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课件
-1-第一单元现代散文阅读-2-1荷塘月色课序题目作者学习目标1荷塘月色朱自清1.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和文章的行文思路。2.鉴赏文章的写景之美,品味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的语言。2故都的秋郁达夫1.把握文中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2.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3囚绿记陆蠡1.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文章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的写法。-3-1荷塘月色学法提示1.从景入手,把握思路。写景状物散文,一般不会像叙事类文章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安排材料,也不会像写人的文章那样安排一些有头有尾的材料;写景状物散文往往抓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契合处,给读者以美的体验。因此,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抓住景物描写,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再思考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怀,是怎样表达的。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我们要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让自己进入文章的意境中。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语道尽了写景类文章的本质:所有写景的文章,实际上都在传达作者的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只有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语言,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出文章的独特意蕴。-4-1荷塘月色3.景情合一,体会手法。写景状物散文往往是作家因为有感于人和事、景物或某种情境,通过写景状物来表达情意、抒发情怀的文章。所以,景物的特点往往同人物的主观愿望和特定心境融合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隐喻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5-1荷塘月色-6-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赏析]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美的享受。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婉转表达出“浣纱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7-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8-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9-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有诗集《雪朝》《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等。-10-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袅.娜niǎo霎.时shà峭楞.楞léng梵.婀玲fàn鹢.首yì嬉.游xī荷荷.塘hé媛婵媛.yuán负荷.hè脉流水脉.脉mò名媛.yuàn脉.搏mài-11-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miǎo茫渺qiàn影倩缥miǎo缈扮相liàng丽靓点zhuì缀diàn记惦chuò学辍diān量掂-12-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幽僻:幽静偏僻。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酣眠:熟睡。脉脉: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13-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1)享受消受辨析:“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消受”:①忍受,禁受;②享受,受用。“消受”多用于否定句。例句:①我们追求幸福,并不单单是享受生活,还要进行创造。②高额门票让民众不禁感慨:大好河山让我们无福消受。(2)没精打采萎靡不振辨析:两词都有“精神萎靡”的意思。“没精打采”偏重在一时的精神状态,多用于人;“萎靡不振”偏重在长期的精神状态,不只用于人。例句:①随着气温的升高,百合花等植物会散发浓郁的香气,让人没精打采或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②莫斯科智库坦言:油价萎靡不振,俄罗斯数年内或难逃经济衰退的困境。-14-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把握文章的情感思路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写起?参考答案:“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因不宁静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文章第二、三段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环境的特点是“幽静”。作者的心情恰好与环境吻合,从容、安闲、超脱,在没有人事纷扰的“另一世界里”自由自在,获得了暂时的宁静。-15-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第四段和第五段文字,写了月夜荷塘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参考答案:第四段细致描绘了月下的荷塘,表现了荷塘之美;第五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之美。这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暂时从不宁静心境中超脱,有淡淡的喜悦之情。4.作者在夜游荷塘时,想到了南朝时期的哪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有何共同点?参考答案:作者想到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这两部作品都是艳歌丽词,写出了热闹、风流的季节青年男女的嬉戏与情怀,是那样令人神往,反衬了作者现在的无奈与淡淡的哀愁。-16-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5.本文如果分成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参考答案:①想起荷塘;②夜游荷塘;③荷塘畅想;④荷塘归来。-17-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鉴赏文中的景物描写1.文章第四段写月下荷塘美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参考答案: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进行了描写。2.在第四段中,作者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描绘月下荷塘。简要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2)运用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写出了荷香的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扩大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环境的幽雅。-18-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9-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文章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了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参考答案:通过“叶”“花”“树”来写月色,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20-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4.文章的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写出下列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的比喻,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景象,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的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泻浮洗画-21-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5.在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写了荷塘周围“树”的景色,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试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参考答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的浓重气氛。-22-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代表篇章之一,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自己当时思想上的矛盾的?提示: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荷塘中的景物是怎样显示作者“不宁静”以及暂得的宁静的心境的。参考答案:①全篇在宁静与不宁静的心情隐曲变化中,传达出作者不满现实、欲超脱而不得的复杂感情。②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独处”时的“独语”,是他所渴望和构造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真正自由的艺术世界。文中提到的“眠歌”“妻已睡熟好久”“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使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隐约而朦胧,营造了一种“梦”的氛围与意境。这“梦”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这里有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的自由,也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23-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③朱自清先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还在“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的对比中显现出来。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对比中,作者的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又不宁静,深切而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矛盾的心情。-24-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什么作者却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妻”?提示:文中的“妻”,既是结构的需要,也是表现手法的需要,还是作者“不宁静”情感的显示。参考答案:观点1结构照应文章对“妻”的叙写只有两处:一处在开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另一处在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两处描写,前后呼应,首尾相合。观点2对比反衬文中两处对妻子的描写,意在对比反衬作者的苦闷之深而又孤寂至极,连朝夕相处的妻子也难以理解他的苦闷。开头交代这种情绪基调,结尾处强化、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脱的寂寥。“妻”是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将作者的孤独无奈反衬到了极点。-25-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6-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书院清池李元洛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流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27-1荷塘月色首页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