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1.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2.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3.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4.宋代苏轼《教战守策》5.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6.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7.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10.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11.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12.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13.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14.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15.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16.1918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17.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18.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19.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20.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21.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第二章1.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2.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3.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4.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5.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6.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7.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8.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9.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10.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11.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12.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是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的划分13.丘昌泰把政策工具归纳为管制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14.美国总统决策的内容:国情咨文,立法否决,外交决策15.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实质性和程序性16.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伊斯顿17.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包括社会正义、公正、协调、稳定18.中国的人大决策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宪法、基本法律、人大决定,其他法律19.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的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乡政府20.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狭义的法21.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司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3.高科技推动政策不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24.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有:推翻先前裁决、司法审查、司法命令25.休斯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进行了分类:管理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第三章1.查尔斯·琼斯和马瑟斯《政策形成》,公共政策主体分为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2.政策主体系统包括政策制定系统,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居核心地位3.政策网络本质特征: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4.政策评估系统由评估主体、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构成5.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6.政策支持系统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构成7.公共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权力8.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10.法国:中央集权型单一制11.英国:地方分权型单一制12.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1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代议机关14.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15.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包括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共舆论,社会政治运动,公民等16.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17.社会团体具有非官方性,自在性和自愿性18.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巴西19.强调权威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的理论是治理理论20.能使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全体一致规则21.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的环节有利益聚合、表达、传递、监督22.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包括: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交换资源的需要、结盟的需要、追逐权力的需要、协调的需要23.多数规划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第四章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实证性2.西蒙: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满意决策命题3.埃齐奥尼:混合扫描模型4.林德布洛姆:渐进主义模型5.德洛尔:规范最适模型,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6.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7.现代精英政治理论始于莫斯卡和帕累托,米歇尔斯,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改造8.提出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的学者是莱瑟姆9.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10.托马斯·戴伊著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所用的分析视角是精英模型11.“上下来去”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12.理性优化模型中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包括确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方案评估预选优,政策执行13.注重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的模型:机构——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14.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学者是伊斯顿(政治系统模型)15.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机构-制度模型16.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是政治系统模型第五章1.解决政治问题时,首要遵循的是合法性原则2.层次分析是指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分析方法3.问题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4.科珀等学者认为,动员模型经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5.外在创始模型出现在民主和平的社会中6.约翰·金登提出三源流模型,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7.我国学者将公共政策议程模式划分为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8.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关联性和公共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性与动态性9.邓恩将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和结构不良三种类型10.琼斯和马休斯将公共问题分为:私人主动,政府有限介入,政府主动,私人有限介入,两者主动,两者不主动四类11.政策网络分为:利益型,意见型和混合型12.问题认定四个步骤: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问题感知13.科珀: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型,内在创始模型14.芭芭拉·尼尔森议题确立过程:确认,采纳,重要程度排序,持续15.按照议程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可分为界定或认定议程,规划议程,磋商议程,循环议程16.系统议程又称为公共议程17.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是动员模型第六章1.基本目标称元目标,政策具体目标称次目标2.按需分配要实现的是最终状态公平3.听证最早源于西方的司法实践4.政策学习是集体学习的一种形式5.政策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问题学习,社会学习6.公共政策的抉择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7.邓恩提出的转换的模式包括:权威,统计,类别,直觉,分析,解释,实用,价值评价模式8.分析方法的效度被作为政策论证的基础9.政策抉择的三个环节:论证,审议,采纳10.政策抉择的第一个环节包括政策论证、探究以及对话11.邓恩将预测性评估方法归纳为外推方法,理论方法和判断预测12.公平分为: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最终状态公平13.确定政策目标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和伦理考量14.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15.政策的联系机制分为由规则,工具和假定构成16.假定包括技术假定,行为假定,规范假定17.台湾学者林水波,张世贤认为,介入政策规划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研究机构和利益团体四类18.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19.赫克罗:主张“政策议题网络”20.基于持续性,规律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的预测方法是外推预测21.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目前和历史数据来判断未来社会状况的方法是外推预测22.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的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23.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问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期性、目的的多元性第七章1.“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被我国台湾学者林永波称为草根路径2.政策执行模型的过程模型又称为史密斯模型3.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首次提出执行的理论模型4.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构建的是互适模型5.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被称为循环模型6.博弈模型的代表是巴达克7.“循环模型”体现的执行过程的要求是开放性8.“霍恩——米特尔模型”又称系统模型9.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是资源因素10.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手段是执行工具11.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是提高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基础12.我国公民参与执行监督的主要保障机制是行政契约制13.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14.公共政策对象具有的特点包括政策规定性,受动性,主观差异性15.公共政策执行必须坚持原则性,变通性,创造性的统一16.综合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提出17.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行必须遵循忠实,民主,法治,创新的原则18.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忠实原则19.政策执行理论:行动,组织,因果,管理,交易,系统理论20.政策执行机关和组织的特性:执行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执行性是核心21.公共政策执行具有的特点是: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行为的能动性、手段的权威性第八章1.最主要的外部评估方式是受委托进行的评估2.对政策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估的方式是结果评估3.作为政策影响的重点是净结果4.作为衡量政策回应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来强调的是复合性政策的回应性5.质化政策评估建立的基础是建构主义6.对待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开放性7.政策调整走向一般可分为政策持续,革新,终结8.在政策革新中,对政策执行做出局部性调整,包括组织架构,实施时间,实施方式9.直接影响到评估工作的成败的是评估主体所持的评估理念,具有的评估能力素质10.政策评估是事实判断,技术判断,价值判断的过程11.政策评估的技术多样化中,使用的技术有民意测验,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12.外部评估活动的监控要求反映在评估信息是否客观全面,评估环节是否完备合理,评估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13.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资源的基本前提14.调查报告是我国政府常用的政策评估方式15.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16.常见的评估内容有:成本评估,需求评估,效益评估,过程评估,影响评估,价值评估17.政策评估包括评估筹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18.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七种类型:立法机关评估,司法机关评估,大众传播媒介评估,投资者评估,公民评估,研究机构评估,社会团体评估19.预评估需要对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成本,利益,有效性,正负影响评估。20.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包括:政策效率,效益,影响,回应性21.政策评估的技术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系统化以及数量化22.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效益取向,主观性的福利取向,公平性取向23.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提供信息,游说,提供竞选支持24.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的内容有社会公共、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5.评估政策投入出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公共政策评估内容中的政策成本评估第九章1.政策持续的一个可能的消极后果是政策僵化2.政策
本文标题: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7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