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2009年10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试题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地球正面临着转折点。全球变暖虽然目前尚未失控,但很快就将一发不可收拾。危险的症兆随处可见,这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减缓全球变暖?如果不采取措施,地球会有什么下场?全球气温正在升高,每上升1度都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1度,2度,3度,4度,5度,气温升高6度,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象一下,如果21世纪全球变暖加剧,全球平均气温逐步上升,那么,下一场超级风暴,下一轮灼人热浪,下一场重大天灾将降临何处?争论已经落幕。科学家们一致指出:地球的平均气温确实已升高将近1℃,全世界严阵以待。由于各地出现的预警信息,人类利用数千艘船只,数万所陆上监测站,以及外太空的卫星,共同对地球进行监控。科学家们将获得的数据输入最先进的计算机模型,以此估算地球可能面临的未来。预测结果令人担忧。四十年后,喜马拉雅山区的冰河,这个数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很有可能消失。格陵兰冰层可能在50年内全部融化。目前,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品种占全世界的一半,但这座雨林很可能在本世纪末变成一片不毛之地。目前的数据显示,全球均温已经升高了0.8℃,澳大利亚人口第二多的维多利亚洲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高发期,许多人将这次临火高发期视为大自然给的警告,让世人警觉气候变迁的冲击。“澳洲本来就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全球均温虽然只上升了不到1度。这里却因此失去了大量陆上水源。澳洲目前正遭遇一千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着全球均温的上升,还将彻底改变地球的自然机制。到时不是这里出现干旱,就是那里发生洪灾,甚至会出现同一地接连旱灾和洪水的情况。”国家地理的专栏作家马克里内斯长期收集气候模型数据,了解气温每升高1度将对地球造成的破坏。“人们很难想象全球变暖的未来冲击。我想帮大家看清这个事实。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相信汽车废气将在50年后融化喜马拉雅冰河这种结论。”虽然专家估计在未来100年内地球均温有可能升高6℃,但这并非不可逆转的结果。既使地球气温只有6度变化,也将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全球均温出现6度的变化,低6度就是1万8千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川时期的气温。当时的牛津被冰层环绕着,部分地区的冰冠厚达1英里以上。气温降低6度就能让地球重新迎来冰川期,那气温升高6度呢?初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球上空,大气层是一个缓冲区,它将地球表面与太空隔离开来,其中一小部分是温室气体,混合水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氩氮和臭氧。这就像一点罩住地球的圆盖。用来保存足够的太阳反射能量,以维持地球生物所需的正常气温。温室气体量越高,储存的热能就越多,这将对全球气候造成剧烈影响。过去250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因为人类不断寻找到新的方法使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我们没有意识到二氧化碳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各种能源方便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但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却被排放到大气层,积存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被增聚就会造成全球性灾难。危险含量是百万分之四佰五十。现在已经是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三。全球变暖再让地球均温上升1—2度,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全球变暖的起因是人类对能源的大量需求。每次打开开关,插上插头,或按下按钮启动电器,都必须有发电厂提供电力,全球有近九层的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史前动植物化石,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氧化碳,这三种化石燃料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元凶,化石燃料改善了数代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难以想象没有化石燃料的日子。从个别产品来看,消耗的能源似乎不多,比如制作一副墨镜或者点亮一个招牌,但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大量累积。如果气温升高超过一度,脆弱的大自然平衡将受到威胁。从深隧的海底到世界最高峰都无法避免。如果全球均温升高2度,生物群的变化会开始加剧,格陵兰冰河会逐渐消失,大片冰层融化,危及北极熊的生存,昆虫将迁移到陌生的新地区,当美国北部变成温带气候区,百匹松林将被松树甲虫啃食殆尽,灰熊会因此失去秋季的重要食物来源。加拿大的冻土地带将被融化,出现新的森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掉,这就是全球均温上升2度后可能发生的情景。“如果气温升高2度海洋生态系统将面临更严重的冲击。全球大多数热带珊瑚礁都可能消失。”这个问题让奥弗霍格古德博彻底难眠,身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奥弗一直在观注珊瑚礁的变化。他的实验室位于澳洲东北部的大堡礁,这是对抗气候变迁的最前线。大堡礁近来发生二次大规模白化事件。当水温超过珊瑚礁所能容忍的最高温度3℃时,珊瑚礁就会排除剩存所需的海藻,造成大堡礁大片珊瑚死亡。“如果你亲眼看到珊瑚白化就能确切地了解全球变暖对生物造成的影响”。“如果我们某天早上醒来后突然发现最心爱的森林枯死了1/5,那该怎么办?这就是珊瑚礁目前的状况。”超过100万种生物在珊瑚礁居住,觅食和繁殖,它们需要珊瑚礁,它们的存活少不了珊瑚礁。近来,大海出现了比珊瑚礁白化更危险的趋势。海洋是吸收大气层二氧化碳主要的自然机制,是地球上汇集碳最多的地方,但最近有迹象显示,这个机制正在瓦解。在正常情况下,微型海洋生物包括有孔虫和球菌藻,会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用来打造自己的外壳和骨骼,但这个机制有一定的限量。当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海水便会酸化。酸化的海水会融解微型海洋生物的外壳和骨骼,也会阻止他们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有些微型海洋生物身长仅1毫米,位居食物链的最下层,但无论外表和体型如何,所有海洋生物的命运甚至包括最庞大的海洋生物,他们的生存全都依靠于这个平衡机制。海水中的化学成份被改变,自然界控制气候的机制也开始崩溃。地球的另一边,那里的科学家也有同样的担忧,他们研究全球变暖对寒带气候的影响。大自然历时15万年,打造的格陵兰冰层,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融化流入大海。冰层消失后,上涨的海水将淹没掉全世界的海岸城市。格陵兰亚格布港冰川是史上移动最快的冰川,以每天移动40米以上的速度融解入海。这一速度是10年前的2倍。冰河在2天内融解掉的冰,其中蕴含的水分等于纽约都会区一年的用水量。“地球持续变暖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影响冰层的稳定性,危险在于冰层可能会迅速开始瓦解。”瑞士营是一所设立在冰河上的科研机构,科学家在这里详细记录下气候的变化数据。康拉德·斯蒂芬斯博士每年春季带领小组前来研究。斯蒂芬斯建立了23所设备完善的气象站,这些气象站每15秒进行一次完整的气候测量,这些数据使世界范围内全球变暖的计算机模型得以更新。“这片冰层很古老,已经有15万年历史,如果冰层开始融解,将开启人类文明中从未见过的进程。”我们从未见过格陵兰消失。1992年有5.6公里的冰河融解入海消失,10年后,消失的冰河达到之前两倍多,每年融解15.5公里。斯蒂芬斯原本不知道气候变暖是如何加速冰河融解的,直到他发现冰层上最奇特危险的地形之一。融解的冰水渗入并浸蚀着冰川,形成了被称作冰河湖穴的巨大地道。研究小组放下一台光纤摄影机,他们认为融解形成的冰水切穿了岩床,渗入地底达0.25英里,成为加速冰河融解入海的润滑剂。这个发现让斯蒂芬斯和他的组员胆战心惊。这些冰河湖穴一路贯穿冰河,形成加速冰层消失的新机制。现在冰河的融解速度极快。海平面将在100年内升高整整1米。到时后果将不堪设想。“格陵兰冰层蕴含的水量能让全球海平面上升约7米。伦敦、曼谷、纽约和上海这些大城市届时都将被海水淹没。”许多科学家认为,气温再上升2度,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就会彻底改变。到时,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极圈冰层加速融解消失,融解的冰层又反过来导致变暖加剧。到时全球变暖,将成为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将目前减缓全球变暖的众多方案结合起来,或许能避免气温升高2度这种失控的情况出现。人们想了很多法子,从改用节能灯到将全球火力发电厂的效率提高二层。我们应在地球气候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之前将这些方案结合,这样一定会对改善局面大有帮助。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气候的变化可能会撕裂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但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最终将影响地球内部的运行方式。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冲击低地国及多数国家沿海精华区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沙漠化现象扩大,导致土地干旱,人畜面临粮食问题,引发地质灾害,对于生态体系、水土资源,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大规模蔓延,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活动与生命安全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弊大于利。虽然迄今为止,人们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该想尽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综合各种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预计地球的平均气温届时将要提升两度以上。
本文标题:2009年10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2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