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04年度湖北省精品课程申报表
1编号2004年度“湖北省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省市所属学校武汉理工大学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层次(本/专)本科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物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基础物理学课程负责人田旭申报日期200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ΟΟ四年七月二十一日2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31.课程负责人[1]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田旭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10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027-62455921学位硕士职务传真027-87666950所在院系理学院E-mailtx59109@163.com通信地址(邮编)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430070)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大学物理,基础课,周学时4,5届共35个班约1000人。量子力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3届共10个班约37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大学物理湖北省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2001.5~2003.5,主持人。《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2003.9~2005.9,主持人。教学相关论文(第一作者):《均匀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四类升降算符》、《大学物理》,1999.6《Landau体系定态圆心相干态和压缩态》,《湖北大学学报》,1999.3《线性谐核子的非定态波函数》,《工科物理》,1998.8《均匀磁场中带电粒子的非定态波函数》、《大学物理》,1997.12《二维谐核子量子力学的经典极限分析》,《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7.2教学相关著作:《普通物理习题精粹》,崇文书局,2003.9,主编《大学物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副主编《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参编《大学物理教程》,1999.3,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副主编4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均匀磁中带电粒子量子运动研究》,校基金,1998.3~2000.3,主持人。《高压下新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2006.1,主持人。学术论文:《相干Landau态》《物理学报》2004.3第一作者《耦合压缩Landau态》,《物理学报》,1999.8,第一作者。《非耦合压缩Landau态》,《物理学报》,1998.5,第一作者。《Landau系统四类规范不变的升降算符》,《物理学报》,2002.12,第二作者。《Mn基钙钛矿氧化物中的自旋极化隧道输运》,《低温物理学报》,2003.5,第三作者。《均匀磁场中带电粒子的新相干态》,《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2,第一作者。《ISO(3.1/N)SupergravityLagrangian》,《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1997.6,第四作者。《有磁薄吸积的径向不稳定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8,第三作者。《Chargedensityandspindensityininterchaincoupledorganicpolymerferromagnetwithnon-nearestneighbourhoppinginteraction》,《JournalofMagnetismandmagneticMaterials》,2003.3,第四作者。《Spinandlatticeconfigurationsin-conjugatedorganicferromagneticpolymerwithopenboundarycondition》,《Phy.Stat.B》,2003.3,第四作者。《Effectofthenext-nearestneighborhoppinginteractiononthemagnonexcitationinquasi-one-dimonsionnalmagneticpolymer》,《SyntheticMetals》,2002.6,第四作者。[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52.教学队伍情况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田旭男1959.10教授理论物理主讲廖红女1966.3副教授物理主讲赵中云男1963.1副教授天体物理主讲李建青女1961.8副教授物理主讲赵黎男1961.5副教授凝聚态物理主讲邓伟明男1956.1副教授物理主讲韩庆奎男1948.11副教授物理主讲周蔚华女1977.10助教物理助课吴汉舟男1945.7副教授物理主讲孙晓冬女1965.8副教授物理主讲黄学洪男1954.7副教授物理主讲郭威男1947.12副教授物理主讲罗来龙男1949.4副教授物理主讲吕建桥男1957.1副教授物理主讲刘想宁男1957.2副教授物理主讲余利华女1960.9副教授物理主讲徐晓英女1957.4副教授物理主讲胡又平男1965.7副教授物理主讲彭慰慈男1965.7副教授物理主讲仲炽维男1947.3副教授物理主讲刘奇琼男1964.5讲师物理主讲陈清明女1973.2讲师光电子学物理主讲黄勇男1973.10讲师物理主讲雷杰男1962.9讲师物理主讲张晓玲女1969.12讲师物理主讲杨洪庭男1973.8讲师理论物理主讲邓玉蓉女1979.2助教凝聚态物理助课汪晓元男1957.1教授光学主讲张兆国男1944.11教授物理主讲王嘉赋男1965.8教授生物物理主讲62-2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教学队伍共有教师30名,有教授4人,副教授18人,讲师6人,助教2人。教师中博士学位的有5人,硕士学位的有8人,在读博士的教师有1人,在读硕士的教师有7人,相信随着这些教师的学成,必然会大大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的教师有7人,40—50岁的教师有12人,30—39岁的教师有5人,30岁以下的教师有6人。教师队伍中以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课程主要教师均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课3—5门,都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仔细,刻苦钻研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课程主要教师在系内率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并积极开展了多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有教师年终考核成绩均为称职或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订有《指导教师职责》、《青年教师职责》,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一位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各个教学环节,过好教学关。坚持对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对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培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研活动,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交流教学经验,确保了教学质量的长期稳定和不断提高。坚持同行听课制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新知识讲座,使教师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得学术水平提高,有利于把新知识、新理论带进课堂,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严要求,压担子、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师资队伍,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的业务水平均有提高,教学效果优良,教研室内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蔚然成风,前几年进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近五年有5位教师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一位教师因教书育人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7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近五年来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有:1、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2、教学方法研究;3、使用中-英双语教学;4、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5、电子教案建设;6、网络课件建设。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1、大学物理立体化教材建设2、大学物理试题库研究3、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研究4、完成大学物理电子教案,并用于教学;5、完成大学物理网络课件,并用于教学。近5年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均为第一作者):《也谈用安培环路定理求无限长载流螺线管内外磁场的分布》,《物理与工程》,2001年6月《任意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所受磁力矩公式的简单推证》,《物理与工程》,2002年1月《关于两个驻波迭加结果的讨论》,《物理与工程》,2002年4月《任意形状的载流线圈在远处一点磁场分布的简单计算》,《物理与工程》,2002年5月《从物理学的发展看自然观的演化》,《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年3月《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物理与工程》,2002年6月《用费曼模型求截面为任意形状的无限长载流螺线管的磁场》,《大学物理》,2003年11月《关于大学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编写一些想法》,《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3月《大学物理的定积分教学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1月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01年,第五名。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育厅,2000年,第五名。83.课程描述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基础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浪潮是全球性的,持续了好几十年。在我国基础物理学课程开设极其广泛,教材也非常多,但在基础物理学教学存在不少体系落后的弊病。主要表现:其一,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有了革命性的发展,而在很多基础物理教学中,仍然以18世纪、19世纪的内容为主,20世纪内容往往只是简介或附录。第二,世纪之交学科交叉越演越烈,往往在一些交叉点上生长出新课题或新学科,传统大学物理教学中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和考虑。其三,在基础课中实施科学教育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如何在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科学道德的培养等等等方面缺乏优秀的例子。自2000年开始,我们在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培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材建设、教学环节、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向着建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目标迈进。大学物理课程2002年湖北省优质课程复审通过。一门好的基础课程应该有较大的受益面,而一门好的基础物理课程应该适应广泛的学科背景。目前大学物理课程每年面对8000本科学生,40多个专业方向,为更大范围的教学适应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起到令人信服的示范作用。9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本文标题:2004年度湖北省精品课程申报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0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