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十辩证唯物论
1画川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导学案复习专题:《生活与哲学》专题二十一辩证唯物论一、高考考点:(1)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课前自主探究:::1.哲学上的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2.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4.所有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5.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依据,解决实际问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哲学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先人为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②闭门造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方生方死~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④望海止渴~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2高考江苏卷26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2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4·天津卷)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6.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2014·福建卷)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近期,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本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②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2014·北京卷)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14·重庆卷)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三、课堂合作探究:1.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材料二、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3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2)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四、课堂限时训练:1.(2014·江苏卷)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于2014年n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材料体现了: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③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3.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显示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过程③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4·江苏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4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5.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材料二、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5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十辩证唯物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