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5301综放工作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5301综放工作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认定范围,我单位5301综放工作面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是:煤尘爆炸、煤层自燃发火、冲击地压。煤尘爆炸应急救援预案1.煤尘爆炸事故特征1.1危害程度:煤尘爆炸能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停产、资源浪费等,尤其是有可能将积尘扬起,造成二次、三次的连续爆炸事故,连续爆炸是煤尘爆炸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会使矿井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有可能造成矿井报废。1.25301综放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区域采煤工作面:工作面产尘量大,易形成煤尘堆积,遇到合适的氧气及温度,极易造成煤尘爆炸爆炸事故。2.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2.1成立煤尘爆炸应急自救小组组长:孙雪峰李朝阳副组长:张培亭、赵公来、田庆刚、李士栋、赵相海、董蕾、孔震成员:全体职工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2.3人员责任(1)组长负责指挥煤尘爆炸现场应急自救。(2)副组长负责带领现场人员自救和互救。(3)小组成员服从安排,搞好自救,妥善避灾。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2)施工地点跟班工班长组织本班人员进行自救避灾。(3)设置危险警示标识。(4)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工作。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煤尘爆炸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应急处置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救和互救,撤离事故现场。(1)听到爆炸声,须立即张大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产生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聋),同时立即戴好自救器,就地卧倒,如边上有水坑,可侧卧于水中。(2)煤尘爆炸后,现场人员保持情绪镇定切忌乱跑,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向有新鲜风流的巷道内撤退或躲进安全地区,注意防止二次爆炸或连续爆炸的再次损伤。(3)若退路被堵,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去,若难以疏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援,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4)在可能的情况下撤离险区后及时向本单位值班和矿调度报告。(5)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6)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救灾方案,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救灾工作。3.3事故汇报与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矿调度室(生产电话:2002、2000).(1)汇报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矿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抢救处理的有关事宜等。(2)回报要求: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调度室按照本预案有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总调度室。并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大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5)需要有关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4注意事项(1)戴上自救器后决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2)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3)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4)冷静、不惊慌,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5)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迅速戴上自救器,尽快到达最近的联络巷进入进风侧。注意连续爆炸的危险。(6)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的,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7)逃避煤尘爆炸灾害时,按规定路线撤离,严禁人员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8)爆炸现场如果残留火源时,必须全部扑灭,以免发生连续爆炸。(9)受困人员在避灾时,要尽力找到压风管并打开压风管,利用压风管呼吸。(10)受困人员通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或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向地面求救。煤层自燃发火应急救援预案1煤层自燃发火特征1.1煤层自燃发火区域此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开采线附近、停采线、两巷附近浮煤及工作面采空区。1.2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类型发生自燃发火事故时,将影响本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人员,严重时将导致工作面封闭,毁坏支架、巷道、及电气设备。内因火灾发生时将威胁本工作面及其回风路线上所有工作人员,处理不及时造成温度升高,有可能造成风流逆转,影响整个采区直至水平、矿井。1.3危害程度(1)使井下人员中毒,井下发生火灾时,特别是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或死亡;(2)使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3)引起瓦斯、煤尘爆炸;(4)封闭火区、冻结大量可采煤量;(5)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6)扑灭井下火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7)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扩大事故,并给扑灭火灾带来困难。(8)采煤工作面、微风巷道、采空区有可能出现自然发火隐患。但此类隐患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迅速造成发火事故,而且有预兆,易于早期发现,通过采取措施能够消除发火隐患。造成人员伤害的情况不大。2应急组织与职责2.1成立冲击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孙雪峰李朝阳副组长:张培亭成员:赵公来、田庆刚、李士栋、赵相海、董蕾、孔震2.2应急维护指挥小组职责(1)对井下易发火地点发现有火灾隐患时,应立即向调度室、总工程师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当发生火灾时,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应立即组织人员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进行灭火,并汇报调度室。如果火势较大,不能控制时,应通知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按避灾路线进行撤退。(3)现场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发生预兆后,跟班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必须立即安排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先前处理。与此同时由跟班管理人员(或班组长)向矿调度室、工区值班人汇报,听从指挥,安排处理;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在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4)调度室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通知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生产矿长、矿长,由矿长决定向上级进行汇报,请求增援。(5)总指挥及事故救援小组成员(以事故专业分管领导为主)要利用一切手段了解事故现场及全矿井各系统情况,询问相关信息,为抢救事故作出决策。3、现场处置方案3.1人员紧急疏散、安置。综放工作面发生自燃发火重大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需撤人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灾害范围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室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组织撤离工作:如发生火灾堵人时,遇险人员要保持镇静,听从跟班领导或班组长的指挥(若现场无跟班领导或班组长,要听从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尽量减少体力和氧气的消耗。被堵人员要力量用就地材料加固所在地点,等待营救。如有压风管路,应打开风管进行通风。采用敲击钢轨、管路等方法,发出呼救信号。发生火灾事故,若现场出现人员伤亡,遇险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抢救,及时将伤亡人员抬离该区域到尽风流安全地带,并组织其他人员维护好安全通道,立即撤至距该区域150m外的进风流安全地带,随时与矿调度室保持联系。发生火灾事故,若现场无人员伤亡,灾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组织人员应立即撤至距该区域150m外的进风流安全地带,避开巷道交叉口,并等候矿调度的抢险救灾命令。发现火灾的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遇险地点,遇险情况,遇险人数。调度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向矿值班领导及有关人员下达通知,并组织人员下井抢救事故。矿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携带必要的工具赶赴现场迅速探明被堵截的人员位置在抢救事故期间,应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并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抢救工作有现场抢救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处理。险情发生时,避灾路线为:正常避灾路线:采面事故地点→5301运输顺槽→5301运输顺槽联络巷→南部辅助运输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当发生灾害无法撤离时避灾路线:工作面事故地点→5301运输顺槽→5301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工作面事故地点→5301轨道顺槽→5301泄水巷→第二集中回风巷→第二集中回风巷临时避难硐室。工作面事故地点→5301轨道顺槽→5301轨道顺槽联络巷→第二集中轨道下山→南部辅助运输大巷→南部辅助运输大巷临时避难硐室。3.3事故汇报与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矿调度室(生产电话:2002、2000).汇报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矿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抢救处理的有关事宜等。汇报要求: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调度室按照本预案有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总调度室。并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大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5)需要有关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4注意事项(1)戴上自救器后决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2)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3)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4)冷静、不惊慌,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5)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迅速戴上自救器,尽快到达最近的联络巷进入进风侧。注意连续爆炸的危险。(6)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的,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7)逃避火灾时,按规定路线撤离,严禁人员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8)火灾现场现场如果残留火源时,必须全部扑灭,以免发生连续爆炸。(9)受困人员在避灾时,要尽力找到压风管并打开压风管,利用压风管呼吸。(10)受困人员通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或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向地面求救。冲击地压应急救援预案1冲击地压特征1.1危险源认定根据煤科总院开采所对我矿正在开采的3层煤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煤层为强冲击,顶板为弱冲击。矿井有发生重特大冲击地压灾害事故的潜在可能性。1.25301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区域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下两平巷等。1.3事故危害程度发生冲击地压现象,可能造成巷道收敛变形,工作面煤壁向采空区移近,甚至弹出煤岩块等;破坏机电设备,使支柱歪曲变形、断裂;产生煤尘爆炸事故。1.4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顶板的淋水量增大等预兆。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增大、支柱被压折压弯或整体向一方倾斜推倒;煤炮或岩爆出异常、较为频繁;巷道围岩发生急剧位移,造成煤岩体的破断喝裂隙的扩展;煤岩体破坏抛出、支护遭到破坏。2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2.1成立冲击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孙雪峰李朝阳副组长:张培亭成员:赵公来、田庆刚、李士栋、赵相海、董蕾、闫玉山2.2应急维护指挥小组职责2.2.1组长:冲击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处理,协调各工种的工作,确保行动迅速,处理果断2.2.2值班人员:承接事故报告,请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召集小组成员,协调各个成员的救援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2.2.3巷道维护工:根据冲击事故的严重程度,配合救援小组组长处理现场事故,负责维护顶板。2.2.4材料运输工:出现紧急事故时随时待命,一旦接到通知迅速组
本文标题:5301综放工作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8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