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优化使用策略(扩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管理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扩充)概念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抗菌药物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原则(扩充)抗微生物药物•是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抗生素•抗生素仅指对某些微生物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各种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药物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抗生素后效应•抗菌药物血清浓度降至MIC或消失,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Textinhere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青霉素,1940年用于临床,开创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几十年来,青霉素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Textinhere抗菌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功不可没。然而仅仅70多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已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扩充)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抗菌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甚至灾难,它的滥用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根源,是不合理用药造成药源性疾病、甚至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WHO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应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根据对全国14家综合性医院的专项调查显示,在最常用的15种药物中,10种是抗生素,住院患者50%左右的费用是用在抗生素上。在相当一部分的医生处方单上,患者的疾病不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发热,都千篇一律地使用抗生素,使患者的耐药性大为增加。而且,使用的抗生素也越来越高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扩充)来自医生的原因:这里面有医生水平局限的因素,也包括来自患者的压力(病人要求使用、并且用新的、价格高的抗菌药物等);还有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怕发生感染而预防性地应用抗菌药物);以及经济上的考虑等,于是出现滥用抗菌药物和过度处方现象。来自患者的因素:听信广告吃药,自己购买药品,不按医嘱用药,要求医生用新药等现象非常普遍;在我国农牧业、渔业中广泛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和加剧的因素之一。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药不对症,感染加重恶化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轻者感到不适,不便,重者致残,死亡浪费药物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负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Textinhere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20世纪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已成为临床用药的关键问题。合理选用:抗菌药类别和品种的选择合理使用:抗菌药给药方案的选择合理联用:抗菌药联合方案的选择合理用药的三项任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品种选择:(2)给药剂量:(3)给药途径:(4)给药次数:(5)疗程:(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选用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口服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初始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口服给药尽量避免局部应用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药物分级管理与使用:分为三级病原微生物检测: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管理与督查:根据《指导原则》制定“实施细则”,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1.抗菌药物分级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鉴于此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安全性和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相对较非限制类略高特殊使用: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一旦细菌对其出现耐药,后果严重,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者,以及新上市的抗菌药,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尚不多,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相对较高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具有严格的用药指征或诊断依据,且须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由科主任签字同意或经其授权的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且事后必须报告具有相应使用权限的医师并由其补签字同意2.分级使用权限抗菌药物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原则1.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必要时减量给药,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应避免使用,如氯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需减量应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扩充)2.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药物自肾排出减少,老年人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如β内酰胺类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尽可能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给药方案个体化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3、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4.小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氨基糖苷类有明显耳、肾毒性,应尽量避免应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有肾、耳毒性,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喹诺酮类抗菌药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5.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6.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药物的分类药物的特点抗菌药物的分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ß-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单环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抑制剂及复方制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多肽类抗微生物药物其他抗菌药喹诺酮类硝咪唑类合成抗细菌药磺胺类呋喃类抗真菌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合成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剂)杀菌剂磷霉素(快速杀菌剂)糖肽类(快速杀菌剂)利福霉素类(杀菌剂)氟喹诺酮类(快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剂)杀菌剂和抑菌剂抑菌剂四环素类(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快速抑菌剂)氯霉素类或酰胺醇类(快速抑菌剂)磺胺类(慢速抑菌剂)林可霉素类(快速抑菌剂)杀菌剂和抑菌剂作用部位抗菌药物抑制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万古霉素、杆菌肽、磷霉素、异烟肼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抑制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氟胞嘧啶、甲硝唑、替硝唑类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胞苷、新生霉素、抗病毒药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杀菌速率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的时间长短有关。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种(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即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愈高,杀菌活性愈强。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浓度依赖性)ß-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天然青霉素(由发酵液提取):青霉素钠盐甙钾盐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邻氯西林)、双氯西林广谱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广谱羟苄青霉素:羟苄西林替卡西林广谱磺基青霉素:磺苄西林广谱酰脲类青霉素:呋苄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分类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注意: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繁殖期杀菌剂水溶性好,组织分布广毒性低对敏感菌疗效肯定价廉注意:询问过敏史及做青霉素皮试;发生过敏性休克,就地抢救;大剂量可引起青霉素脑病;不做鞘内注射;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滴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特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复方制剂,前者是光谱青霉素但不耐青霉素酶,后者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抑酶作用。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本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不推荐在儿童患者中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本文标题: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7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