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11年10月9日健康讲堂聚焦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9日健康讲堂聚焦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东方网图片说明:健康大讲堂现场图片说明:主持人胡兆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居民朋友们,明天就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由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中国社区健康联盟、新闻晚报健康周刊、东方网上海频道共同主办的,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6.5健康网共同承办的大讲堂,今天出席讲堂的领导有: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市健康教育名医专家团成员、著名精神卫生专家肖泽萍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徐一峰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张华副局长,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张士珂处长,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闫东方常务副会长。下面首先有请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副局长张华女士讲话。张华:今天非常开心在浦东举行上海市健康大讲堂第六期社区健康讲座,明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昨天我参加的是中国高血压日,所以我们浦东新区也做了一个社区的活动,跟大家有一个互动。明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所以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也是精神科方面的专家肖泽萍教授,以及精神科著名专家徐一峰教授。首先我代表浦东新区卫生局对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也衷心的祝贺今天的讲座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今天浦东新区社区的老百姓有幸和上海市这个领域当中一流的专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今天也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向著名的专家更多的进行学习。谢谢大家!胡兆铭:谢谢张局长的讲话,下面有请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张士珂处长讲话。图片说明: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张士珂处长张士珂:各位市民大家好,我们刚欢庆完十一又举办社区健康大讲堂,今天非常有幸借世界精神卫生日,而且邀请到全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肖教授和徐院长做讲座。现在快速的城市化,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大家感觉到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就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整个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今天肖教授和徐教授将会给你们一个很好的解答。最后预祝今天的健康大讲堂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收益。谢谢大家!胡兆铭:感谢张处长的讲话,今天的活动分成几个阶段。首先请专家给我们讲精神卫生方面的内容,由于这次我们有40个分会场同步转播这里的内容,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些互动。第二部分内容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东方网,东方网上海频道会以文字的形式直接发布到网上,因此我们这里讲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没有听清楚的地方可以到东方网上海频道看一下。第三部分,如果今天会上有什么问题平时可以打12320,这上面是非常专业的。打了12320之后再拨5就直接到精神卫生中心,由那里的专家解答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下面我把话筒交给我们今天的主持人。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健康大讲堂,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3分钟的宣传片,主要讲的是整个健康大讲堂从开始到现在走过的历程。(播放VCR)各位市民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第四期社区健康大讲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今天的讲堂全过程将会由东方网文字直播,36.5现场视频直播,全市15家新闻媒体记者也会来到现场,对活动现场进行新闻报道。与此同时我们也连接了全市18个区40家社区卫生中心的分会场,同步进行直播。大众卫生报也对我们的活动非常支持,活动后面会有一个大众卫生报有奖活动,幸运的观众可以得到大众卫生报一年的订单。今年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今年在这一天全世界很多国家会有一个精神卫生日的周密活动,包括开设24小时的服务热线,宣传播放专题的健康教育会,今天我们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做演讲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市健康教育名医专家团成员、著名精神卫生专家肖泽萍教授。肖教授现在是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专家顾问,环太平洋精神病学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学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心理卫生学会理事长。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肖教授。图片说明: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著名精神卫生专家肖泽萍教授肖泽萍:谢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来到健康大讲堂,这个讲堂对我来说也不陌生,去年我也参加过一次,就精神卫生的话题和各位社区同志进行了交流。今天健康教育所,包括大讲堂的主办方要求我就这个话题跟各位做一个交流,我原来也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心理咨询机构工作,看很多病人,这也是需要和大家进行交流的一个话题。大家原来觉得身体没有病就没关系,但是健康已经不仅仅是躯体不生病,而是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有很多维度,你是不是在愉快的生活,是不是在享受你的生活,这是最简单的评定标准。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很多,等一会我会跟大家具体的谈一下。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下,特别是在整个现代医学模式改变的情况下,原来的医学模式只是生物学模式,现在除了生理型的原因,还有心理和社会的原因,所以健康的概念不一样,整个医学模式也改变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心理卫生,人人都需要精神健康。今年国家精神卫生日把这个工作推向了更高的位置,19世纪的时候欧洲黑死病,有几十亿人死亡,传染病在那个时候是主要的致死因素。后来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发展,现在的传染病除了像非典这种我们没有搞清楚病因的疾病,其他大部分我们都控制了。所以20世纪的时候传染病已经不可怕了,20世纪发现了很多心血管的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病因不完全是单因素,通过各个学科综合的努力,哪怕是癌症五年十年的生存率都不高。再往后走,上海有这么多的病存在,我们的寿命达到83岁左右,但是精神类的疾病逐渐增多了,累加起来和其他疾病相比占据第一位,精神障碍特别是重型精神障碍致残率比较高,但是致死率不高。一个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他本人包括家庭所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造成的疾病负担是很重的。所以我们说21世纪是精神疾病的世纪,非精神病的精神障碍,像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多动症、孤独症、老年痴呆等等,这些是我们这个世纪需要重视的,也要花像攻克癌症这样的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国家现在精神障碍的情况怎么样呢?这是发表在世界上很著名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国发病率是17.5%左右,其中排名第二位的是精神障碍。焦虑障碍是5.0到6.3,抑郁障碍是5.7到6.6。上海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重型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是1.04%,跟全国的数据是很接近的,各种精神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等都包括在内的患病率是14.16%,比全国数据稍微低一点。现患病率重型精神病是0.4,各种加在一起是8.3。换句话说,现在每8个人有1位或轻或重的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之前我们不了解,也就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早期的识别,早期的发现,这样痛苦就会少一些。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不好好治疗的话到2020年精神障碍将成为第三大致死疾病,像重型抑郁症很多自杀的。我们怎么能够远离焦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到焦虑去看病的不是很多,但是如果不去看很可能会导致焦虑症。比如我明天要考试了,现在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有一个年轻人一个小时要约会了,去的时候对方一直不来,等待的时候他也很焦虑,这个情绪是很常见的。但是正常的焦虑一般有明确的原因,为什么事情焦虑,这个事情结束以后焦虑就没有了,考完试就没有了,这个人到了就没有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会阶段的出现,没有明显影响工作生活。如果严重到焦虑症了,这是有一些标准的。要成为焦虑症必须有两方面的症状,一是有很明显的精神焦虑,持续的精神紧张或者发作性的惊恐状态,并非由实际存在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同时伴有严重的躯体症状,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感、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每个人的敏感情况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焦虑症有急性和慢性的,急性是突然发作,慢性是广泛性的焦虑。如果说这个人有心理问题,或者他有这个症状,他不一定得了这个症,如果他得了惊恐障碍和急性焦虑症有一些症状标准,一个月之内至少有三次发作,还有时间的标准,而且要排除其他的问题。明天要有一个国际大赛,我有焦虑症,比赛结束了就没有了,这是过度的正常反应而已,不能说得了一种病。这当中如果出现突发性的心慌、呼吸困难,到心内科或者呼吸科医生那里检查一下没有任何问题,你不要以为问题解决了,要去看看精神科医生。特别是每天非常害怕,一定要去精神科看看,确定一下是不是得了焦虑症,而不是排除心脏病就结束了。广泛性焦虑也是这样的,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或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感、尿频、尿急、震颤等躯体症状。跟焦虑相关的不仅仅是焦虑症,除了焦虑症以外还有恐惧症、强迫症,还有创伤性以后应急障碍、急性应急障碍。今天我们的讨论主要是这些方面,但是通过对焦虑症的了解,大家也要了解一起其他的症状。既然焦虑是正常的情绪,怎么就变成焦虑症了呢?焦虑很简单,比如有一件事情我在等待,预期性的焦虑,这个正常。分离性焦虑,七八个月的小孩开始认妈妈了,一分钟看不到妈妈他就会哭。如果妈妈永久性不存在,分离以后对他的生活产生巨大的改变,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伤,他成年以后可能也会慢慢适应,但是创伤对他的影响是深深印在脑子里面。可能有的女同志说我不能忍受先生出差,出差一两个星期就无法过日子,我们了解以后她很小的时候曾经和父母分离很长时间,到成年以后他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偶尔出现不觉得有问题,但担心的是把你曾经可能出现的神经障碍的素质激发出来,变成疾病发作就不一样了。还有本我超我的冲突,就是和欲望连接非常紧密的愿望,渴了想喝水,饿了想吃饭,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欲望。这是我想做的部分,某种情况下可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超我是一则社会规范的部分,这时候就要出现冲突了。有的同志自我要求非常严格,他碰到很想做的一件事情就会想做了这件事情会不会得罪谁,这样他就不敢做,但是他又非常想做,这时候就会冲突,也会出现焦虑。大部分人有自我的功能,会协调这两方面的功能,在超我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本我的愿望,这种人个性弹性很好,不大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同志自我能力比较弱,协调不了,这就有症状表达出来了。大部分人在本我和超我有冲突的时候会出现焦虑,正常的人、功能发育比较好的人会协调的好。还有应激性的焦虑,压力持续存在,现在为什么很多白领开始很好,工作能力很强,结果后来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一天可以,两天可以,如果半年一年下去以后就完全的耗竭了,这种不仅出现应激性的焦虑,还有应激性的抑郁,这是跟生活环境改变和事件变化有关系的。如果把这些环境调整好了,这些症状就随之没有了。这些生活事件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可以诱发焦虑症发作,像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这就是一种疾病的状态。社会中应激源太多了,其实适量的应激源是生活当中非常需要的部分,如果应激源强度过强,持续时间过久,应激功能没有相应的调整,会把你所有的功能都耗竭掉,所以应激的时候会出现急性应激期,持续时期,如果还没有结果的话就会衰竭。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应激源当中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生活工作压力大,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亲人伤亡等。还有心理因素,和你的个性、应对方式有关,比如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主要在大脑皮层,在你交感神经非常兴奋的时候,其他功能全部都预知了,瞳孔可能都要放大一点。交感神经的兴奋,包括肾上腺素的分泌,供血增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如果持续的下去以后就出问题了,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这样比别人出现高血压几率高很多。它的原理也同样是这样的,你的情绪、思想活动怎么样影响所有的器官,如果应激因素一直存在,最后变成心理的改变,变成躯体的改变。压力和冲突的心理反应,比
本文标题:2011年10月9日健康讲堂聚焦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132 .html