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1一轮复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学案1课时)【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2.居民收入(1)收入是消费的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的收入,而且受收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3.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4.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知识点二消费的类型5.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消费和消费。注:有形商品消费其特点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分开的,先生产,后消费,而劳务产品的消费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二者不可分。6.按交易方式可分为消费、消费、消费。7.按消费的目的可分为消费、消费、消费。注:这三种类型是逐层上升的,生存资料消费重在,发展资料消费重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消费会逐渐增加。知识点三消费结构8.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从食品开支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9.被称为恩格尔系数。(1)恩格尔系数,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提高,改善。(2)公式:恩格尔系数=﹍﹍﹍﹍﹍﹍﹍/﹍﹍﹍﹍﹍﹍﹍*100%(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②直接原因:。表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疑点突破】▲钱货两清的消费:买卖之后,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当即发生转移,但责任并未完全转移,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贷款消费:(1)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A.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注意: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B.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支付能力。C.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D.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随着偿还贷款逐渐发生转移,直到付清所有贷款时完全转移。(2)贷款消费的巨大作用:A.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2B.从社会经济角度讲:①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如在通货紧缩之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②贷款消费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都有积极作用。(3)贷款消费应该注意的问题:A.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B.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应该把贷款的数额控制在自己的还贷能力之内。C.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知识联系:消费贷款是由商业银行提供的,此外,商业银行的贷款还包括工商业(生产用)贷款。小提示:助学贷款不是贷款消费,而是人力资源投资。▲租赁消费:租赁消费租比买便宜得多,这是租赁消费发生的原因。租赁消费中,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变更,只是转移了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能力训练】1、随着这几年我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上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一直保持较旺的势头。这说明A、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刺激需求B、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引起消费量的剧烈变化D、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2、按照消费对象的不同,缝纫机、手表、洗衣机、轿车的消费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B、劳务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有形商品消费3、下列对贷款消费的认识,正确的是A、符合时代消费方向,应成为每一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B、否定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应加强对这一消费群体的教育C、在预期收入稳定或允许的条件下,应提倡和鼓励D、对青年人有这种认识应鼓励,对老年人有这种认识应批判4、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5、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严重制约了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增长。上述材料说明A、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B、居民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D、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6、根据我国统计部门的资料,平均来说,在1985年用100元能够买到的消费品,到2005年大约需要353元才能买到。上述材料说明A、人民币代表的黄金数量在减少B、市场上消费品的供给在减少C、物价水平高低对消费水平高低有影响D、消费者在花钱方面变得越来越不理性7、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杭州、成都等旅游城市纷纷推出旅游券,对进入本地的游客实行打折优惠,使接待的游客容量大增。公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属于①有形商品消费②劳务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33.1消费及其类型限时练习用时:30分钟题号123456789101112分数答案一、选择题(2010·海口模拟)据调查统计,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情况如下:富裕阶层购买高级住宅、家庭小汽车;小康阶层更新家电、购买新房;温饱阶层购买家电、改善住房;贫困阶层购买吃、穿、用等生存资料。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表明A.我国居民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B.居民消费类型具有多样性C.居民消费水平提高D.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占主导地位2.影响上述消费的直接原因是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因素C.物价水平D.家庭收入3.虽然广大群众喜爱电影艺术,但是真正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69%的公众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过高。这表明A.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B.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C.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4.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进口需求回落,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这说明A.消费决定生产B.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C.居民的消费水平仅取决于当前收入D.消费是连接生产与交换的桥梁和纽带5.人们外出旅游、到影剧院看歌舞表演,从个人消费的层次看,属于A.物质生活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享受性消费6.2009年1月22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2009年春节军政座谈会上透露,2008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达37588元,增长8.7%。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换代,人民对住房、汽车、旅游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些说明了A.人们的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不断增大B.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D.消费决定了生产的发展壮大。7.下表是“2002-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统情况”。根据材料,针对这段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737.137.736.73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245.647.745.543.0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D.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8.(2010·南京一调)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4(2010·佛山质检)下面是甲乙两人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据此回答9~10题。9.从甲乙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10.如何看待甲乙两种消费方式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11.(2010·福州质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右图中P是收入差距均等线。假如a为某地1978年基尼系数(为0.15);b为该地2009年基尼系数(为0.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1978年的富裕程度比2009年高B.该地1978年的贫困人口比2009年少C.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小D.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大12.(2010·绍兴期中)某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分别为42.5%、40.6%、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市居民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二、论述题:13.(04年广东高考)表1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39.237.937.737.149.147.746.245.6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表2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62806860770384722253236624762622图1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5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⑴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⑵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1消费及其类型限时练习答案:1.B2.D3.B4.B5.D6.C7.B8.A9.D10.D11.D12.C13.(1)表1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表2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注:如考生通过计算,如:2000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2.79:1,到200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3.23:1,由引得出“差距正在扩大”的结论,可酌情加分)图1显示:我国农村人均税费负担包括农民上缴的税收和费用两个部分,以税收为主;2003年农民人均税费从类型看,越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
本文标题:2011一轮复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