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左岸派
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20世纪60年代法国新浪潮•文化环境:青年亚文化、非政治的消费与休闲文化。•受众:年轻人渴望更为离经叛道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精致的影片。•电影工业:观众人数下滑,高预算影片的失败。•国家政策扶持1.国家电影中心设立“优秀电影补助”(1953)2.创立“预支贷款”(1959)两个趋势:新浪潮和左岸派新浪潮•法国新浪潮群体的构成主要是那些奋起拍摄个人电影,以公然反抗传统工业的年轻导演。•这个群体的成员不仅提倡了一种个人电影的新观念,并且在电影的形式与风格上做出了很多创新。•新浪潮的主要导演曾经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他们是作者论的坚决拥护者,深信导演应该表达一种个人的世界观。•拍摄多以短片开始,1950年代末期转向拍摄故事片。互相帮助筹集资金。向大师致敬他们用各种方法在电影中加注电影史的部分,使文本变得复杂多义。致敬的方式有如下几种:1.在电影中直接引述片段。如《巴黎属于我们》2.在电影中以某些经典演员、影片、美学手法、对白为指涉参考。如《筋疲力尽》3.直接向好莱坞某种类型进行解构和致敬。如《女人就是女人》戈达尔在《轻蔑》中说:“用希区柯克或霍克斯的手法去拍一部安东尼奥尼式题材的电影。”新浪潮的开端•新浪潮引起的最初冲击来自于1959至1960年之间的四部影片。克洛德夏布洛尔的《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探讨了法国乡村和城市之间生活的差异。•特吕弗的《四百下》讲述一名敏感的男孩的成长生活。•新浪潮早期最具创新的影片是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描述一个小人物意外犯罪后的生活。新浪潮电影的制作模式•拍摄:实景拍摄、采用可携带式设备,无知名度的演员,以及极少的工作人员。拍摄周期比较短,利润可观。基本能满足制作人在资金上的要求。通常一部作品以无声拍摄,再后期配音。•演员:挖掘了一批法国表演人,后来成为法国当红明星。如让-保罗贝尔蒙多,让-克劳德布莱利,安娜卡丽娜,让娜莫罗等。•发行:新浪潮影片比许多大制作影片更有利于出口。新浪潮导演群体特征•新浪潮群体的大部分成就主要可以归因于这些电影工作者与年轻观众之间心灵相通的和谐关系。•这些导演大多出生于1930年左右,并且以巴黎为工作基地。•他们专注于描绘都市职业人士的生活、风尚服饰、跑车、酒吧、通宵晚会和爵士俱乐部等。•电影承袭诗意写实主义、精致的传统与好莱坞犯罪电影的特色,时常配置一名邪恶的女主人公。新浪潮电影叙事•主题趋于一致,权威是不可信任的,政治与爱情的承诺也遭到质疑。影片人物毫无原由的行为具有通俗存在主义的痕迹。•共同的基本叙述摄像。1.围绕偶发事件与枝节片段建构电影的情节。2.强化了艺术电影开发性结局的叙述传统。3.混搭格调发展到极致。滑稽喜剧转瞬间变成焦躁、痛苦与死亡。新浪潮导演们与他们的作品•夏布洛尔:“当你找到一笔资金拍摄第一部电影时,你就成了一位导演。”•影片类型:心理剧、间谍侦探影片、心理惊悚片。•主题:探讨中产阶级的紧张生活如何爆发形象疯狂与张力。•导演历程:直到1990年代的初期,夏布洛尔共拍摄了40多部故事片和几部电视剧,他一直是来自《电影手册》最具商业弹性与实效性的导演。侯麦•艾克多•侯麦是一位比新浪潮其他成员大十岁的导演。喜爱深思、严谨遵循巴赞教诲。•《狮子的记号》全片就描绘一个无家可归的游民穿梭于炎炎夏日的巴黎街头。•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幽默、讽刺地探讨男女之间尽量使理智与情感和性爱冲动保持平衡。•喜剧与谚语系列•四季的故事。•侯麦试图使他的人物变得描写的同时,仍然同情他们寻求幸福的努力。•侯麦的电影具有社会风俗小说或雷诺阿作品的风味。雅克•里维特•用影片来极力捕捉生活本身的无穷性。《疯狂的爱情》片长超过四个小时。《出局》则长达12个小时。这种异乎寻常的片长,使得里维特能够缓慢地展现日常生活的节奏,揭示它们背后复杂的纠葛以及隐藏的阴谋。里维特的作品在新浪潮高峰时期被视为边缘作品。直到1970年代才在法国影坛拥有影响力。雅克•里维特巴黎属于我们新浪潮导演•20世纪60年代,戈达尔和特吕弗的声望达到高峰。以领导者的方式拥有国际知名度。•夏布洛尔是最商业最赚钱的导演,他的代表作在1968-1971年间拍出。•侯麦在1967-1972年创作颇丰,在90年代再以四季的故事系列被尊为大师。•里维特在1969年受人瞩目,数十年来创作未曾中断,2001年更以《六人行不行》参加戛纳影展获得金棕榈提名,显示他大师的行云流水。左岸派•这批导演毕新浪潮导演年长一些,他们不那么迷恋电影,比较偏重文学,而且多半以纪录片和短片为本业。整体而言,他们是代表知识分子的创作者。作品成为作家电影。(注意:与作者电影不同)•严格来说,左岸派是塞纳河南岸狙击的一批创作者,他们并没有任何组织,或者像新浪潮有《电影手册》作为基地,但是他们的艺术倾向相仿,均与文学有密切关系。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他们倾向于认为电影类似其他艺术,尤其类似于文学,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雷乃、瓦尔达和弗朗瑞。左岸派先驱之作•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不幸的遭遇》运用倒叙与旁白的手法讲述一个与为人堕胎者有关联而被带到警察局的妇女的过去生活。•瓦尔达的故事短片《海角》运用非职业演员和实际场景,与剧中随意漫步的夫妇的风格化的俏皮旁白对话产生了冲突。这部影片的省略剪辑也是在当时的电影创作中独一无二的。典范制作:广岛之恋•《广岛之恋》以一种令人困惑不安的方式将现在与过去并列放置在一起。•1959年在戛纳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放映,并且荣获国际影评人大奖。•与特吕弗的《四百下》不同,《广岛之恋》显示出高度的智性,令人震撼不已。许多片段都是暧昧不明地徘徊于回忆与幻想之间。•影片前半段以快速的节奏使观众感到迷惑,后半段则减缓了节奏:他们漫步的时间,她神经质的抗拒和他耐心的等待。这种节奏迫使观众去观察他们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生平•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十八岁时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徒》(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代表作品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琴声如诉》、《情人》、《痛苦》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重要成员,她不仅写作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等优秀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杜拉斯的创作•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1959)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情人》女主角:珍·玛奇JaneMarch《情人》让-雅克·阿诺•法国导演,获文学学士后从军,在非洲的军旅中执导大量军事教育片,退役后从事电视广告片工作。1976年根据其军中生涯编导了处女作《高歌胜利》,一鸣惊人,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81年以大胆手法拍摄史前原始人生活的《人类创世》,获凯撒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1992年起用香港演员梁家辉与15岁新人珍·玛琪开拍以越南为背景的情欲片《情人》,在华人世界引起轰动。是少数以海外为主要制作基地和市场的法国导演。擅长表现历史题材。让-雅克·阿诺杜拉斯•1.不忠是爱情中剩下的最真的东西。是能够期待的东西。2.如果那个男人爱你,他的眼睛里就有疼惜。如果不爱就只有欲望。3.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就已经苍老。4.跟大家在一起得不到任何东西,一个人才能有所收获。5.迷恋是一种吞噬。6.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7.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8.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杜拉斯•9.如果我不写作,我会屠杀全世界的。10.使我感动的是我自己,使我想哭的是我的暴力。11.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肌肤之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里的英雄梦想。12.男人,应该非常的爱他们,非常非常的爱他们,否则,就不可能忍受他们。13.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又是无法想像的。14.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埃玛妞·丽娃EmmanuelleRiva《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2012、戛纳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导演:德国哈内克)广岛之恋男主角:冈田英次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影片将现实主义的含混性推到一个新的极致。在这个描述三个人相会于一个豪华旅馆的故事中,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到什么的话,可能就是幻想、梦境和现实的混合。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瓦尔达的创作•《克丽欧五点到七点》一片既有新浪潮的格调,又具有影片操纵股市时序发展的实验,也具有左岸群体典型的智性风格。•《幸福》一片引起争议,影片暗示任何一个女人都能够轻易取代另外一个女人。瓦尔达以一种现代主义者攻击传统道德的典型方式,运用雷诺阿《草地上的野餐》的对白,其中一位人物宣传:“幸福也许存在于对大自然法则的屈服顺从”阿涅斯•瓦尔达(“新浪潮祖母”)瓦尔达雅克•德米德米瑟保的雨伞又名秋水伊人第17届戛纳金棕榈导演:雅克德米新浪潮的美学形式•新浪潮并没有统一的风格或共同的意识交集。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发各走各的创作之路。不过与之前一个年代讲究品质及专业又缺乏个人味的电影相比,新浪潮运动仍浮现了一些共通点。1.电影回归电影,由电影的本质和创作元素去讨论、创作。A.突破古典叙事。戈达尔的跳接、特吕弗风格混搭与交叉剪辑、里维特重组叙事、左岸派声画对位等。新浪潮美学B.打破古典电影认同的情绪。采取疏离方式,使观众不立刻认同剧中角色,从而感情减少,理智增加,往知性电影迈进。C.由电影衍生世界。许多导演都是影迷,用电影代替了真实生活经验,一些创作灵感也来自电影。二、强烈的个人色彩,忽视社会及道德层面个人色彩避免了品质传统那种冰冷之极毫无人味的客观叙事,缺憾在于天马行空,散文式的支离破碎,缺乏重点,缺乏结构,最后也丧失了道德重心。新浪潮美学•学者罗伊•阿姆斯说:“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十分个人化,创作者曾任影评人的背景使他们充分了解他们使用的技巧以及操纵观众情绪的方法,所以这时的电影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矛盾的后果是,其外表形式混合了主体性、世故、自传和智性,清新的方法平衡了文学影像,原创性地探索媒体来达到复杂叙事和时间自由度的极限。”新浪潮美学三、自给自足的世界,不是直接电影式的自然主义新浪潮电影大多是实景摄影,但是景观不是有纪实目的。四、喜欢科幻、幻
本文标题: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左岸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4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