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5-2016-2概论考试复习提纲(本科)
《概论》复习提纲第一部分:题型及估计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分二、多选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12分(第八章)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24分(第1、5、10、11章)五、论述题10分(第七章)六、材料分析题14分(第八章)第二部分:复习提纲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P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P5-7)(选择、简答、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15)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28)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关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关系(P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社会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为什么?(P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50-51)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P54)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58):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键。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重大意义。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P70)主要内容包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步骤(P75、77)方法:(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高级(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主要实行全企业的公私合营。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79)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重大意义(P82、85-87)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五、《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今天的重要借鉴。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P89-90)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联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思想: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隐私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P92-95)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②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④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1.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2.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3.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4.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团结5.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今天的重要借鉴(P102-105)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14)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17-118)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1)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2)阶段性: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1】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19)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23)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可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七、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社会主义的本质:(P133)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本文标题:2015-2016-2概论考试复习提纲(本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2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