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高考文言句式复习
高考文言句式复习编写人:张涛一、【知识整理】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便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中的一般句式,如“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与现代汉语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即在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这是本次复习要重点介绍的:存在于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有整体不同或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这种句式常见的有下列四种:1、判断句式现代汉语的典型判断句式是“……是……”,如“陈胜是阳城人”。而文言中的典型判断句式为“……者,……也”;如同是上一句话,在文言中的规范表达方式,即“陈胜者,阳城人也。”除了这种典型的判断句以外,在实际使用时,古代还有不少以此为基础的省略式、变格式和发展式等。例如:⑴省略“者”,如“我,子瑜友也。”⑵省略“也”,如“粟者,民之所种。”⑶“者,也”全省略如“秦,虎狼之国。”⑷变格,即把“者也”连在一起,置于句末,如“(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⑸发展。是指从先秦向汉魏以后的时代发展过程中,在省略“者,也”的基础上,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以及起同一作用的动词、副词或连词(如:为、乃、则、即等)来联系主谓语,表示判断。如:“(执舆者)为孔丘”;“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梁父即楚将项燕”;“今夕是何年”等。⑹否定。即文言中的否定判断句式,通常用否定副词“非”来表示,如“子,非吾友也”,“非”相当于现在的“不是”。2、被动句式现代汉语的典型被动句式,一般用介词“被”放在动词前来表示,如“(赵国)白白地被欺侮”。而文言中的被动句式,往往用介词“见”放在动词前作标志。这个“见”相当于现在的“被”,如上一句在文言中的表述,即“(赵国)徒见欺”。文言中常见的被动句式还有下面四种:⑴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君幸于赵王”。⑵“见”与“于”的结合,构成“见…于…”式。这时“见”相当于“被”,“于”仅表示引入主动者,并把该主动者提前到“见”与主要动词之间,本身可不译,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⑶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为”译为“被”;或者再加助词“所”一起置于动词前,构成“为所”或者“为…所…”式。如“吾属今为之虏矣”;;“若属皆助为所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⑷直接表示。这是指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出现的被动句,识别时必须从整句的文意中去领会。所以也叫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如“兵()挫折地()削,亡其六郡”。其中两个空括号表示这句子虽然没有一个表被动的词出现,但从意念上领会,只有在括号处加上被动词后去译,才能符合文意。此外,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式,古代也有,如“忠而被谤”,但甚为少见。而“见…于…”式,有时也用“受…于…”式表示,如“受制于人”,因二者译法一样,不再赘言。3、倒装句式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⑴语前置。又可分四种情况:①否定句宾语前置,其宾语一定是代词,如“未之有也”。②疑问句宾语前置,其宾语一定是疑问代词,如“沛公安在?”这一种里也包括了介宾倒装现象在内,如“何以战?”其中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③陈述句宾语前置,一般要借助“之、是、之为”等字作为提宾标志,安插在宾语与动词当中,并且往往用“唯”字放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以强调。如“惟命是从”;“唯奕秋之为听”;“宋何罪之有”等。要注意的是前面最后一个例句,虽为疑问句式,但不属于上述第②种倒装。因为这句中动词“有”的宾语“何罪”,中心词是“罪”,系名词,而疑问代词“何”,仅仅是“罪”的修饰限制语。④无条件的宾语前置。这是指既无任何条件限制,也无规律性的语言形式作标志,只要为强调宾语,即可将其提前。如“肉食者鄙”,“夜以继日”,前一例为动宾倒装,后一例系介宾倒置。⑵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⑶定语后置。这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大多有助词“之”放在形容词前作标志。如“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即“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②名词或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一般用助词“者”煞尾作标志。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即“村中(好事)的少年”。③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大多直接把数量词置于中心词后,通常不用标志。如“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即“(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名)骑士,(几万名)步兵”。也有少数在数量词前用“之”标志,后面又以“者”煞尾的。如“马之(千里)者”,即“(日行)(千里)的马”。此外,有些书上说的“谓语前置”现象。如“甚矣,汝之不惠”等。实际上与现代汉语中的谓语前置一模一样,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只能说是一般倒装句式,不能当作文言特殊句式。4、省略句式为了使说话或行文简洁,在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的现象,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但是在文言中更为普遍。这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⑴主语省略。大致有五种情况:①承前蒙后的主语省略。②自叙时的第一人称省略,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括号中省略的是“我”,③承上句宾语而省略,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后句省略的主语,即前句的宾语“异蛇”。④对话环境中的省略。如“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括号中省略的主语,即前面问话中的“事”。⑤交叉承前省略已出现过的词语,如“成益愕……见有虫伏棘根。⑵谓语省略。在现代汉语中,省略谓语的现象很少,弄得不好,还会成为病句,但在古汉语中,却并不罕见。这主要有三种情况:①承前省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个括号中省略的都是前面已出现过的“鼓”。②蒙后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着,即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括号中蒙后省略的是谓语“追之”。③对话语境的省略,如“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括号中省略的谓语,是前面问话中的关键词语“闻”。⑶宾语省略。文言中的宾主省略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承前或对话省略。对一类是介词“与、以、为”的宾语,即代词“之”的省略。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是真正的文言特殊省略句式,要特别注意!如:“君与()俱来”;“必以()分人”;“为()具牛酒饭食”等。其中省略的介词宾语都是“之”。⑷介词省略。这也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文言特殊省略现象。主要有两种:①“于”的省略最常见,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前括号省略的“于”,相当于现在的“从”,后括号省略的“于”,相当于现在的“到”。②“以”的省略较少,如“赐之()酒”,括号中省的即“以”。二、【失误归类】1、判断句方面的失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典型的判断句式“…者,…也”,大多掌握较好,但对变化较大的省略、变格、发展格式的判断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判。二是虽记住了典型的文言判断句格式,并对内容较简短的例句能够识别、翻译,但对有些内容较多、穿插了一些其他成分的复杂判断句,就不会辨认或翻译。如“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等等。2、被动句方面的失误主要反映在对一些意念上(即没有被动词标志)的被动句不能识别。如“兵挫地削”实际上是“兵受挫,地被削”的意思,由于这类句子字面上没有被动词出现,往往会忽视。3、倒装句方面的失误这类失误以不能识别“定语后置”现象者最多。对用提宾标志表示的“宾语前置”句式与无条件的“动(介)宾倒装”句式,不能识别或译错的也不少。其他各种倒装句式,在选择判别题中,时有不同程度的误断。这主要是没有从规律上去把握这方面的知识所造成的。4、省略句方面的失误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以忽视介词“于、以”省略的为最多;二是对介词宾语“之”的省略现象,视而不见者也不少;三是同句中有多处省略的,往往以指出一处为满足。三、【跟踪练习】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判断句式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此物固非西产。C、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D、吾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在下列各项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父母宗教,皆为戮没。C、昔者龙逢斩,比干剖。D、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3在下列各项中,宾语前置类型相同的两项是[]A、唯利是图B、莫我肯顾C、何陋之有D、何为者也4把左右两边句式相同的项用线段连接起来。⑴忌不自信。A、籍何以至此。⑵君何以知燕王。B、甚矣,汝之不惠。⑶石之铿然有声音。C、臣未之闻也。⑸声发于水上。D、郑人有欲买履者。⑸痛哉斯言。E、或叩以往事。5指出下列各语句中省略了哪个词,该补在什么地方,并说明属于哪种省略。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⑵陈胜自立将军,吴广为都尉。()()()⑶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⑸是银河落九天。()()()⑸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四、综合练习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A.月出于东山之上。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何为其然也?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D.沛公安在?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为天下笑者,何也?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固一世之雄也。C.非我也,岁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C.不能容于远近D.此亡秦之续耳。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客有吹洞萧者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7、从句式角度看,写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A、聚之咸阳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戍卒叫,函谷举。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是社稷之臣也。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A、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C、吾属今为之虏矣!D、徘徊于斗牛之间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妪,先大母婢也。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C、大王来何操?D、余威震于殊俗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凌万顷之茫然A、铸以为金人十二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以为桂林、象郡1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金城千里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渺渺兮于怀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15、下列句式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竖子不足与谋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
本文标题:2016高考文言句式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