誉、财产,只能带上“灵魂”开始新的旅程。•因此,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人生在世,直到终要咽气的那一天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在被幸运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饶地努力活着。把这个过程本身当作“去污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灵魂,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只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格。把苦难看着考验、看着机会,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能够把考验看作“机会”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所谓“现世”,是上苍赐予我们提升心性的一段时间,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炼灵魂的一个场所。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人生的意义和活法——稻盛和夫先生的自序感悟分享王成莹山东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修炼•读《活法》,看稻盛先生自己所写的序言中,在“混乱的时代中追问人生的意义”章节中,稻盛先生讲,“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呢?稻盛先生的回答直截了当,清楚明白,“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终点。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一天天走向死亡。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过程,如同我们要度过的每一天一样。最近一部名为《云图》的美国大片中,对死亡有句很好的描述:“死亡并不可怕,只不过是打开了另一扇门”。《相约星期二》是另外一本涉及到“人应如何面对死亡”这一哲学命题的好书,描写了莫里教授面对死亡时的心路历程,莫里教授有句话讲的好啊“人,知道怎么死,就知道怎么活。”•知道死亡并不是完全的消灭,才能够正确的去面对和明白这一世人生的意义。•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修炼,在这个修炼中,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其实都是来锻炼我们,来磨练我们的。工作是修行,生活也是修行。痛苦是磨练灵魂的砂纸•人之所以痛苦在于不知道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不知如何面对,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会受苦,也不知道如何去“享受”痛苦。•这个世界上每一位做出了点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各种痛苦历练的人。所不同的是,那些经历了更大痛苦磨练的人,成就了更大的事业,获得了更大的成就。这一点也不神秘,因为痛苦本来就是成功的必然路径。•“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练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练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让我们痛苦和磨难的事情就是打磨我们灵魂的砂纸,给我们磨难的人就是使用这些砂纸的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些磨练背后真正的意义,我们就知道要感谢这些生命中的磨难。使你痛苦者使你伟大•一位记者采访李连杰,说你是如何成就的?李连杰说,我是一个被朋友称为死了100次的生还者。他说,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在电影上的英雄形象,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我一生中吃过无数的苦。小时候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只好去上武术队补贴家用;18岁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第二年就摔断了腿,差点成为废人;《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经纪人却被枪杀;2004年在印尼遇到海啸,差点遇难,洪水在眼前肆虐时,心中的惊恐和不舍难以忘怀;去好莱坞发展,被导演把剧本摔到了脸上。•很多时候,李连杰都感觉到无法再忍受下去了,他想去出家,但是一位高僧不同意,他告诉李连杰“一切困难都是为了帮助你变得更强大的”,然后他问,“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头,但回头想一想,是现在的你强大,还是过去的你强大?”•“我一愣,”李连杰说“想着自己这半生的经历,
本文标题:3《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5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0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