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个题目有一项正确,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每个题目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让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s1﹣s2=s2﹣s3B.==C.==D.==2.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经传感器测量后,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8t﹣t2(m).则该物体在0〜5内走过的路程为()A.14mB.15mC.16mD.17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对汽车提供足够的动力才能在公路上持续行驶,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在粗糙的平面上减速滑行,初速度越大,滑行的时间越长,说明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4.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15s末两车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A.a车的速度变化比b车快B.出发前a车在b车之前75m处C.出发前b车在a车之后150m处D.相遇前a、b两车的最远距离为50m5.在学校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水平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己知球架的宽度为0.2m,每个篮球的质量为0.3kg,直径为0.25m,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球架一侧的压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0m/s2)()A.2.5NB.3NC.4ND.5N6.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质量一定的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是均匀增加的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7.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8.在竖直放置的框架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框架上的A点,将另一端从与A点等高的B点沿框架缓慢地向D点移动,途中经过框架节点C,則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由B至C拉力变小B.由B至C拉力不变C.由C至D拉力变小D.由C至D拉力变大9.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吸铁石,吸铁石和白纸未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B.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白纸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白纸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10.如图所示,水平粗糙桌面上有a、b两个小滑块,之间连接一弹簧,a、b的质量均为m,现用水平恒力F拉滑块b,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加速运动,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已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距离为L+B.撤掉F后,a作匀速运动,b作匀减速运动C.若弹簧在a连接处突然断开,a、b的加速度一定都增大D.撤掉F的瞬间,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一定增大二、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11题4分.12题7分.共II分)1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罝O,记录下O点的位置和拉力F1、F2的大小及方向.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中,选绳套时应选长度适当长一些且不易发生形变的细绳B.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C.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12.某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实验小车、打点计时器及沙桶等实验装罝来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休的加速度与细绳拉力之间的关系.(1)如图2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通过计数点3时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实验时,由于某同学的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1中的图线.13.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S0=6m处有一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取10m/s2,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1)不考虑上方气球对小球运动的可能影响,求小球抛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时间?(2)小球能否追上气球?若追不上,说明理由;若能追上,需要多长时间?14.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长L=1m,用F=5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设铁块B与木板A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B与木板A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的时间.15.如图,将质量m=2kg的圆环套在与水平面成θ=37°角的足够长直杆上,直杆固定不动,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杆上依次有三点A、B、C,sAB=8m,sBC=0.6m,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5,对环施加一个与杆成37°斜向上的拉力F,使环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已知t=4s时环到达B点.试求:(重力加速度g=l0m/s2,sin37°=0.6,cos37°=0.8)(1)F的大小;(2)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则环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选做题[物理一选修3-3]16.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17.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cmHg.环境温度不变.[物理一选修3-5]18.(2016春临沂期末)一静止的铝原子原子核俘获一速度为1.0×107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状态的硅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为p+→B.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105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19.(2016春临沂期末)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的条件.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个题目有一项正确,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每个题目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让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s1﹣s2=s2﹣s3B.==C.==D.==【分析】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判断各项是否正确;同时判断该结论是否由伽利略用来证明匀变速运动的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s1﹣s2>s2﹣s3,故A错误.B、由运动学公式可知,s=,a=,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v=at可得,a=,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是不是当是伽利略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C错误.D、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虽然当时伽利略是通过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但我们今天可以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去理解伽利略的实验.2.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经传感器测量后,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8t﹣t2(m).则该物体在0〜5内走过的路程为()A.14mB.15mC.16mD.17m【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从而得出速度减为零的位移,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位移大小,从而得出物体走过的路程.【解答】解:根据x=得,物体的初速度v0=8m/s,加速度a=﹣2m/s2,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物体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5﹣4s=1s,则物体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则路程s=x1+x2=16+1m=17m.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本题求解的是路程,不是位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对汽车提供足够的动力才能在公路上持续行驶,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在粗糙的平面上减速滑行,初速度越大,滑行的时间越长,说明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分析】明确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之所以对要对汽车提供足够的动力才能使汽车在公路上持续行驶是因为汽车受到阻力作用,不能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只所以初速度大而滑行的时间长,是因为速度减小到零需要的时间长,和惯性无关;故B错误;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正确;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故不能求它们的合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惯性这一概念,要注意明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而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的性质.4.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15s末两车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A.a车的速度变化比b车快B.出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