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2016年江苏小高考试卷综合分析
过往要念,未来要迎,一切从零开始——2016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解析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说明),说历史命题要以此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历史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查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适度测试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考试说明指明测试范围为高中必修三本书,测试能级主要分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四大类,主要侧重于前三类,在本考试说明的测试要求中主要用“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包含其中。对于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者在要求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命题风格的传承性与一贯套路突破性的创新:1.考试说明内容比例有出乎意料的创新:考试说明规定考试100分的分值分布为历史(I)约占40%,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25%,而2016年江苏历史小高考题值分布为历史(I)约占38%,历史(Ⅱ)约占42%,历史(Ⅲ)约占20%,必修二所占有的分值明显增加,必修一二所占有的分值随之下降;中外历史的比重为20道选择题40分+3道判断题6分+2道材料题20分+问答题2分=68分,世界史是10道选择题20分+2道判断题4分+问答题8分=32分,可以说基本切合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2.考查的历史主干知识基本是应知应会:材料解析题36.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行政制度;37.民族工业史——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和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38.科技发展史——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考查用文明史观来看待人类的科技革命;非主观题考题考点的分布比较广泛,但没有面面俱到,没有考查的内容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全球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欧洲启蒙运动、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3.紧扣时代的力求稳中出新的学科特点。当前中国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本卷命题凸显经济史,尤其是中国经济史。从命题依据看,关注了2016年新考纲中明显变动的地方。如今年考纲在近代工业方面有较大变动,试卷有明显的反映,37题考查了近代工业。从命题的内容看,没有刻意追逐社会热点,但体现了历史教学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如对国家政治、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等有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积极的正面引导。如第7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洪仁玕,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正值160周年;考查了第8题孙中山所谓社会主义的理解与主张,2016年正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联系实际,试卷38题最后一问“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概括互联网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等等;4.彰显典雅严谨的苏派材料阅读解析风格。如第5题苏州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第6题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第7题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所反映的历史人物;第9题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这一社会景象说明什么;第37题南通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这表明,江苏历史小高考试卷在材料的取舍上,还是倾向于苏派特色和风格的,以江苏地方历史的材料来考查考生在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能力;5.以图证史一改历史文字抽象叙述单一性。挖掘历史图片中的信息,联系与此相关联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信息,一改往常文字表述的历史思路,凸显历史图片、数据图表也是重要历史材料的呈现方式。选择题2的四个文物图,考生要了解四个文物所代表的年代或朝代;选题5,是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出现的图是明代“吴门画派”文征明的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考生可以从文字书法的构型中认识是行书的特征;第12题,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第14题,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见右图数据图表现象(1952-1957年)直接相关的是“一五”计划实施;第17题考生从“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得知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期,然后推算出是1982年宪法(试题呈现出四部宪法或法律);第19题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图中(1965—2014年)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23题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列强,我们考生还是要从数量统计表中看清时间(1500—1700),得知这个国家就是17世纪“海上的马车夫”荷兰;第30题关于亚投行的漫画,它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怎么样的表述,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的结论;第32题判断题,这道题目的错误一目了然,是时间的错位,我们看图要关注图中纺织业状况出现变化的年代(1927——1936年);第37题要求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图中给予考生的信息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军械所、汉阳铁厂等等,考生要能理清企业的类型: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对于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者在创设新情境、组织测量的过程中,凸显历史学科的“死去活来”的“灵动”特色,对于高二理科学生阅读、提取和组织表述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难:(1)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看,描述和阐述历史的考查能力和效度较高。如,第36题第一问,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4分)答案是,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1分)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分)混合体:郡国并行制。(1分),通常考生会失分在加强中央集权,至于“专制主义”就不是很明显;“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估计难以顾及,所以本小问答题得分在50%就是比较理想了。第36题第三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2分),又是一个拦路虎,认识是: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2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虽然说任答两点即可,只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概括出如此经典的历史表述话语,将史事、概念与认识有机结合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可见,第36题失分为3分,就已经不错了。(2)从命题角度看,本历史试卷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小切口,又有大综合。如37题,从一个南通大生纱厂企业入手,命题切入口小,然后设问层层深入,最后拔高,要求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最后要求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特点。37题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3分)答案为——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工业)。(1分)动力:实业救国(经济民族主义或经济民族主义思潮)。(1分)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试问,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学生能在短时内理解历史的内涵吗?社会根源,注重社会思想的穿透,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确实有些认知冲突;又如38题,考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跨度较大,着眼从文明史观解读历史,38题第二问,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答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这结论历史教材书上没有,说明历史结论的考查已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第四问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即认识: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影响)人类。(2分)阅卷时对于这类开放性的历史试卷,命题者的出发点和初衷是好的,但在真正阅卷过程中,可能有拘泥于答案的嫌疑,所以今年要获取高分,关键在选择题,但主观题的灵活与阅卷的拘谨必然使得历史学业水平的考量有失水准或一定程度上打上折扣,这也是今年历史达A率与去年比“大变脸”的真正原因。纵观历史试卷,2016年历史小高考试题不刁、不深、不怪,比较契合江苏考生的口味,我们不能因为历史学科难达A,就说这套试卷不是很理想的试卷,我们只要看到考生能在全新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此试卷能把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考出来,有明显的区分度就达到目的。2016年小高考已经远去,但我们不能因为一考就溜之大吉,或将试卷束之高阁,不去研究与思考业已成熟的江苏命题风格,实为憾事!顿悟:“过往要念,未来要迎”,2017年小高考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失误的要反思,成功的要传承,新的胜利在努力的征程上。
本文标题:2016年江苏小高考试卷综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9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