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2013年最新军队部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
《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1第四章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教案目的要求:明确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革命军人必备的思想品质;深刻理解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忠实履行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义务。主要内容:一、爱国主义是革命军人崇高的道德准则二、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特征和内容三、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教学重点: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军人关心的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台海局势的发展,讲清新时期革命军人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的神圣使命,激发学员爱我中华,卫我中华,强我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教学时间:4学时●今天我们开始讲第四章:《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是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大家知道,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作为祖国的忠诚卫士,我们必须自觉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把这种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这一章有三节;第一节主要是讲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传统以及革命军人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二节主要讲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特征和内容;第三节讲怎么样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下边讲第一节。▲第一节爱国主义是革命军人崇高的道德准则这一节讲三个问题:一是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二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是爱国主义是革命军人必备的思想品质。下边先讲第一个大问题:●一、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说爱国主义是“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它高于一切个人感情。人的感情是很多的,如父母儿女的骨肉之情,男女之间的诚挚爱情等等,但是在爱国主义这种深厚的民族感情面前,这些个人感●国旗三军卫士●队列底版●列宁照片《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2情都显得逊色,显得微不足道了。●1919年“五四”运动时,周恩来率天津学生赴北京请愿,一位年迈寡居的母亲给参加请愿的女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吾女知之,余系孀居。膝下仅有汝侍奉,以慰晚年。因当局昏愦,国势垂危,各界遣派代表请愿中央,以冀救国之危急,除万恶之官吏。余衰矣,不能随诸君代表后,以尽一份国民之责任。仅遣汝随群贤后作秦庭哭。……因有一言寄汝,宁愿汝死于囹圄之中,以救得国家,勿逍遥于庭帏内而为日后之亡国奴也!吾心虽悲,为救国计,亦愿忍痛,汝之尽孝在此,汝之尽国亦在此,……母手示。”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母亲是何等的深明大义。父母儿女之情是难舍难分的天伦骨肉之情,更何况这位母亲年迈寡居又仅有这一个女儿。但是她深知爱国比爱女更重要,因而不顾晚年孤独无靠,毅然把独生女儿送上了救国斗争第一线。生活中还有这种现象: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或艰难之中,由于受人知遇和帮助而度过难关,甚至一举成名,那他对知遇者的感情肯定是超乎寻常的。但这种感情也超不过对祖国的感情。●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成名前非常穷困,经常颠沛流离。当他流郎到首都时,身上只有一部诗稿。这时已负盛名的诗人魏勒斯马尔蒂.米哈依看了他的诗稿,发现了他的才华,设法帮他发表,又四出奔走,帮他印成诗集,裴多菲由此而成名。但是魏勒斯马尔蒂没有骨气。1841年8月21日,他在议会发表演说,同意外国驻军匈牙利,同意在匈牙利军队中用德语施令,背叛了国家民族利益。裴多菲非常气愤,他公开写诗抨击他的恩师。许多人劝他不要这样,他说:“我爱恩师,更爱我的祖国!”为了祖国,他不仅断绝了同恩师的关系,而且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毅然走上了反侵略的战场,献出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说爱国主义是“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因为为了祖国人们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荣誉、事业、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1870年德军进攻法国,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毅然退回了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医学博士荣誉证书。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她是引导全人类进步的火炬,但科学家属于祖国,他能利用科学以提高国家的地位!”在他看来,事业和荣誉只有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建国初期,许多旅居海外的科学家,甘愿放弃自己在国外的名誉地位、事业成就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被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称为“抵得上5个师”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花了5年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才回到了祖国。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同时,●五四运动图●裴多菲像●巴斯德像●毛泽东接见钱学森●钱学森录像《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3在美、苏两大军事强权之间,中国以其飞弹实力,加上十亿人口,与苏、美形成了鼎足之势,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等)。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光辉业绩,祖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说爱国主义是“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还因为人们对祖国爱得是那么的深,至死不变,忠贞不移。●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写过一首《桔颂》,歌颂桔树那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的品质,以此表达自己忠于祖国的深厚感情。当他受重用担任左徒的职务时,矢志改革,变法图强。当他受到昏君奸臣的打击迫害时,仍抱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与祖国共患难。当时,士大夫出游求仕的风气很盛,“楚材晋用”,“朝秦暮楚”的事司空见惯,而楚国的政治又这么黑暗,屈原完全可以拂袖而去。但他受诬陷、迫害前后达四十年之久,即使流放汉北江南,也不愿背弃自己的祖国。●他说:“乌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意思是说,飞禽走兽还不忘自己的故土呢,何况是人!后来,秦军攻陷了楚国郢都,屈原悲愤无比,投汩罗江殉国。他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人民纪念。●大家都知道,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历史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文天祥的这首诗:“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俘押往元蒙的大都(今北京)途中写的。诗的大意是说,我这次告别江南父老,很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但即使我死了,也要变成啼哭出血的杜鹃,飞回故国!元军把文天祥押到大都,不管怎样威胁利诱,文天祥就是不降。元蒙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面劝他投降,文天祥昂首挺立,大义凛然地回答:“一死之外,别无所求!”后来,文天祥在北京柴市刑场英勇就义。死的时候面南而跪,以示自己对故国的忠诚。●肖邦是一个大音乐家,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和蹂躏,他虽然热爱祖国,想留在国内,但残酷的现实会窒息他的艺术才能,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为祖国争光。在出国前的告别晚会上,朋友们送给肖邦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故国。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也一直伴随着他。1849年,肖邦在巴黎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对妹妹柳德维卡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但至少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嘱,在他的墓穴里撒上了银杯里祖国的泥土,又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在肖邦看来,祖国的泥土比金子还珍贵。而肖邦这颗爱国的心脏,也远胜过金子。总之,爱国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这样一种深厚的感情呢?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个人与祖国依存关系不断认识的结果。●科学家回归图●屈原图●天问图●文天祥图●肖邦图《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4爱国主义是由乡土之情升华而来的。●远古时期,人们告别了游牧生活,长期相对稳定地生存、繁衍在一方水土之上,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依恋、热爱这片故土,热爱故土之上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亲人这样一种朴素的感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形成了民族。什么是民族?●斯大林曾下了个定义,他说:“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又产生了国家。▲国家有两重含义: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是指具有一定的民族的、疆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共同体;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就是统治阶级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那么,生活在同一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就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这时,以往那种热爱故土、依恋亲人的朴素感情,就逐步上升为热爱民族和忠诚、报效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并渗透到政治、法律、道德、文化之中,就成为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国家和民族所推崇和褒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了。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祖国的本质联系。▲祖国这个概念,从广义上理解,一般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由一定疆域的土地、山河等地理环境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构成的国土;▲二是指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人民或民族;▲三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的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大政权机构——国家。▲因此,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民族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就象母子关系一样,分不开割不断。一方面,祖国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自然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则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满足自己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不管历史出现什么变化,祖国总是人民世代生息繁衍之地。它的存在发展是个人存在发展的基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她每个儿女的前途和命运。总之,祖国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每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观念,把爱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爱国主义象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谓历史的范畴,就是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原始社会图●斯大林像●热爱祖国图●江泽民像《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5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古代的爱国主义、近代的爱国主义和当代的爱国主义。我们先讲一下古代的爱国主义。●(一)古代的爱国主义古代的爱国主义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维护统一,抵御入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不断交替,民族融合和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早在远古时代,炎黄氏族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了统一的基础。之后,夏禹开国,商汤放桀,武王伐纣,虽然分分合合,但主导趋势是走向更广泛的联合统一,直到周天子一统天下。至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一扫六合”,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民族的大联合、大统一的发展局面一直持续了四百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形式上出现了大分裂,但是,三百多年的分裂依然没有动摇中华儿女向往民族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和心愿。隋唐时期,我国终于又实现了统一。其后虽然又出现了五代十国
本文标题:2013年最新军队部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2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