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4年华阳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1,5单元)
1秘密★启用前2014年华阳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芦荟.(huì)不逊.(xùn)匿.名(lì)一绺绺.(liǔ)B.诘.责(jié)教诲.(huì)庶.民(shù)文绉绉.(zōu)C.眼翳.(yì)长髯.(rán)禁锢.(gù)颔.首低眉(hàn)D.黝.黑(yóu)鬈.曲(quán)锃.亮(zèng)广袤.无垠(mào)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粗制烂造不可名状翻来覆去藏污纳垢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颔首低眉诚慌诚恐C.油光可见好意难确泪水盈眶暗然失色D.无可置疑冥思遐想期期艾艾深恶痛疾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B.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C.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D.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是鲁迅回忆晚年生活的散文。全文重点叙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B.《我的母亲》是胡适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文中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2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C.《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D.《列夫.托尔斯泰》选自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者不仅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更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5.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解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实在标志极了。(反语)B.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双关)C.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比喻)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拟人)6.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忙完成这份履历表。(5分)姓名:陶渊明性别:男出生年月:365年籍贯:江西九江字:号:国别:中国职业:自由诗人人生格言:特长展示:擅长写诗,下列诗文影响深远:工作经历:江州祭酒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④彭泽令兴趣爱好:二、(2小题,16分)7.古诗文默写(10分)3(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三项是()(3分)A.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B.城缺辅三秦,风烟望五津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折尽,期在必醉E.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F.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七题只选五题作答)(5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④急湍甚箭,⑤抽刀断水水更流,⑥春蚕到死丝方尽,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3)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3分)《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手法表现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理遣情,转而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同时这也是对天下所有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传达美好祝福的句子是:8.根据课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4)骈死..于槽枥之间4(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54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足肤皲裂而不知.礼愈至.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以.中有足乐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衾拥覆10.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A.D.C.B.5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1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想法?(2分)(2)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的理解和感受。(3分)四、(10小题,39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6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节选自《藤野先生》)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的是()(3分)A作者两次写到无聊的看客,写看客的喝采,这表现了当时一般中国人心理上的麻木和思想上的不觉悟。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这句话说明鲁迅当时已经自暴自弃。C“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这句话写出了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愚昧的批判态度,写出了作者看到同胞不觉醒的痛苦心情。D上文提到的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14.简要概括选文中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15.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认识?(3分)1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有什么好处?(4分)17.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4分)7(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21分)猫人(美)罗杰迪安基瑟我喜欢钓鱼。我最喜欢的钓鱼地点是在一个湖边,那个地方在加利福尼亚山区的一个城镇的小加油站附近,距我当初住的地方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每年,冬雪刚刚融化,我便把渔具装上旅行车,出去钓一天鳟鱼。有一次,我穿过美丽的人造高山湖泊的小水坝,把车开到一侧,开始卸下鱼竿。忽然,我听到一声枪响,呼啸着飞过我的头顶。听到有人开枪射击,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是禁猎区,不允许打猎。另外,在我多年钓鱼的区域内,除了几辆拉木材的卡车路过,还是头一回遇到有人来。我蹲在汽车后面,小心地瞭望四周,看是否有人。又响了两枪。子弹“砰砰”地击中大岩石,我却还是没有看到人。随后,四个年轻人从土路上走来。一个人举起步枪,开了一枪。一只猫跑过土路,钻进灌木丛。“嗨,你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走近了,我问他们,“这里不允许打猎。”“只是打一只该死的猫。”大一些的青年说。另一个小青年慢慢举起枪,朝着那只猫又开了一枪,猫还藏在大石块后面。“别胡扯,伙计们。为什么没来由地要杀生?”我问。“让你看,那只猫值多少钱?”一个小青年说。“十元怎么样?”我说。“砰!”朝着猫的方向又是一枪,“一百元怎样?这个价钱可以接受。”四个年轻人中最大的一个说,他朝着猫的方向又开了一枪。几个星期来,我一直在攒钱,好去买一艘旧船和发动机,以便不必在岸上钓鱼了。我钱包里有一百一十元,口袋里有二十元。“好吧,我给你们一百元买那只猫。只是请不要杀死它。”我掏出钱包,从秘密夹层拿出一百元,放在棕色旅行车的引擎盖上。四个年轻人走过来,站在那里盯着钱看。他们的脸上显出非常严肃的表情。大一些的小青年俯身拿起钱来,揣进牛仔裤的口袋。四个年轻人消失在路的拐弯处,我开始寻找那只猫。几分钟后,男孩们乘坐一辆旧的敞篷小货车从我身边驶过,回山上的镇子。用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给了那只猫足够的信任,抓到了它。我抚摸它五分钟左右,随后放进我的车里,连带我的渔具,开车回到山上的小店。我问店主,他是否知道周围有人丢了一只猫。他走到我的车旁,看那只猫。他告诉我,8住在隔壁的老人大约一星期前丢了自家的猫。老人很伤心,因为那是他妻子的猫,她在几个星期前去世,那只猫是她留下的全部纪念。小店店主到电话机旁,打了一个电话。他回来时,给我倒了一杯热咖啡,我们聊了大约十分钟。我听到身后的门开了,我转过身。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弯腰驼背,看上去至少有一百岁了,慢慢地走到拐角处。他坐在一张摇椅上,却一言不发。“那是他的猫。”店主告诉我。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从柜台后出来,走到老人坐着的地方。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随后递给他一张纸。店主扶着老人的手臂,帮他站起来,他们走向外面的旅行车。我透过窗户看到老人伸手进去,拿起那只猫,抱在胸前。随后,两个人走到隔壁的一栋活动住房,走了进去。几分钟后,店主回来。“我真该上路了。”我告诉他。“找到那只猫有奖励。”店主说。“我不想要奖励。”我回答。店主拿出一张纸,我从他手里接过来。我打开折叠的纸,看到那是一张私人支票,可以兑换成“现金”,上面写着2500元!我吃惊地扬起眉
本文标题:2014年华阳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1,5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