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2林丽淑流通大藏经六年实际工作报告与经验分享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1-法寶之光——傳統大藏經的整理、保護、研究,與發展——流通大藏經六年實際工作報告與經驗分享林麗淑芝加哥華藏淨宗圖書館館長一、前言大藏經,誠如論壇大會所言,是佛教的聖典,是古代亞洲文化交流的結晶,也是今天研究東方文化不可或缺的資料。大藏經的整理、保護、重印、流通,與發展,是古今中外所有佛門弟子共同的責任與願望,也是古往今來,許許多多佛門大德畢生心血之所寄。我萬分有幸,自2002年秋天以來,有緣參與對全世界各地聯絡贈送乾隆大藏經及其它多種大藏經之法寶流通工作。六年多來,從贈藏之實際工作中,累積了一些經驗與心得,今日藉論壇盛會作一簡單報告,提請各方大德指正、參考,亦是殊勝因緣。二、我國歷代對大藏經的整理、重印、與保護據傳我國大藏經的整理、彙集,始於南北朝時代。梁武帝天鑒年間,曾收集歷代翻譯的經典多部,據傳是佛經有藏的開始。依隋書經籍志等史書記載,梁朝釋僧佑撰出三藏記集,是現存最早的佛典目錄;不過,自漢至隋唐,佛經都靠手寫本流傳(目前尚有若干古代寫本佛經倖存);這些早期傳說的藏經全是手寫本,目前均已失傳。除了石刻經典及手寫經本之外,佛經開始有木刻本始于晚唐(大約西元九世紀時)。現存最早的木刻佛經,是在敦煌發現的唐鹹通九年(西元868年)王玠出資雕刻的金剛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有刻印日期可考的雕版印刷書。依目前可考之記錄,我國大藏經之刻印始於北宋開寶年間於四川所刻的開寶藏(或稱蜀藏),所以修藏史一般從宋朝開始起敘;宋代之前,佛經刻本多屬單行本。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2-歷代整理、彙集大藏經,國內可考的,宋及遼金八次、元二次、明四次、清一次;國外可考的,高麗三次,日本七次,其大要者略述如下:唐代時,智升作開元釋教錄,這是一部精詳的佛教典籍之目錄學著作。到了宋代,宋太祖敕令于益卅(現在的四川省)雕刻開寶藏,這是我國第一部木版刻印的大藏經。開寶藏以開元釋教錄之目錄為依據,而後來歷代的大藏經,則又都以宋代之開寶藏為基礎。開寶藏于宋初傳入高麗,為高麗藏之所本。從宋朝、元朝到明朝,大藏經代有編集;到明朝萬曆年間,大藏經已有四種版本,其中包括明太祖洪武年間的南藏(在南京刻),及永樂年間的北藏(在北京刻)等。到了清朝,世宗皇帝于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命王公大臣及漢、藏僧侶等一百三十多人,于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以明初的北藏為基礎,校勘修訂,開始編集重刻大藏經,是為清藏。這部大藏經於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竣工,也稱乾隆大藏經,俗稱龍藏。這是中國官刻大藏經的最後一部,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部大藏經版,也是目前最為完整的一部漢文大藏經。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經典作有組織、有系統地整理、彙集。佛入滅後,佛教經典是如來正法之所系、眾生慧命之所寄,影響深遠、關係重大。而歷代朝野對大藏經的編集,不但整理、校對、保存了歷代漢譯之佛經,同時,各朝代之藏經編集者亦不斷收集並增補當時新發現之各種佛教文獻及相關資料。這樣的努力,正是對法寶的保護,使法典得以不斷流傳,也使當時及後世之大眾于學佛時有所依憑。以目前我國現存的唯一一部大藏經版,龍藏經版為例,即可知古人刻印大藏經時,對保護經藏所用之苦心。目前龍藏經版有一部份保存于北京雲居寺,我於2003年至雲居寺參訪時,曾有幸親見龍藏之部份經版,包括龍藏中惟一的一塊整版雕畫--全佛圖。龍藏木經版全由上等梨木製作雕版,而且,每塊經版都是用一整塊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3-梨木雕刻而成。梨木材質堅硬不易變形,且木紋平直,紋理密集整齊,是用來製作雕版的上好材料。雖然我國早在宋代就發明了活字印刷法,但清朝刻印龍藏,反而使用老式的整版雕版印刷法。這是因為雕版印刷雖然比活字印刷效率低,但其版本較容易完整保存。也正因如此,龍藏經版多數至今尚能完好保存,也才能使我國保存下來最完整的漢文大藏經。當然,討論對經藏法寶的保護,不能不推崇房山石經。漢朝司馬遷雲:『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房山石經將保護經藏、藏之名山,傳諸萬世的苦心發揮到了極致。佛法東來之後,在我國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時曾遭遇兩次法難,經書被焚燒破壞。同時,南北朝時,戰亂不止,手寫經本也難以保全。為了將經藏妥善保護,不被世間災難及戰亂毀壞,以令正法長存,北齊慧思大師即有意將重要佛典刻于石上,藏於山洞中,以作將來重行拓印流通之底本。房山石經即是由靜琬大師秉承其師慧思大師之遺願,于隋朝大業十二年(西元605年)開始創刻。刻經事業自隋至明(西元1644年),經歷六個朝代,上下綿延1039年。師徒相承,代代接替,共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規模之宏大,用心之良苦,令人歎為觀止。2003年我至雲居寺參訪時,先在地宮見到了在恒溫、恒濕下妥善保存之石經板,再有殊勝因緣,得以到對面石經山上原刻經洞參訪。面對萬千手刻石經板,對古代大德漚心瀝血、弘護正法之弘願,實深覺震撼,感戴無已。三、參與贈藏因緣及工作成果報告我能參與對全世界各地聯絡贈送乾隆大藏經及其它多種大藏經之法寶流通工作,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在2002年中時,我即聽說淨空老法師及其所代表之十方善信大德提倡恭印乾隆大藏經,計畫贈送給世界各國之國家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以保存、典藏,並供大眾參閱。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4-作為佛弟子,我對此舉深為讚歎。一方面,將乾隆大藏經分佈世界各地,廣為保存,能助經藏長存,維護正法久住;另一方面,經藏所在之處即如同有佛,一如景印《乾隆大藏經》緣起所言,我也盼望藉由流通乾隆大藏經之功德,回向法界眾生消災解劫,祈求世界和平。不過,在當時,我沒想過會與此一事業有所關聯。到了2002年秋天,美國東部的同修告知,贈送龍藏給世界各國國家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之計畫進行不太順利,似乎贈送無門,希望我能幫忙試試看。當時我不覺得我有能力幫多少忙,不過,流通經藏、維護正法久住,是每個佛弟子的天職,我願意盡力一試。在當時我剛聯絡贈送了一部禪藏給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有一點點聯絡基礎,因此,找了幾位義工同修,組織了一個「贈藏小組」,從芝加哥附近之伊利諾大學及芝加哥大學兩所名校開始,嘗試寫信聯絡。結果,「贈藏小組」出師大捷。兩所著名大學都很快回信表示願意接受龍藏贈送,我們很快建立了一點信心。接著,我選定美國東部的長春藤盟校為下一目標,先以校友身份成功地將龍藏送入賓卅大學,再逐一聯絡,將龍藏送入了哈佛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至此,我的信心增多,開始試著聯絡世界各國國家圖書館,選定先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試起。當時伊利諾大學東亞圖書館的陳館長提供給我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王博士的聯絡資料,我鍥而不捨,給王博士寫了幾次英文長信,說明贈藏目的與用心;在一再努力下,經過安檢等程式,終於將龍藏送入了美國國會圖書館,為贈藏工作邁出了一大步!接下來,持續密集之贈藏聯絡雖令我常須日以繼夜工作,寫信、回信、安排寄送、解決通關、編目、儲存種種問題等等,但進展尚稱順利。幾年間,接受我們此項聯絡捐贈服務之機構幾乎涵蓋了世界各國及全美國、加拿大所有的著名大學及圖書館。受贈龍藏之國家圖書館除上述美國國會圖書館之外,尚包括丹麥皇家圖書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印度國家圖書館、新加坡、愛沙尼亞、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5-及捷克共和國等國之國家圖書館,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另有些國家圖書館,例如敘利亞國家圖書館、波蘭國家圖書館等,無法使用漢文龍藏,但要求並且接受了大量的英文佛書。著名大學方面,則分佈範圍更廣,美國、加拿大之外,亦包括中南美洲聖保羅大學,及澳洲國家大學;歐洲方面,包括了倫敦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及德國、荷蘭、法國、西班牙等約十個國家之多所著名大學。亞洲方面,包括了臺灣大學、尼泊爾及印度亞洲方面,包括了臺灣大學、尼泊爾及印度、新加坡等國之多處學術研究機構;中國大陸方面,則包括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及四川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之圖書館及研究所。我們開始之聯絡贈送以龍藏為主,但配合受贈機構之需求,贈送之佛典範圍逐漸擴大,漸漸也包括贈送大正藏、緬甸巴利藏、印度巴利藏、大部套裝祖師大德著作及佛學叢書,以及大量之英文及其它語文佛書。六年多來,不敢說成就輝煌,不過,贈送出之佛典、大藏經(龍藏、大正藏、巴利藏)數量十分可觀,受贈之國家、機構相當廣泛,相信對傳揚佛典、協助保存古籍,並促進與世界各地正統學術機構之文化交流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與影響。四、由贈藏經驗累積之心得及對大藏經弘揚的展望我的贈藏聯絡工作不是從頭到尾一帆風順,不過,感謝三寶加持、龍天護念,及許多義工同修與協助寄送單位同仁之大力配合,所有難題都終能解決。由幾年的贈藏經驗中,我也累積了一點點心得,謹略述於此,敬供參考:1.推廣、流通大藏經及佛典,是一個需要群策群力的集體工作,而且,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力資源。此項工作,不但主要負責人員要有廣大人脈、良好之溝通及隨機應變能力,也需要有同心同志、高度配合、能隨時待命、一起解決問題的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6-後援小組。廣大人脈對推展任何工作都是一大助力,對於跨國對不同宗教、文化、語文之朋友推廣、流通大藏經及各種佛典,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以贈藏實務經驗而言,找到每一個合適的受贈單位中的正確聯絡人去開始聯絡,是整個贈藏過程中最艱難的工作。而良好、廣大的人脈基礎,則為此項艱難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比如說,倫敦大學亞非圖書館主任透過伊利諾大學之介紹,主動與我聯繫;然後,劍橋大學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又透過倫敦大學之介紹,也主動與我聯繫。諸如此類,經由各地圖書館長、主任之推薦、介紹,使贈藏過程中,找尋正確聯絡人的工作負擔減輕不少,這也是佛門「廣結善緣」的一個極佳之運用與例證。至於整體推廣、流通大藏經及佛典之組織必須有一定的財力資源,則是顯而易見之理。重印或購置各種大藏經及佛典,所費不貲,不言可喻;而越洋、跨卅寄送厚重之法寶書籍,相關之運費、倉儲及通關費用更是龐大支出。雖然若干受贈單位能夠並且願意支付運費,但部份受贈單位確實無力負擔巨額之運送及通關費用。我在聯絡捷克共和國之國家圖書館時,適逢東歐大水災之災後重建期間,館方實言相告,說雖然很盼望能申請一部龍藏,但無力負擔通關及內陸運費,不得不放棄。我好言相慰,祝福他們重建順利,並承諾會代付所有寄送費用,才將龍藏順利送成。又如聯絡中南美洲聖保羅大學時,因協助寄送單位之同仁流通法寶心切,基於熱心,多寄了數十箱佛書,結果,聖保羅大學拒收,龍藏及數十箱法寶差一點要遭拋棄或被原櫃遣回。我當時正在出差,接到消息,萬分著急,火速拜託聖保羅當地蓮友先代收法寶、代作通關,並承諾一定付回所有通關、倉儲及內陸運費,幾經努力,才順利保住所有法寶,並終於全數送入聖保羅大學。因此,未來若要將大藏經及重要佛典之保護、推廣、流通與弘揚工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297-作做好,實在需要有志佛子一同發心,以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三種佈施做圓滿的精神來從事服務。2.弘揚、流通大藏經及重要佛典,需要有專業人才整理各種藏經及重要佛典之目錄。此一編目專才小組需能配合現時代圖書館及研究機構之需求,建立中文、英文,乃至於其他較多人口使用文字之編目索引系統,以便利推廣大藏經及重要佛典之研究。在聯絡贈藏之初期,美國著名的西北大學給我回了一封信,很客氣地婉拒了龍藏贈送,理由是他們沒有中文編目人員,無法將龍藏編目上架供大眾使用,因此不敢接受。我雖覺可惜,但也愛莫能助。到後來,愛沙尼亞之圖書館請求協助,將一批所贈中文佛書之書目譯成英文,我有了西北大學的前車之鑒,不敢怠慢,找了幾位義工配合,我也參與校閱訂正,將那批中文佛書之書目全譯成了英文,並略作分類,以協助其上架供當地學子使用。我曾對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建議,盼望能「集合全世界佛教界與中國政府之力量,設立一個大規模之國家譯經院,以承續古大德之偉大譯經事業。將乾隆大藏經及大量之中文經書、法寶等,陸續譯成英文;並選擇若干最重要、最基本之經書、法寶,譯成西班牙文及其它較多人口使用之文字」。此一提倡譯經事業之建議,對弘揚、流通大藏經及重要佛典而言,更顯得重要。即使譯經事業之全面展開需要較長時間來完成,但各種大藏經英文編目及索引系統之建立,則無論對保護或推廣經藏而言,都是當務之急
本文标题:22林丽淑流通大藏经六年实际工作报告与经验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4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