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2第一章第四节昆虫分类学Convertor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课件第四节昆虫的分类第四节昆虫的分类一分类学概述二昆虫纲的分类系统三农业昆虫中的重要目一、分类学概述分类阶元和种的概念命名方法和规则分类检索表分类阶元和种的概念(一)分类阶元昆虫分类分为一系列阶元,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为了更客观的反映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常在种以上的基本分类阶元间增设新的阶元,如在“门”下设“亚门”,“纲”下设“亚纲”,“目”下设“亚目”、“总科”,“科”下设“亚科”、“族”,“属”下设“亚属”等。有时在“种”下还设“亚种”或“变型”、“生态型”等。以东亚飞蝗为例,表示昆虫的分类地位和阶元如下: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直翅目亚目:蝗亚目总科:蝗总科科:蝗科亚科:蝗亚科属:飞蝗属种:飞蝗亚种:东亚飞蝗(二)物种的含义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它近似类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三)种以下的分类种以下的分类阶元主要有亚种、变种、生态型等,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应用的是亚种。亚种:是指具有地理分化特征的种群,或称“地理亚种”,它在分类上与同一种中的其它亚种有不太显著的形态特征或生物学特征上的区别,但相互间仍能杂交,未达到种的级别,定为亚种。例如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二者属于不同的亚种。(四)种以上的分类种以上的属、亚科、科、总科、亚目、目等分类阶元,都是进化系统树上更早的分支,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代表着生物演化发展所经过的历史旅程。命名方法和规则(一)学名国际上规定,所有的生物都要使用统一的名称,即学名。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昆虫的科学名称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命名。双名法:昆虫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本名两个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在种名之后通常还附上命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双名法内。如家蚕的命名为BombyxmoriLinne。有时还需在最后附上该物种发表的年代,如欧洲家蝇的命名为MuscadomesticaLinne,1758。学名中若有亚属名,可放在圆括号中置于属名与种名之间。若是亚种,则采用三名法。三名法:即将亚种本名直接放在种名之后。例如菜粉蝶全名为PierisrapaeLinne,东方亚种名为P.rapaecrucivoraBoisduval。学名在书写时用斜体,以便识别。属名第1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小写;种名和亚种名字母全部小写,命名人用正体,第1个字母也要大写,其余小写。优先律: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1758年1月1日)(二)模式标本模式标本:在发表新种时,第1次用于描述和记载新种所用的标本,叫做模式标本。正模:在一批同种的新种标本中,选出的其中1个最为典型的标本,称为正模。配模:选出的1个与正模不同性别的标本,称为配模。副模:同时所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统称为副模。分类检索表分类检索表: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它的编制是采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检索表的形式,常用的有双项式、单项式(连续式)和包孕式(退格式)三种,其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双项式检索表:1.无翅……………………………………………………………………………2有翅…………………………………………………………………………32.腹末有跳器…………………………………………………………………弹尾目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3.口器咀嚼式……………………………………………………………………4口器刺吸式……………………………………………………………………54.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5.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双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每一条包含两项对应的特征,所鉴定的对象符合哪一项,就按哪一项所指示的条数继续向下检索,直至检索到其名称为止,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减1。二、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昆虫纲分为两大亚纲,33个目:无翅亚纲Apterygota:原生无翅1.原尾目(Protura):通称为原尾虫或蚖2.弹尾目(Collembola):通称为跳虫3.双尾目(Diplura):通称双尾虫、蛱尾虫。4.缨尾目(Thysanura):通称衣鱼和石蛃。原尾目九毛古蚖通称为原尾虫或蚖。体尖细,淡黄透明或乳白色。体长在2mm以下。头部前方锥形,无触角、复眼和单眼,无尾须。增节变态,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弹尾目通称为跳虫。体小形,体长0.2~10mm。无复眼,但有的在头部两侧有8个以下小眼组成的小眼群。触角一般4或6节,第l、3、4节腹面生有特化的附肢,分别称为腹管(或粘管)、握弹器和弹器,共同组成跳器。表变态,多生活于潮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苔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有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造成一定程度的为害。双尾目称双尾虫、蛱尾虫。体细长,柔软,体长约5~10mm,头部无复眼和单眼,触角细长多节呈丝状或念珠状。前胸小,中、后胸较大而相似,跗节1节,有爪2~3个。腹末具尾须1对,细长多节或短粗蛱形。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缨尾目衣鱼通称衣鱼和石蛃。体较狭长,10一20mm,末端尖细,密被鳞片,呈银灰、白、黑褐等色。触角丝状,细长多节,复眼和单眼发达或缺如。胸足发达,跗节3~4节,具爪2~3个。腹部末节背板延长成中尾丝,其两侧生有l对分节的尾须。表变态,多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石下或倒木树皮下、青苔间,主要取食腐植质、菌类、地衣和苔药,室内种类取食谷物、淀粉、浆糊、书籍及丝织品等,有些是仓储害虫。外翅部:昆虫幼期翅芽在体外发育。属不完全变态,没有蛹期。5.蜉蝣目(Ephemerida):通称蜉蝣或蜉。6.蜻蜓目(Odonata):通称蜻蜓和豆娘。7.蜚蠊目(Blattaria):包括蟑螂、地鳖等。8.螳螂目(Mantodea):通称螳螂、刀螂等。9.等翅目(Isoptera):通称白蚁或螱。10.缺翅目(Zoraptera):通称缺翅虫。11.襀翅目(Plecoptera):通称石蝇。12.竹节虫目(Phasmida):通称竹节虫。13.直翅目(Orthoptera):包括蚂蚱、蝗虫、螽斯、蝼蛄和蟋蟀等。有翅亚纲Pterygota14.蛩蠊目(Crylloblattodea):通称蛩蠊。15.纺足目(Embioptera):通称足丝蚁。16.半翅目(Hemiptera):俗称蝽象,又叫臭虫、臭板虫。17.革翅目(Dermaptera):通称蠼螋和蝠螋。18同翅目(Homoptera):包括蝉、蚜虫、粉虱等。19.缨翅目(Thysanoptera):统称蓟马。20.啮虫目(Corrodentia):通称啮或书虱。21.食毛目(Mallophaga):包括羽虱、鸟虱、鸡虱等。22.虱目(Anoplura):通称虱子。包括体虱、头虱、兽虱等。内翅部:昆虫幼期翅芽在体内发育。属完全变态,有明显的蛹期。23.鞘翅目(Coleoptera):通称甲虫。包括金龟子、天牛等。24.脉翅目(Neuroptera):包括草蛉、粉蛉、褐蛉等。25.捻翅目(Strepsiptera):通称捻翅虫或煽。26.广翅目(Megaloptera):包括泥蛉、鱼蛉等。27.鳞翅目(Lepidoptera):本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28.蛇蛉目(Raphidiodea):通称蛇蛉。29.长翅目(Mecoptera):通称蝎蛉。30.毛翅目(Trichoptera):通称石蛾(成虫)和石蚕(幼虫)。31.双翅目(Diptera):包括蚊、蠓、蚋、虻、蝇类昆虫。32.膜翅目(Hymenoptera):包括蜂、蚁类昆虫。33.蚤目(Siphonaptera):通称蚤或跳蚤。思考题蜉蝣目(Ephemerida)通称蜉蝣或蜉。⑴体中小型,柔软纤弱。⑵头部可作自如活动,触角短,刚毛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较退化。⑶前、后胸较小,中胸显著,翅膜质,后翅退化。足细弱,雄虫前足特别长。⑷腹部l0节,腹未有尾须1对,细丝状,分节,有时还具1条中尾丝。⑸原变态,稚虫生活于水中蜻蜓目(Odonata)通称蜻蜓和豆娘。⑴体细长,中至大形,常具鲜艳色泽。⑵头大活动自如,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小,刚毛状,口器咀嚼式。⑶前胸退化,中、后胸结合紧密,侧板发达,翅膜质,分布有发达的网状翅脉。⑷腹部10节,腹末有1对短而不分节的尾须。⑸半变态,成虫多在飞翔中点水产卵,稚虫水生。成虫和稚虫均为捕食性。蜚蠊目(Blattaria)包括蟑螂、地鳖等。⑴体小至大型,体扁平,椭圆形,黄褐色或黑色。⑵头小,隐藏在前胸背板下方,复眼发达,肾形,单眼1对。触角丝状,长而多节。⑶前胸背板发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足长而多刺,善于疾速行走。⑷腹部宽扁,l0节,有分节的短小尾须1对。⑸渐变态。主要取食各种腐烂的动植物,一些生活于室内的种类,则以各种食品、杂物以及粪便为食。不少种类在农业、仓储和医学、卫生防疫上有重要意义。常见种有:美洲大蠊、中华真地鳖等。土鳖蟑螂蟑螂蟑螂螳螂目(Mantodea)通称螳螂、刀螂等。⑴体狭长,中至大形,多为绿、褐或灰色。⑵头部呈三角形,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通常丝状,口器咀嚼式。⑶前胸显著狭长,中、后胸短宽,前足捕捉足,前翅革质,后翅膜质。⑷腹部10节,具尾须1对,短而分节。⑸渐变态,成、若虫均肉食性。常见种如中华螳螂。革翅目(Dermaptera)通称蠼螋和蝠螋。⑴体狭长,略扁而坚硬,淡黄至黑色。⑵头扁,前口式。复眼发达,缺单眼,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⑶前胸背板大而扁平。前翅革质,无翅脉。后翅膜质,静止时折叠于前翅下,仅翅端部分外露。足发达,具爪1对。⑷腹部10节,具尾须l对,并特化成坚硬而不分节的钳形尾铗。⑸渐变态,杂食性。长翅目(Mecoptera)通称蝎蛉。⑴体小至中形,细长略侧扁。⑵头部下口式,多向下延长成喙状,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或无。触角丝状,多节。⑶前胸短小。足细长。翅狭长、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和翅脉相似。⑷腹部10节,尾须短小、不分节。雄虫外生殖器常膨大成球形,并似蝎尾状上举。⑸全变态,幼虫蠋型,成、幼虫一般肉食性或腐食性。毛翅目(Trichoptera)通称石蛾(成虫)和石蚕(幼虫)。⑴体小至中形,外形似蛾类。⑵头部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丝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或无。⑶翅面上密布细毛,翅脉接近假想脉序。足细长。⑷腹部l0节,无尾须。⑸全变态,幼虫蠋型或衣鱼型,水生,肉食性或植食性。复习参考题1.何谓物种?亚种?模式标本?正模?配模?副模?2.何谓双名法和三名法?3.昆虫分类检索表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4.熟记昆虫纲33个目及其代表种。5、掌握常见目的主要特征。三农业昆虫中的重要目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同翅目(Hom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脉翅目(Neur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双翅目(D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该目因该类昆虫前、后翅的纵脉直而得名。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种类昆虫。属有翅亚纲、渐变态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地区种类较多。(一)主要识别特征⑴体小到大型。⑵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下口式;复眼一对,单眼3个,触角丝状。⑶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状;前翅窄长,加厚成皮革质,称为覆翅,后翅膜质、扇形,翅脉直;后足跳跃足,前足步行足或开掘足。⑷尾须发达,雌虫具发达的
本文标题:2第一章第四节昆虫分类学Convertor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6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