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页(共15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九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Na-23P-31Cl-35.5I-127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水在光下分解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D.氨基酸脱水缩合2.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科学家使用的科技手段显著不同于其它的是A.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3.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图1中OA段是分裂间期,D、E和F点是辐射敏感点。图2是细胞受到辐射后产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D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B.E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C.图2中所示变异属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图2中的变异发生在F点时4.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D.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5.现象I: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不自主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I现象Ⅱ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不需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页(共15页)6.正确理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对于植物激素,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植物激素也具有高效性,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而生理作用显著B.植物激素的种类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C.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受多种激素协调作用所控制的D.植物激素也和动物激素一样由植物体的专门的分泌器官分泌产生7.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侯氏制碱是将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8.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0种B.8种C.6种D.4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高分子对应的单体只有一种,则此高聚物与单体有相同的最简式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等C.分子式为C6H12的某链状有机物,已知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该有机物氢气加成后产物的名称为2,3一二甲基丁烷D.新药帕拉米韦(结构如右图)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醛基10.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C.Z和W的氧化物均可做耐高温材料,M的氧化物可做太阳能电池D.X、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生成一种可净水的化合物11.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42-+8H+B.电解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Ni电极→溶液→Fe电极→正极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撤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降低(假设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页(共15页)12.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B.③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D.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13.现有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a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L,取其中25.00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溶液V2mL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g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g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I、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II,测定干燥管I增重dg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Ω(欧)和T(特),由他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A.J/C和N/CB.C/F和T·m2/sC.W/A和C·T·m/sD.1122W和T·A·m15.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knA23.TknB3.TknC2.TknD.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页(共15页)16.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上方有一固定的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现有一带电量为+q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在A点以初速度v0沿曲面射入,小球与曲面相互绝缘,则A.小球从A点到B点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B.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其动能的减少量C.小球在C点时受到+Q的库仑力最大,所以对曲面的压力最大D.小球在曲面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始终守恒17.如图,一足够长的直导线ab靠近通电螺线管,与螺线管平行.用磁传感器测量ab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大致图像是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以视为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则A.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增大B.灯泡L将变暗C.R2两端的电压将增大D.R1两端的电压将增大1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B.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122vv20.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不计重力)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g取10m/s2),则正确的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5页(共15页)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21.如图,矩形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设OO′下方磁场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图像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2)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3)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4)重复步骤C,共做10次;(5)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①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②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__________;③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3.(9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V1.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AQBPCC′DRL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6页(共15页)(1)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填“分压式”或“限流式”)接法。(2)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3)现有10Ω、20Ω和50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Ω的定值电阻.(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24.(14分)质量为0.2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2)弹性球第二次碰撞前的速度2v.25.(18分)如图(a)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v1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b),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2射出,方向与OA延长线成45°角,求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在图(b)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7页(共15页)26.(14分)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在曲颈瓶中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
本文标题: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