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悖.时(bèi)犬吠.(fèi)擂.台(lèi)剥.粽子(bāo)B.接壤.(rǎnɡ)傩.送(nán)氽.水(tǔn)怏.怏不乐(yānɡ)C.泅.水(qiú)欺侮.(wǔ)茶峒.(dònɡ)兴.奋(xīnɡ)D.绊.倒(bàn)轻薄.(bó)碧溪·(jū)拮据.(jū)解析B项,“傩”应读“nuó”,“怏”应读“yànɡ”。答案B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解析A项,“以起山林”应为“以启山林”;C项,“振辐”应为“振幅”;D项,“坐阵”应为“坐镇”。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天津铁路“母亲节”送上万朵康乃馨为旅客祝福。旅客们________着手中的康乃馨,一起歌唱刘欢的《人生第一次》。②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________运动;下飞机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要尽量休息,避免接待客人。③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在________自己的团队素质低时,是否应先自省一下:我们的沟通能力如何?我们的包容能力如何?A.摇动强烈报怨B.挥动剧烈埋怨C.摇动剧烈报怨D.挥动强烈埋怨解析摇动:①摇东西使它动,②摇摆,③动摇。挥动:挥舞,强调动作有一定的幅度且有规律、节奏性。“摇动”没有节奏。强烈:①极强的,力量很大的,②鲜明的,③强硬激烈的,不指运动。剧烈:猛烈,多指运动。报怨: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语意较重。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语意轻。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可称得上是长篇大论....。B.我们要坚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决不能做与之南辕北辙....的事情。C.近年来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D.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解析A项,“长篇大论”指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贬义,此处使用不当;B项,“南辕北辙”是行动与目标相反,此处理解为不讲原则的事情,使用不当;C项“洛阳纸贵”形容文章写得好,不能理解为报纸杂志价格上升。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想起过去的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B.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C.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D.那时节还是上午,到了午后,关于河渔人的龙船也下了水,两只龙船就开始预习种种竞赛的方法。解析A项,“岁月”是“年月”的意思,怎么能想起500多个岁月呢?“岁月”应为“日子”。C项,“笑纳”是敬语,对象用错。D项,“关于”是表范围的介词,应删去。答案B二、阅读精练(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了人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祖父为什么“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且一提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船夫辛辛苦苦把孙女拉扯大,而今到了嫁人的年龄,孙女出嫁后将会剩下自己一个人生活,这令他感到难以接受,反映出他对孙女的爱及内心的孤寂。7.“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的含意是:那你也认识二老吗?你觉得他怎么样?这是翠翠想探一探爷爷对二老的看法。8.联系上文分析,在听祖父唱催橹歌时,翠翠为什么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祖父所唱的歌让翠翠想起了此时正在青浪滩行船的二老,反映出翠翠内心对二老的思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水·凤凰·沈从文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码头。他最流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那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唱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练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正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下游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注】:“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儿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黏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9.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曾说过的话“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请说明其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一要读懂这句话,这是理解其作用的基础;二要阅读下文,思索相互之间的联系。答案一方面揭示出水对于沈从文“有极大关系”,开宗明义,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全篇行文的线索。10.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阅读全文,不难发现,答题区间在第3、4段。答案①亲近自然;②爱思索爱幻想;③倔强、自主、从容。11.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回答此题,要从全文中找出“沈从文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答案①从小倾心自然;②自然对沈从文的品性影响很大;③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④死后魂归自然。12.文中偈语和诔语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征,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一要分清偈语和诔语使用的不同角度,二要读懂偈语和诔语的内容,三要联系沈从文的性格进行分析。答案偈语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反映出沈从文的刚强,极为坚定极为自信。诔辞是沈从文妻妹对他的评价,揭示出沈从文一生“让人”,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三、语言表达(8分)1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
本文标题: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19边城(节选)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0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