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2016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初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璀璨.(càn)镶嵌.(qiàn)名人轶.事(yì)B.荸.荠(bí)睥.睨(pì)龙吟凤哕.(suì)C.虐.待(nüè)严谨.(jǐn)光耀门楣.(méi)D.结籽.(zǐ)酷肖.(xiào)铮.铮铁骨(zhēng)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吆喝湛蓝囊莹映雪B.雷霆纤细嫦娥奔月C.胆怯鄙夷盛气凌人D.迸射眷恋油嘴滑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浩瀚的词苑中,李清照无异于一朵奇葩,乃是词中女儿花,欣赏了她的《漱玉词》,就会“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两宋余一李啊。B.孔子年轻时就已名扬天下,可他仍千里迢迢....地到洛阳向老子求学。C.他的文章语言讲究句式的错落,长短句抑扬顿挫....,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与爸爸的拖拉懒散不同,妈妈做事一向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B.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C.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5.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是..(因此)人多以书假余B.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贱C.策.(马鞭)之不以其道D.同舍生皆被.(通“披”)锦绣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B.林清玄散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C.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D.《培根随笔》是英国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7.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8.默写填空。初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1),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2)呜呼!?其真不知马也。(3),留取丹心照汗青。(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诗句是:,。(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就是“三苏”,除了苏轼以外,还有他的父亲和弟弟。(附加题)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①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②?”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③?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④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⑤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释】①恶:厌恶。②奈何:怎么办。③欤: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④取:招致。⑤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或.旦而不鸣或:②故书.之以为言默戒书:(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A.无鲜肥滋味之.享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D.当余之.从师也(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我能行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②科学家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初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③“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④“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的能力上,我们每个人是能结出13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⑤但是,。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冷,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⑥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的,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⑦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2.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指代,它用来比喻。13.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把第⑤段横线处空缺的一句话补写出来。14.当被安排一项任务时,有的人总喜欢说“我不行,我不行”。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种心态有什么害处。(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街声吕锦华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②又回到小街,在细雨蒙蒙的深秋,在深秋的黄昏,用脚步轻轻拍打你,用眼光细细打量你,一股陌生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③这,哪是久藏我心中的小街?④这有一片水声。哗哗地,从小街石板底下流过。像一群顽皮野性的乡村孩子,扰得小街的黄昏忽然心神不定起来。又似一首颇为悲壮的生命进行曲,将小街笼罩在一片深重的秋色里。⑤该有一片书声。呜呜地,伴着细雨的淅沥声萦绕在小街。似潮汐漫漫,如芦风萧萧,像游丝一缕一缕飘在小街。小街人历来崇尚读书,当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精读细究,有造诣,有著作,读出了名望。古代,有登上吏部尚书高位的;现代,有成了园林设计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于是,这些人便成了小街的骄傲,成了一批孩子仿效的楷模。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却已被父母粘在书桌前了。心里有莫大的委屈,却从不敢声张。父亲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可以镇住一切。祖母心疼极了,便出来说情。父亲呐,总是不紧不慢地说:“妈,那时,你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么?”一句话,祖母不再吭声。⑦小街人瞧不起经商的。他们称之为做生意人,言下之意大有低人一等、不务正业、欺骗诈人之味。因此,小街的商业一直振兴不起来。然而,倒楣的还是小街人,要买个铁锅什么的玩意儿,都得上老远的县城去。有人笑这街上的人全是大傻瓜。这不,把一只只小鸟喂大了送走了,你只拾了个好听的名声,其他什么也拣不着。又有人劝说小街人,这附近的乡脚大着哩,留几根苗苗在小街吧,或许能赚好多好多的钱。但小街人听了总是淡淡一笑。那初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就是说:“(B)伲①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⑧——哈哈,多有趣的小街人,多清高的小街人!于是,黄昏细雨裹着的小街,总能捕捉到一丝丝湿漉漉的书声;于是,小街雨雾编织的黄昏,总是一幅古老清贫色调的画。⑨眼前的一切令我吃惊。小街,何时卸去了这身积着太多尘埃的灰蒙蒙的外套,浓妆艳抹起来了?一个个店铺,被横一道竖一道的油漆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昏暗的烛光,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替代了,令人神荡目摇;夜幕还没完全垂下,小街已成了一条珠光宝气的灯河;街面改成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的绊脚,细雨中一辆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轻捷如飞燕。一个个卖茶叶蛋酒酿元子、卖T恤衫牛仔裤的小店铺闹猛得可以。顾主多数是附近的乡办厂里的农民。钱多了心也野了,晚上便来逛小街。偶尔还能看到咖啡馆舞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跳舞;却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兴致浓浓,人情浓浓。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和迪斯科的音乐飘得满街都是。街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一股浓浓的声浪迎面扑来,我有点飘飘然了。⑩穿过小街,忍不住又转过身去热热望了两下。小街人何时更新了观念?小街人终于赶上了新潮流。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这株古银杏,千掌千指擎一树的晶莹,年年秋天里透着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的醇美,站在小街尽头,像小街的一座雕塑。⑪正欲离去,忽然想起那片书声。那片曾经萦绕小街的书声呢?难道,岁月已把这片声音抹去?难道生活已使这片声音失落?一份长久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思绪倏然无存,而另一种心绪则迅速潜入心中,而且膨胀沉重起来。⑫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想抓住什么,又想挣脱什么。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⑬蒙蒙细雨中,我默默地伫立在小街尽头。我又走进了一份深深的惆怅里。【注释】①伲(nǐ):方言,我们。15.文章题目为“街声”,过去,作者在家乡这条小街上听到的是和;如今,听到的是。16.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画线A句。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2)阅读文章第⑦段,比较画线B句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改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17.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18.文中多次出现了“小街雨雾”,作者对“雨”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四、综合性学习19.阳光中学开展以“美酒飘香”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题目。(1)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词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请你搜集有关“酒”的一句诗词奉献给大家。示例: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你搜集的诗词
本文标题:2015-2016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