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客车行业的发展对空气悬架的需求[1]
1客车行业的发展对空气悬架的需求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工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客车工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更是呈现出富有生机活力的产业化特征:具有十分成熟且不断进步的产品体系;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已形成十分稳定而需求旺盛的用户群体;再加上中国客车品牌建设成效卓然,走出国门的速度日趋加快,在世界客车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等等。同样,随着中国客车的迅速崛起,与客车整车息息相关的零部件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作为底盘三大总成之一的悬架系统,尤其是作为客车底盘专有技术的空气悬架系统在中国客车上水平,上品质的发展过程中起步、发展、壮大。一、蓬勃发展的中国客车行业1.公路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是客车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自1988年10月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到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913公里,排列世界第二。同时,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行中国汽车市场43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7.5万———2016年8.5万300万2020年5.5万230万2010年3.4万187万2004年高速公路公路总里程东部平均半小时上高速中部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平均2小时上高速货运中转站2政村通公路率达84.1%,客车通达率高达83.2%,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根据专家预测,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到201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475左右。根据交通部“7918”高速公路规划网,到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万公里,到202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0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5万公里。2.公路客运是最能适应普通百姓需求的出行方式。在旅客运输领域,客运的风头不仅远高于轿车,而且也盖过火车和飞机。2006年公路、铁路、民航的旅客运输量之比是116:8:1,旅客周转量之比是4:3:1。以07年“十一”黄金周为例,据交通部统计,全国“十一”黄金周共完成道路客运量3.63亿人次,比06年增长9.7%,共投入大中型客车76万辆,仅10月1日和10月6日,单日客运量就分别达到5280万人次和5350万人次。尽管火车连年提速,飞机航线越看越多,但客车在旅客运输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市场需求高速扩张拉动客车增长。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给客车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表演舞台。据统计,近10年来,大中型客车市场的总需求呈高速扩张之势,除了2003年在“非典”的影响下出现过短暂的回调外,大中型客车的年度销量从1998年的22505辆增长到2007年的118773辆,销量增长了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30%,市场需求的高速扩张态势十分明显。从曲线走势来看,10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8年-2002年,客车年度销量从22505辆,增长到81431辆,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7.92%。这一阶段的增速最高,以国内公路客车的需求增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3长为主,由于铁路运力相对紧张,为公路客运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休闲方式逐步被多数人所接受,旅游客运的发展也为客车销量增长提供了不少动力。其中,交通部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为规范市场、促进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从2002年-2004年,客车年度销量基本上在7~8万辆之间进行平台整理。主要影响因素是2003年的“非典”,虽然客车市场没有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但在短短两年之内能够迅速走出困境,说明中国客车的市场基础还是十分深厚的,通过第一个阶段的积累和沉淀,经过两年的整理,客车市场重新进入增长轨道。第三个阶段从2004年-2007年,客车年度销量从78851辆,增长到118773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63%。这一阶段由于基数已经很高,因此增速有所放缓,其增长特点基本上是出口增幅高于国内市场增幅的格局。国内公路客车市场在火车提速和铁路客运专线越开越多的挤压之下,市场需求的增长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公交客车市场却呈异军突起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的公交优先政策和北京奥运的拉动作用。出口在这一阶段表现得十分强势,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客车企业高度关注的重点。4、高挡客车的发展带动空气悬架产品市场技术和产品是客车企业立身之本,中国客车的进步归根结底是技术和产品的5.3%37.2%12.4%-3.7%26.4%15.6%0.310.570.710.620.690.640.740.700.460.690.840.740.430.640.690.780.800.500.7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08增速06销量07销量08销量47.0%10.5%27.4%30.0%57.1%37.1%0.200.220.290.260.360.280.410.410.290.350.600.480.170.240.370.340.560.380.33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08增速06销量07销量08销量大型客车中型客车4进步,高速公路的持续发展及百姓出行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客车产品技术水平提高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客车自主开发的层次很低,即使是最好的国产客车在动力性,可靠性等方面都不能适应高速公路行驶的要求,更谈不上乘坐的舒适性。引进与合资使我们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了提高客车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有客车企业走出国门,同时,国外许多优秀的客车生产企业也看好中国市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客车企业几乎都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涉及的客车企业多达20多家,通过引进吸收,不仅开阔了视野,注入了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也使我们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制造的高档客车迅速得到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了用户更大的需求。由此,空气悬架产品也逐渐被企业和用户所认识。2000年前合资合作企业统计表企业简称桂林大宇(合资)西沃(合资)安凯(引进)北方(引进)亚奔(合资)成立时间1994年8月1994年1993年1987年1997年车型GDW6120/GDW6121B10MHFF6120DBFC61201CYBL6120H1998年销售440334285161181999年销售47833020013049上表只统计了五个合资和引进公司二年的客车销售量,如加上天津伊利萨尔客车公司等销售量,我国合资和引进公司每年空气悬架高档大客车销售量约1400辆(当时装备的空气悬架产品都由国外企业提供)。2000年后又有六个客车厂与国外合作生产空气悬架高档大客车:a、常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与依维柯汽车公司合资,注册资本6300万美元,生产高档大客车,该公司2001年7月掛牌,生产城市和旅游客车。b、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BOVA客车公司合作,生产高档大客车。转让经费200万美元,2000年下半年出车,每辆客车售价约180万。c、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由广州市客车总厂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合资组建生产SHD、HD二种高档客车,2001年2月组装样车各一辆,价200万。d、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正式挂牌,引进日野自5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四种型号的客车及底盘,投资7370.28万元,注册资本为6143万美元,新车于2003年正式上市,计划形成年产3500辆整车,5000台底盘的生产能力。e、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德“曼”公司合资,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引进“曼”公司技术,生产公交和旅游高档客车。f、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公司于2000年合资组建,总投资9700万元,2000年底制造“新慨念”城市客车,它采用沃尔沃客车底盘,每辆售价约100万元。JT/T325标准的实施为高档客车的发展给与政策上的推动。交通部1997年颁布JT/T325标准,开始实施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管理。十年实践,十年飞跃,对中国客车的产品规范和技术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前,高档客车是没有标准也没有定义的,几乎所有的客车企业都能够将自己的产品冠之以“高档”“豪华”,而在这项政策实施以后,客车被划分为“普通级”“中级”、“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从此,客车等级有了衡量的依据,截止目前,客车行业中已经有9家企业具有“高三级”产品的开发能力,不仅万辆级企业宇通、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悉数在列,老牌劲旅安凯、中通、北京北方、浙江青年、亚星奔驰、西沃也榜上有名,而且一部分行业新秀也在努力争取进入“高三级”俱乐部。可见营运客车等级划分对客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具有核心价值。按照交通部的要求,凡从事公路客运的客车必须是等级客车,而且要求不同资质的客运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高级客车,企业资质越高比例越大。在交通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公路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自主创新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国产高档客车飞速增长客车行业具有自主创新的深厚基础,客车企业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宇通的发动机热管理技术,中通的电动客车、一汽的短前悬客车,苏州金龙的安全性特点等等,都是客车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同时,改善生产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要求。目前,中国已建成了不少世界一流的客车生产基地,“一通三龙”即郑州宇通、厦门的大小金龙及苏州金龙,少林、中通、安凯、重庆恒通等都是典型代表。6二、空气悬架产品的发展历程1.空气弹簧发明于100年前,一开始是马车上使用的皮囊。直到20世纪30年代纤维叠层橡胶技术的出现才使得制造实用的空气弹簧成为可能。1938年,美国通用公司与Firestone公司合作研制在客车上使用空气弹簧悬架,第一辆空气悬架客车在1944年进行试验,1953年开始生产。从此,美国许多公路客车和公交车都采用了空气悬架。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空气悬架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和稳定性,现今北美有40%的载货车上所有空气悬架,客车100%使用空气悬架。2.国内汽车研究机构的关注a、五十年代中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试制了三曲囊式橡胶气囊,没有结果;b、1978至1980年由长春汽车研究所组织、试装了十三辆空气悬架客车(采用了武汉橡胶制品厂开发的橡胶气囊);c、1985年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立项研制空气悬架系统,试制了橡胶气囊总成、高度阀总成、减震器总成、推力杆总成,并进行了一年时间的试验及改进,这些总成装在国内研制的JT6120大客车上,1990年通过了海南汽车试验场的三万公里试验,JT6120大客车批量生产了约200辆。3.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与外资合资合作客车企业开始向市场提供装置国外空气悬架产品的客车。4.98、99年,国外专业空气悬架厂家的产品进入客车企业。5.2002年,交通部JT/T325-2002“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规定自2002年7月1日开始高档客车必须装用空气悬架。为空气悬架在公路客车上批量使用推波助澜。据客车学会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管理系统数据库共收录车型2674个,其中高等级客车从第14批到第25批,共计1659个车型,占总数的62%。6.2001年开始,自主品牌空气悬架企业不断出现,并且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及与客车企业的匹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品种齐全,匹配灵活,价格适当,注重服务的经营特色。1)、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精瑞”品牌);2)、北京柯布克集团(2000年前成立的最早单位,开始时代理:美国Neway7公司的空气悬架产品);3)、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4)、北京市“精德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5)、北京“驰创达”空气悬架有限公司(开始时代理:美国Reyco;Granning;Ridewell空气悬架);6)、北京“塔海尔”空气悬架有限公
本文标题:客车行业的发展对空气悬架的需求[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